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衰期灵活可调的纳米抗体

2023-07-04 11:45 作者:纳米抗体养驼人  | 我要投稿

以下文章来源于康体生命 ,作者康体生命

前言纳米抗体作为一类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抗体类型,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其血浆内半衰期短的特点限制了其在治疗领域的应用。半衰期是指从注射完毕开始计算,到血浆中药物浓度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图1)本文将探讨如何调控纳米抗体的半衰期,以提高其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图1. 半衰期示意图 [1]



纳米抗体相较于传统抗体,为何半衰期更短?
纳米抗体半衰期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肾小球滤过作用导致纳米抗体快速从体内清除肾小球过滤蛋白药物的界限一般在60kDa左右也就是说,小分子量的抗体片段或衍生物,如纳米抗体(15kDa)和scFv(28kDa)甚至Fab(50kDa),都会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从体内清除,导致其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其中,纳米抗体在所有抗体类型中分子量最小,半衰期往往只有几十分钟。

2、纳米抗体缺乏特异性与FcRn结合的能力,传统抗体的半衰期通常较长,因其分子量较大,且能够特异性地与FcRnneonatal Fc receptor,新生儿Fc受体)结合。FcRn能够保护抗体不被溶酶体降解,随后抗体随FcRn转运至细胞膜表面失去与FcRn结合,重新释放进入血浆,从而延长了抗体的半衰期(图2)[2]。


图2. FcRn帮助抗体延长半衰期的机制[2]



小结调控纳米抗体半衰期的策略1、增加分子量:通过融合蛋白,如HSA等,或多聚体结构增加纳米抗体的分子量,降低肾脏清除速度;2、与Fc片段结合:将纳米抗体与Fc片段结合,以借用FcRn的功能延长其半衰期;3、聚乙二醇化(PEGylation):通过聚乙二醇修饰纳米抗体,以延长其在体内循环的时间;4、脂质体包裹:通过纳米技术将纳米抗体包裹在脂质体内,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延长半衰期;目前,进入临床或已上市的纳米抗体药物主要采用了融合Fc、HSAHSA纳米抗体的方式来延长半衰期。
实例

实例1——通过融合HSA纳米抗体延长半衰期


1、HSA的特点



图3. HSA的X射线晶体结构(PDB ID: 1uor)



HSA(人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结构最稳定的蛋白质,含有58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66.5 kDa。HSA的X射线晶体结构(图3表明它是一个心形分子,主要由α-螺旋结构组成,缺乏β-折叠。它含有三个同源结构域DI、DII和DIII,每个结构域又分为A和B子结构域(DIA、DIB、DIIA、DIIB、DIIIA和DIIIB)。这些结构域通过长且灵活的环连接。HSA的血浆浓度为约45 mg/ml (0.6 mM),循环半衰期长达20天。当纳米抗体与HSA结合时,它们的流体力学半径和分子量会增加,肾小球过滤减少,体内滞留时间将大大延长。

 

2、Ozoralizumab


图4. Ozoralizumab结构示意图



目前,已有许多抗肿瘤靶点的纳米抗体与抗HSA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被报道。其中,Ablynx开发的人源化、三价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Ozoralizumab(英文商品名:Nanozora®)在2022年9月日本获批上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 等疾病,这也是全球首款获批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3]。Ozoralizumab(图4)分子量为3kDa, 包含3个纳米抗体结构域,其中2个靶向TNF-α的不同表位,1个靶向HSA,以延长药物半衰期。单次给药后,Ozoralizumab的平均半衰期t1/2为18.2天。


3、JS014

君实生物自Anwita Biosciences引入了一种创新型纳米抗体JS014,该药物的活性成分为重组白介素21抗HSA纳米抗体融合蛋白。JS014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可以选择性地结合人IL-21R并激活淋巴细胞。通过融合抗HSA的单域抗体,JS014成功延长了IL-21的半衰期。目前,JS014正在进行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


