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
一个人所获得的最大发现一定是在他自己身上找到的。 - ––Ralph W.Emerson 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其实是一种与孩子相处的哲学,它并不是那种在进入游戏室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外在技术,而是一种交往方式,它要求治疗师要完全相信儿童天生就具有努力迈向成长与成熟的能力,相信儿童可以通过他们自身的适应和恢复能力来使自己朝着构建更完整人格的方向发展。在游戏治疗关系中,儿童被赋予很大的自由度来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因此他们可以用游戏演绎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治疗师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发展出这种治疗关系,把孩子内心中能够自我发展的、自我完善的、积极向上的、富有创造力的以及能够自我治愈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它能促进儿童情感的成长,并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这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它是一种态度,是一门哲学,是与孩子相处的门道,而不是一种可以生搬硬套的现成步骤。 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 对于自我实现与自我价值肯定的渴望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每个孩子都在不断地满足这两项需求。对于能够良好适应环境的人来说,一方面他不会在自己的道路上遇到太多的障碍;而另一方面,他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得到获得自由和独立的机会。而适应不良的人不通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就很难获得适应良好的人所取得的成功。 适应良好的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别:当个体获得了充足的自信心并能通过评判、选择、使用资源等手段去有意识和有目的地达成他人生的终极目标——自我实现时,他就是一个适应良好的人。当个体缺乏能够把自己内驱力转化为开放行为的足够信心时,他就会满足于用间接的方式来促进自我实现,然后放弃尝试更有建设性和高效性的方法。这样的个体就属于适应不良的个体。为了达到完整的自我实现,他创建了内在的自我概念,但是他的外在行为与内在自我概念是不一致的。行为与概念之间的差别越大,适应不良的程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