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莲 第二十章 温周无差 互宠
小白文笔 私设如山 ooc预警 没意外的话,每周一周四更 围着天灾展开的恩爱日常
第二十章
太师府
连着几天在宫里熬夜加班的太师因圣上怜惜总算是难得的申时便回了太师府。但为国殚精竭虑的太师并没能好好休息,依然在书房里忙碌着朝中大小事。
南方的水灾尚未平息,赈灾一事扯出了当地一连串的贪污腐败,秦王爷带兵抄了几个大族,南方一时血流成河,人心惶惶。北方越发干旱,百姓惶惶度日,幸得仙童一说及时遏制了邪教的发育。国内内忧不断,国外也动荡不安,今日传来南疆白巫一系遭黑巫算计袭击,白巫仅五岁的巫童巫溪因此下落不明,南疆送来书信请求大晋协助镇压黑巫并帮忙寻找巫童。
南疆之人皆善用蛊术,分白巫黑巫,黑巫手段残忍,攻击性强,人人谈之色变。白巫敬畏生命,崇尚自然,巫术多用于救人。
为了与南疆保持良好的邻国关系,大晋向来扶持白巫继位,如今白巫遭算计,大晋必须出力协助,如果让黑巫掌控政权,南疆民不聊生是南疆的事,但黑巫掌权的南疆必定会骚扰边关意图入侵。
但此时北方羯邑同样蠢蠢欲动,现在挑何人去南疆也是一件难事,南疆人武功高强又有巫术傍身,一般将军恐怕镇不住。因此圣上今日朝上让众人推举合适人选出使南疆。
太师眉头紧锁,写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又一一划掉,迟迟无法定下人选。
“老爷,六孙少爷求见。”门外护卫请示。
“阿行?让他进来吧。”太师疑惑地放下笔墨。
“阿行给祖父请安,祖父万福。”
“阿行你不是跟定安侯到庄子上游玩吗,那么早就回来了?”
“出了些状况,事情是这样的。”温客行把事情经过一一述说,太师表情随之逐渐凝重。
“祖父,阿絮说想请您尽量过将军府与巾帼夫人商量此事。”
“此事事关重大确实需要与巾帼夫人商量,然而事实上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太师叹气,还真被那老不死的说中了,温家的门槛恐怕要遭罪了,以后麻烦想必不少了。
但于国于民来说,能提前准备是好事,温周两家本就是坚定的皇党,小辈与将来的皇上也亲近,只要当权者信任,也不会有灾祸,只是阿行两小口恐怕以后多有不便了。
太师抱起温客行离开书房,一刻钟后,一辆低调的马车从太师府后门离开,悄无声息地来到将军府后门。
已经在孙子口中得知缘由的巾帼夫人若无其事地泡着茶,看到太师在周子舒的带领下进来还热情地招呼,“太师久违了,怎看着憔悴了,老身知道最近国事繁忙,可也要注意身体,你我这把年纪啊可不能掉以轻心了,这大晋啊,还需要你们呢。”
“巾帼夫人久违了,最近是忙了些,也是没办法的事。年纪大了确实不如年轻人,已经在调理了。昨日如玉还给老夫弄了个泡脚包,去疲乏效果不错。”
“你现在可享福了,子孙满堂又孝顺,有你家老三,你们两口子想必还能长命百岁,真是祖先积德了。你这儿子医术当真了得,我这老寒腿比以前利索多了。”
温客行坐在祖父身边看着二老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一脸问号,不是来商量信纸一事的吗?
同样坐在祖母身边的周子舒含笑看着蒙圈的温客行,迷糊的阿温太可爱了。这事实上真的没啥商量的,只有进宫上报圣上一条路可走,无视国民瞒下天灾是万万不可能的。让太师过来也就是表个态而已,进宫是肯定要两家一同的。
温客行不明所以地用眼神回问:阿絮你笑什么?
