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向共和》的一点感触
我一直在和命运抗争,是的,我所谓的命运就是出生,我所谓的改变命运,不是嫁入豪门或者是买彩票中大奖,而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 从零到一的那一步是最难的,我是白羊座的女孩,白羊座是十二星座之首,是春天开始的星座,我要当那个开创者。 最近刷了一部电视剧叫《走向共和》,看到里面光绪面对慈禧那软弱的愣头青模样,真的是又气又可怜他。 我一直相信光绪是有能力的,如果光绪在慈禧死后还能多活几年,或者慈禧早点死,我们看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看到一个母亲压制儿子到一种极其恶心又气愤恼怒的地步。 一个男人,一辈子不能做自己,要喊一个老太婆叫“亲爸爸”。日本的船舰都开到国土上了,光绪一个皇上不能专心备战,还要像个戏子一样击鼓到悲怆痛哭,只为博慈禧一笑,满朝文武百官看到此景无不扼腕叹息。 作为皇上,身边全是慈禧安排的手下,不能培养自己的党羽,植培自己的力量,好不容易有了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有了一点自己的实力,还是被慈禧扼杀在摇篮中了。皇后妃子也全是慈禧安排的,身边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孤独,郁闷? 我要是光绪,我肯定天天盼着慈禧早点死,我已经内心杀死慈禧一亿遍了,历史上的光绪也确实一直等着熬死慈禧的那一天,在光绪眼中,年龄就是他面对慈禧最大的优势,只要把慈禧熬死了,他就能出头了。 光绪没能力杀慈禧,可慈禧杀光绪的时候可是一滴眼泪都没流,淡定得很呐! 可惜啊,慈禧病重快要去世的时候暗中派人用砒霜毒死了光绪,光绪就比慈禧早死了几个小时,但就是因为这几个小时,慈禧就能在光绪死后另立新皇,就连换位选人之事这最后的权力都不留给光绪。慈禧杀了光绪把皇位留给溥仪这个三岁的幼儿,就是为了永远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其用心之险恶,嘴脸之无情,真让人骂不够。 很多人觉得慈禧有能力,光绪太软弱,就算慈禧让光绪掌权光绪也不如慈禧,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慈禧没有德没有良心,一个空有谋略而没有德和良心的人,这叫德不配位,她的危害比没有谋略的人还要大,因为她的谋略全都用在了自己的贪婪和面子上。 即便是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千古一帝康熙在早期也有差点犯错的时候,幸有孝庄太后在旁辅佐,康熙才能展露自身的才华与能力。有德无才,才还可以培养,但是没有德,还不如连那才也不要。 为什么光绪一直不敢和慈禧抗争,为什么一个堂堂男人永远要活在祖制的束缚中,活在一个女人的管制之中,不能伸展自己的能力?我作为一个女性,看得都忿忿不平。 因为光绪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的教育,让他去反抗、去顿悟、去觉醒,真的太难了!即便作为一个皇上,整个大清帝国赔上了自己的国土和人民的血肉之躯,也无法敲醒这个压制在传统礼教和慈禧威严下的男人。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考研的原因,为了我的人生能活得更有底气,更有自信一些。 虽然历史不能改变,但人性是不变的,我们完全可以试想,假如中国还保留着封建帝制和宗法礼教,那么还是会出现慈禧这样的专制家长。 事实上,当今的中国家庭,还有无数慈禧和光绪的故事在上演,因为人性没变,思想没变!通往地狱的路都是所谓好的目的铺成的。 同样的一个东西,如果是靠家里人给的,那么在长辈眼里,你永远是一个孩子。但如果是靠自己争取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落后就要挨打,不只是对于国家,还有家庭。没有实力,就是没有话语权。 当今之中国,虽然已经是共和国,但是人性是不会变的,只要人性不变,历史就永远有它借鉴的价值。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永远不会变。 你是愿意生活在朝鲜,过着安稳幸福却没有独立思想的生活?还是愿意生活在中国,在今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思想开化的社会? 我们这代人确实正在经历者历史的转折,当今之中国,阶级固化,年轻人再也不能像7080后那样在时代的浪潮中投机赚钱了。 所以,打破阶级固化,不正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吗? 从零到一的那一步是最难的,人成熟路上最难的那一步,就是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宰权。 为什么我们这代人总是在长辈面前抬不起头来,是因为我们享受的所有全都是父辈祖辈那几代奋斗来的。 我们这代人确实很苦,但用一句腿姐在政治课里引用的一句话——温饱思淫欲,我们这代人的苦都来源于我们没有真正得为自己的人生奋斗过却总想获得更多,来源于我们总想和出生比自己好的人攀比。 但是别忘了,再往上三代,中国人全是农民,人跟人的差距并不大。只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家都不想当那个从零到一的人了。 也许我们考研要学习近代史的意义,就是要提醒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的祖辈已经做了他们那一代该做的了,我们也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创造我们自己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