实例2——通过与Fc片段结合延长纳米抗体半衰期
1、Fc片段的特点

抗体Fc片段是抗体的常数区,其中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类型的抗体中保持不变。抗体类型由FC片段的特异性结构来决定。与单克隆抗体不同,纳米抗体由于缺乏Fc片段,因此无法实现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效应和血清稳定性,这些效应需要Fc受体的参与。在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ADCC作用中,Fc受体FcγRIIIa(CD16a)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将纳米抗体与Fc片段的重组人源化重链抗体形式结合,可以增加其Fc介导的效应功能和血液滞留时间,但也会降低其扩散优势。选择IgG1 Fc作为纳米抗体的融合片段,是因为IgG1与Fc受体蛋白亲和力。


2、KN035

图5. KN035晶体结构



康宁杰瑞开发的恩维达®KN035)是一种应用Fc融合技术最成功的纳米抗体药物。该药物是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PD-L1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作为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皮下注射PD-(L)1抗体,适用于成人晚期实体瘤中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治疗。KN035的Fc片段可以使纳米抗体形成二聚体,并且延长分子的体内半衰期至约200小时。因此,KN035具有长效性和高度特异性,是一种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抗体药物。


3、HLX53

图6. HLX53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示意图



复宏汉霖宣传自主研发的HLX53是一种创新型纳米体药物[4],由TIGIT的纳米抗体和野生型IgG1的Fc端组成(图6)。TIGIT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低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HLX53采用Fc融合技术,具有长效性、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可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方式给药。2022年12月9日,HLX53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及淋巴瘤患者中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NCT05394168)。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HLX53具有优异的肿瘤抑制效果且安全性良好HLX53具有潜在的治疗多种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抗TIGIT的Fc融合蛋白药物获批上市。


实例3——多价纳米抗体(ES102)

图7. ES102结构示意图[5]



多价纳米抗体具有更大的分子量,能够有效抵抗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科望生物的第二款抗体药物OX40抗体ES102(图7)已经申请临床试验,并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受理。ES102是继信达生物IBI101、丽珠单抗、恒瑞医药SHR-1806之后第四款申请临床试验的OX40抗体。ES102是一种六价纳米抗体的Fc融合蛋白,通过独特的设计,即使没有外源性交联,也能够强力激活OX40通路。据报道,相比传统的二价或四价OX40抗体,ES102具有更强的免疫激活能力,并已经显示出显著的单药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肿瘤药效。同时,在临床前的安全性评价中,ES102也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征。目前,ES102正在进行临床I期试验(NCT04991506 & NCT04730843)。

 

实例4——通过聚乙二醇化(PEGylation)延长纳米抗体半衰期


1、PEG的特点

图8. 聚乙二醇(PEG)的结构及PEG化的优势[6]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由乙二醇聚合形成,属于聚醚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极低的免疫原性和毒性。PEG化修饰是指将药物与PEG共价结合,以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学特性,提高其治疗效果图8)。PEG化修饰可以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延长半衰期,提高细胞受体结合亲和力,从而提高肿瘤靶向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PEG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有助于药物的生产和储存。因此,PEG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和药物修饰技术中,可以直接与药物偶联,或附着在药物表面一起封装于纳米材料中。


2、ATN-192

Ablynx开发的ATN-192是第二代TNFα纳米抗体,即PEG修饰的长效版本,是在Ozoralizumab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目前,ATN-192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



小结

纳米抗体由于分子量小,半衰期短,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因此,调控纳米抗体的半衰期对于拓展其在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米抗体的半衰期,增加分子量、与Fc片段结合、融合载体蛋白或抗HSA纳米抗体、聚乙二醇化和脂质体包裹等。部分方法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或已获批上市,我们期待更多的纳米抗体药物能够推向临床并且上市,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aj6Lb46o4 https://www.medicineslearningportal.org/2015/07/drug-handling-introduction.html

[2] Low-Marchelli, J. Quick Facts to Improve Antibody Half-Life Measurements.

[3] Coppieters, K. et al. Formatted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VHH proteins derived from camelids show superior potency and targeting to inflamed joints in a murine model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Arthritis & Rheumatism 54, 1856-1866 (2006).

[4] Hua, B. et al. A novel single domain antibody targeting TIGIT for cancer use in combination therapies. Cancer Research 81, 2451-2451 (2021).

[5]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1b402d913cf194b25c5a79d

[6] https://biopharmaspec.com/biopharmaceuticals/pegylated-proteins/



半衰期灵活可调的纳米抗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