正与未来亲家客套的巾帼夫人看到两小辈眉眼传情,不禁笑出了声,“这就是子舒心心念念的阿行吧,当真是面如冠玉,美目盼兮,清新俊逸,我们子舒捡到大便宜了。”巾帼夫人因孙子在异世受苦一世,自两人收到赐婚后,次日便到华安寺朝拜祈福,昨日才回来,赐婚当天虽然温客行有过将军府却并没有前去巾帼夫人的小苑。因此这是第一次见温客行。
“阿行给巾帼夫人请安,夫人万福。”温客行起身行礼。
“好孩子唤我如祖母便好。”巾帼夫人名林义如。
“是。如祖母。”
“你们可知道这今日之事最大的问题在哪?”巾帼夫人有意指点两小孩。
周子舒自然清楚,温客行大致也能想到,“阿行的理解是,如果百姓打心里相信我们是下凡的仙童,将会对我们抱有不现实的奢望,而一旦我们做不到便会埋怨和攻击。”
周子舒补充,“而两家的政敌必定会故意引导扩大民众的欲望,甚至直接以我们是仙童为由,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帜要求我们接受不可能的任务。”
“不错,尤其阿行有意跟随如玉从医,作为仙童,如果救治失败,民众将会质疑你攻击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满怀期待的他们一旦期待落空必定失去理智。”太师说。
“这是大晋内部的麻烦。作为大晋的仙童,敌国也必将视你们为突破点,他们会认为去掉神子将会让大晋失去天眷。他们信仰的神明与我们不一样,并不会觉得攻击你们会受到神明的惩罚。”话是这样说,孙子将成为敌国的眼中钉,巾帼夫人却镇定自若,似乎并不在意。
这些周子舒自然都清楚,但有些事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要度过这大劫必须要百姓配合,仙童的名头是最好用的,而且看到怪鸟化纸的百姓太多了,要禁口不可能,如今也只能想办法化解一二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子舒相信于国于民这是福。这便够了,社稷为重。”
“巾帼夫人,你这孙子不得了啊。”太师赞叹不已。
“不也是你孙子吗?”巾帼夫人轻笑。
“哈哈哈!所言甚是。”太师大笑,“那子舒觉得我们应该如果化解不利?”
“既然下了凡便是凡人,凡人有力不能及之处不正常吗?即使是仙人也是有可为有可不为不是吗?”刚开始周子舒确实觉得麻烦挺大的,但不就是引导民众吗,先下手为强不就好了吗?
太师点了点头,侯爷足智多谋,有他在,不用担心阿行了,“我会派人配合你,早做准备。”
“子舒明白。”
太师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巾帼夫人,我们该进宫了,阿行子舒你们也一起,信可还在。”
“洛祖父,信在子舒这。”太师名温庭洛。
圣上正焦头烂额地处理着奏章,近来事多,本应留着大臣继续商讨国事,但连日劳累,大臣们精神实在熬不住。
“皇上,皇后娘娘来人询问今日圣上可要过去用膳?”太监总管垂首低语。
好些天不见妻儿了,皇上也甚是想念,但看看一桌面的奏章只能摇头叹气,“不过去了。”
“是。”
“启禀皇上,太师,巾帼夫人,定安侯,赞泽县子求见!”
“他们怎么一起过来了?”圣上放下奏章,别是又出事了吧,还能不能有个好消息了?
“宣。”
“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温爱卿啊,怎么这个时候进宫,可是有急事。爱卿啊,不要告诉朕又是坏消息,朕这边的坏消息已经一桌子了。”温周两家在皇上这都不是外人了,他难得地表露了一点情绪。
“算好事吧,于国于民。”温太师给了周子舒一个眼色,周子舒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信纸,“皇姑父,叶前辈给我们来信了,关于天灾的。”
“长老来信?”皇上不等太监传递便急冲冲地下了台阶,接过信纸。
“这,”皇上一时哑口无言,沉默了半刻钟,皇上颓废地回到龙椅上,叹气,“你们也坐吧,这日子看来是不能好了,但有长老提醒,确实也算是好事吧。”
周子舒看着满脸疲惫的皇姑夫,默默又加了一刀,“长老传信的时候用了些道术,至少五十名百姓目击了。”
“噗”圣上一口茶直接喷出来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周子舒,“子舒你说什么?”
