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几何图形缩放的数学方法的理解——自学笔记

2023-04-13 12:57 作者:风送云远  | 我要投稿

缩放线段,就是让两个端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长度。要求扩大后的端点位置,常用原有线段的倍数来描述。

先用简单直观的一维数轴说起,在下面数轴上,想以 c 点为中心对线段 ab 进行向两端扩大到2 倍,那么中点 c 到 f 的距离就是 c 到 b 的 2 倍

扩大后的端点 f 的数值,可用数学表示为:

f = 4 + 2 × 2

而另一个端点就是:

e = 4 - 2 × 2

若缩放n倍,则可表示

f = 4 + 2 n

e = 4 - 2n

若任意长度为 m 的线段,以任意一点a缩放n倍的两个端点可表示:

d = a ± 0.5m · n

这是最一般的计算方法,若将线段的中心放到原点上,则计算更简单,因为此时原点坐标为0,且原来线段的中心 c 到端点 b 的距离就是 b 点的坐标,止时端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d = ±m · n 

这种缩放的方对于二维、三维坐标中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是对 x、y、z 轴分别进行计算。

在bender中,对物体的缩放,它们会以物体原点为中心,对物体各点坐标进行相应计算。

我想每个独立的物体都有局部坐标,主要是因为对物体上的每个点的操作都相对于原点进行,会相对容易。

比如在几何节点中有一个 vector math,有缩放运算scale选项。只能对点进行以原点为中心进行缩放,若想对不在原点的网格、曲线等进行各自缩放,需要选将它们中心点位置设置到原点,进行缩放后,再将其中心点重置到原来的位置。 

关于几何图形缩放的数学方法的理解——自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