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别话(二十一):我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2019-06-25 19:19 作者:三炮叁  | 我要投稿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盘棋的话,你每走一步都关乎到你接下来的另一步,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这个道理,真的是这样的吗?

【壹】

记得高晓松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说过:“年少就该轻狂、就该挥霍、就该不靠谱,就该每五年回头想起来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想抽自己。未来你有很多年可以很成熟,年轻的时候就该让自己年轻。”


可是,高晓松的成就是不可以复制的,要知道他父母是清华的教授,他外婆陆士嘉女士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亚裔女博士。

如此优厚的家庭背景是一般人不能拥有的,相比之下,他才有了说这些话的底气。

高晓松可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侃侃而谈,就像马云一样,他也可以到处演讲宣扬他的长篇大论,而你,现在不可以,以后可能也不可以。

他们是站在象牙塔顶端的人物,自然可以在公众媒体面前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圆其说,这样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这里所说的这些概括起来的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背景”

我在《设计别话(一)》中开篇就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家庭+天分+耐力=设计师,缺一迟早沦为绘图员



放假前夕,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老板和我有过一次比较深刻的谈话交流。

当我谈及我有想法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他却笑眯眯地对我说,他并不想打击我,随后就给我连举了两个他身边的例子,直接给了我当头一棒。

听罢,我心里顿时就有了想法,脑子里随即蹦出四个字“家庭背景”,这是我从他和我的谈话中总结的第一点。

至此,又不得不提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引爆网络的那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种种这些,包括我老板给我举的这些例子,都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家庭背景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无论中外。

但是,我们社会中也有一些掷地有声反驳的声音。

高中上政治课的时候,刘老师放的一段刘媛媛《超级演讲家》上的演讲视频,题目是《寒门贵子》

没想到这样一段视频一度引爆网络,诚然,在乏味且学业繁重的高中时代,这样的视频无疑是一碗大补的鸡汤。

刘媛媛在演讲的最后说出的那番话确实掷地有声,这应该也是出生寒门的她对命运和苍天不服输的呐喊吧。

“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是出生豪门,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社会上两种不同且对立的声音,他们所说的话和所代表的立场是源自两种不同的阶级。

或许有人会说像刘媛媛这样的例子是小概率事件,社会的大趋势才是那位文科状元所说的那样。

当我们在训斥这个社会的人为何要分三六九等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早就已经开始了阶级的划分。

而且,大多数人都相信达尔文的那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命法则,你不努力往上爬就得被淘汰或永远停留在你那个阶层吗?

或许应该不是这样吧,我们的世界不应该被这样残酷的现实法则所定义。

想到两部电影,一部是《大佛普拉斯》,另一部则是《我不是药神》

前者是在《一席》上看了这部电影导演黄信尧的演讲,通过小人物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来映射这个现实的社会,事虽小,但值得深思。


《我不是药神》则是在学校图书馆的多媒体中心教室看的,一个周五的晚上和室友峰一同前去看了这部早已经上映了的旧片。



看罢走出图书馆,感觉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凝重的气息,只听见室友峰长叹了一声,接着又意味声长地说了一句:“哎!他们谁都没有错。”,我紧接着附和道:“是啊!”

网上关于影片的大小各种影评应该很多了,甚至还有写得鞭辟入里。

可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很卑微和平凡的,就像诗人穆旦说的那样:

我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贰】

这几晚和好友彭下了几盘象棋,前一晚我象征性的赢了他一局,可今晚我输了,连输了好几局,但我输得心服口服。

其实,我知道那赢他的一局是他放了水,他严谨的思路和沉着冷静的分析能力让我折服。

相比之下,我的心态是浮躁的,下棋时心里因为吃掉对方一子而沾沾自喜,当自己下错一步后被他提醒时又懊恼不已。

假如我的人生是这盘棋的话,我是彻底的输了,而且输得很惨。但是,人生会有如果吗?

这正好应证了我老板当时对我说的话,现在的我还是很“飘”。

心浮气躁,这便是我从他和我的谈话中总结的第二点。

关于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即使现在的我比大学一开始要“老实”了很多,我也有意识地让自己沉下心来,但远远还不够。

想起星云大师讲过的一个文案,看罢不禁拍手称绝。

宋朝翰林学士苏东坡自悟禅之后自视更高,有一天听过荆州玉泉寺承皓禅师高峻,机锋难触,东坡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承皓禅师。

东坡问:“听说禅师禅悟的功行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答:“姓秤,乃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重?”

东坡无言以对,礼拜而退。

这个故事中苏东坡虽聪慧,但尚属于开悟之前,也即将要开悟的阶段,因此,比他修为更深的禅者,自然是大有人在的。

不过,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可以睥睨天下了,才狂妄地称自己为称量天下的“秤”。

但是,他遇到了比他修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的禅师,大师一声喝,就破了他的法身。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越是知识渊博的人越懂得谦卑和低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知道得越多,所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

只有处在这中间的,那些一知半解者,才会异常的高调。他们自以为看了几本富含哲理的书和读了几篇深刻的文章,就大肆地在别人面前班门弄釜、夸夸其谈。

似乎在这里看到了以前我的影子,对于知识和义理,我只了解了大概面貌,所以谈起来也是那么一回事,但又没有穷极这其中更为深刻的道理。

好像写到这里,我也没有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人生是不设限的,把握好当下才是重点。

佛法告诉我,这世界一切是皆有因缘的,前世的因造就今世的果,来世的果又由今世的因所积累。

我们很多人整天所做的,都是憧憬这未来如何的美好,总想着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的人,想得到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样想本身没有错,毕竟适当的欲望未尝不见得是件坏事。但是我们对于当下却从不在意,当我们幻想未来的时候,当下已经悄悄溜走了。

我知道,我不仅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其它很多方面也还需要提升,所以我得继续修行。

2018.10.2 丑时 收笔


 

 

 


设计别话(二十一):我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