周子舒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书房内又是一片寂静。皇上看着两名镇定自若的长辈,如何还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再看看两位粉妆玉砌的小孩,又是长叹,“阿行,子舒,皇姑夫谢谢你们,也代这天下谢谢你们,温爱卿,巾帼夫人,你们放心,大晋不会辜负你们的,大晋也必定会保护好这两个小孩,他们是大晋的恩人是朕的侄子,于情于理朕都不会让两小孩去担这个责任。”
“圣上言重了,都是为了大晋。”温太师轻描淡写地笑了一下。
“你们有心,朕也不能无意。”
“谢皇上。”四人颔首谢礼。
“阿行子舒这几天留宫里吧。”四人准备离宫,皇上突然出声。
四人愣了一下,温太师先回过意,“谢皇上。”给了周子舒一个眼色,微微点头表示引导舆论的事交给他,而且想来皇上也会出手。
这晚两人直接睡在了龙床上。
第二天,整个京城都炸了。
“你听说了吗?昨日城外定安侯一个庄子附近出现神迹了,数十人看到一只怪鸟飞到赞泽县子的手上后变成一张纸了,据说是仙界来信。”
“真的假的?”
“那么多人看到呢?当然是真的,今日早朝都炸了,你可知道为何?”
“为何?”
“皇上把那信递给百官看了,说是仙界看到这个世界五年后有大劫,是大旱,要维持十年呢。”
“十年?!老天爷是不想让人活了吗?”
“别听他瞎说,是四年。不过虽然是五年后才有大旱,但这未来五年也不会好过,会有各种小型天灾,说是每五千年都会有一次这种大劫,仙界本来是不想干预的,但两位小仙童因为近来灾祸多,特意用秘法询问了仙界的天神,天神回信后,两位仙童直接就病倒了,昨晚直接睡在宫里龙床上了。”
“为什么要睡龙床上。”
“龙床有历届圣上的龙气,他们需要龙气滋养身体呢,要不是那龙气,他们直接就归位了。两位仙童下了凡就是凡人,不仅没有仙法连问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司天鉴的吕大人说,两位仙童如果再以凡人之身行仙人之事将会直接丧命回归天庭,仙人是不能留在凡间的。”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我有认识的人在司天鉴当值呢,仙童病倒了,皇上叫了御医看,连温御医都进宫了,没看出个所以然,便让司天鉴的吕大人来看了,他跟着吕大人一起进宫的,他说那仙童小脸煞白,可虚弱了。”
“你传出来不怕惹事啊?”
“怕什么,昨天太师和巾帼夫人带着两仙童进宫多少人看到了,但出来的时候只有太师和巾帼夫人这可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啊,圣上都已经拟旨了,要公布天下关于天灾的事,让大家早做准备呢。你等着看吧,我可没有一句假话。”
“啊,对,我昨天也看到他们进宫了,但我没看到他们出宫多少人。”
“我是不知道宫里的事,但我是亲眼目睹了神迹的。”
“你看到了?快给我们讲讲。”
“就昨天下午,……”
一时京城里沸沸扬扬,各种目击证人和知情人都说得头头是道,总结一下就是,仙童不顾自身安危问天了,收到天神回信,将有一场五千年一轮回的大灾,仙童因此病倒了,昨日直接睡在了龙床上靠龙气滋养才得以避免直接夭折回归天庭。
民间热火朝天,朝堂也议论纷纷。
看了所谓的天界来信后,知晓修道一事的明白恐怕是温周两个小辈与修仙界有交,被提醒有天灾,那些流言估计都是圣上出于保护宣扬出去的,但信肯定是真的,人肯定是不能得罪的,君不见皇上龙床都让两孩子睡了,这圣眷可了不得。
不知道修道一事的,暗中派人核实了流言。神迹是真的,两位昨天也真的睡龙床了,是不是真的病倒了不确定,但圣上这般宣扬,信肯定是真的,人肯定是不能得罪的。(恭喜两波人达成共识。)
傍晚时分,朝廷颁发三道公文。
第一便是传言所说的天灾,大意就是五年后将迎来大旱,朝廷已经有了对策,让百姓配合朝廷做好准备,积极应对,但不要惊慌,更勿妄图生事,大晋有天眷,只要团结一致定能度过难关诸如此类的话。
第二是朝廷将花一年左右时间勘探地形,争取在一年后给出确切可行方案建造运河和水库,打通南水北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旱。届时,百姓自愿有偿参与建造工程,将按市价付工钱。此外,为了应对天灾,城里不允许出现好逸恶劳的健壮青年乞丐,一旦发现,强行送去劳作,薪资待遇减半。
第三,升赞泽县子为侯爷,食邑一万,赐号世安,定安侯加食邑5000。
天灾一事被证实,两位仙童加封,百姓对传言便更加深信不疑,善良朴素的老百姓纷纷拿着自家的青菜水果点心鸡蛋等来到宫门外想尽一份心意,给两位小仙童补补身体。而家里田少劳动力充足的,还有受了灾没有收入的,个个摩拳擦掌等着工程开展,准备应征建造运河,有收入有名声还能积功德,多好的事啊。
龙床上,传言中‘病入膏肓,差点夭折回归天庭’的温周二人面面相觑一时竟哑口无言。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上辈子陷入权欲泥淖的周子舒深感这样的君主,才是他心中的明君,上辈子,他的抱负是对的,只是晋王不值得而已。
“阿絮,恭喜你终于遇到真正的明君了。不过,虽然搞事业的阿絮很帅,但阿絮必须把我放第一位,否则小可可是要生气的。”温客行佯装生气,嘟起了金鱼嘴。
周子舒捏了捏温客行的脸,“那小娘子要如何才能消气呢?”
“要……”
“子舒,阿行,听说你们病了,你们没事吧?”殿外传来赫连渊急冲冲的声音,随之便是宫人的阻拦声。
“七殿下,皇上说任何人不得打扰两位侯爷养病。”
“七殿下,您过几天再来可好?”
“就看一下,不打扰!”七皇子横冲直撞地就闯了进来,宫人也不敢真的下手冒犯,就真的让他进来了。
“子舒,阿行,你们怎如此虚弱?可还安好?”
紧急用内力造成虚弱状态的温周二人有气无力地扯出一抹笑,“没事,过几天就好了,咳咳。”
“七殿下,请不要让奴家为难。”陈总管匆匆赶来。
“你们这些奴才可真烦人。算了,阿行,子舒你们别说话了,我就是来看看你们,你们休息吧,我不打扰你们了。”说着便离开了。
一名垂首低眉的贴身宫人离开前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正佯装咳嗽的两人。几刻钟后,一名宫人以老母病倒为由请假离宫。
殿门再次关上,一秒健康的温周二人皱了皱眉头,“阿絮,竟有人在七爷身边安插人手,看样子已经埋了不短时间了,七爷还是个无权的皇子,还比不上掌权的大臣,有何企图?”
“我也没想到居然是来自七爷这边。想必是七爷受宠,在宫中来去自如,方便他们打探消息。”他们事先便知道一定会有人来探虚实,还在想他们要如何在戒备森严的寝宫打探,没想到居然利用七爷。
“如果仅是如此还好,就怕,”温客行没有继续说,周子舒却心知肚明,就怕有人胆大包天怂恿七爷生出那不臣之心。
但周子舒对七爷还是有信心的,“他不会的,且这轮他们动用了这颗暗棋,这暗棋也就成废棋了。”
“也是。”他们内力深厚自然清楚方才有暗卫跟上那宫人了,“能提前废了七爷身边的耳朵也是个意外收获。”
“是这个理。不过七爷这也不是不知情的样子。”周子舒可是清楚看到了七爷离开前那双含笑的多情眼,分明就是故意的。
“可笑那愚蠢的宫人自以为是黄雀,殊不知只是个小婵婵。”也不想想七爷虽娇纵,却向来行为有度,举止有礼,突然如此鲁莽那宫人竟毫不怀疑。
“真把七爷当六岁孩子了吧,六岁孩子是小,六岁的皇子却不小了。愚蠢可笑!”周子舒轻蔑地勾起了嘴角,“永远都少不了这些自以为聪明的蠢货。”
“不过阿絮,这都是什么人。”
“应是世家,俗话说: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本朝君圣臣贤,世家也没什么人当高官,因此世家在我朝并不打眼。但他们也只是转向暗处罢了,势力不容小觑。他们就像那暗渠里的老鼠,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总是想着时刻监控着朝内朝外的一举一动。这既是为了掌控信息方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为了寻找机会回到权利中心。呵,多少乱臣贼子都是世家怂恿支持的,没有世家的资金支持,你以为那些人有能力在脱离朝廷后供养那么大的军队吗?得世家支持同时也会受制于世家,那便是世家重新崛起的时候。”
“好复杂啊。”温客行听得头都大了。
“你啊,还有得学呢。”
“这不是阿絮吗?我有阿絮就好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