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科学子三下乡:走进古劳茶山,感受茶旅文化

2023-07-19 00:57 作者:小珍袋袋裤  | 我要投稿

       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古劳茶享誉盛名,早在清乾隆《鹤山县志》,就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濒临西江的古劳茶山,属鹤山、高明、南海3地的界山,过去因盛产茶树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劳茶山产茶于“宋元时期已现端倪”,而茶山顶的良道坪、大坑坪、永安、七星坑、锣鼓地、塔磨塘等六条村庄在550年前已开始植茶。7月11日,湛江科技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鹤山市古劳茶山,亲身体验其中的制茶文化。

图为“晨曦”队员体验采茶过程。林凯怡 摄

       茶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西江水从北向南直冲茶山,被石岩头顶着,使西江水转向东流,造成茶山露水丰富,适宜植茶。其中,丽水石岩头一带的山地特别湿润,故种出的茶甘爽、醇和,有翠岩、龙芽、雪菊、银针等著名品种。茶山原以出产茶叶闻名,后因茶叶被一些人“造假”,以致茶农“弃茶种花”,然而,茶山所产的茶叶芳香甘醇,一直以来远近闻名,近年来更是吸引了不少企业家在此处建厂设园,欲振兴当地茶产业。鹤山古劳生态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师傅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5年前,他从外贸行业毅然转行,到古劳茶山设厂种茶。“古劳茶之于鹤山,正如陈皮之于新会。我们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改造和接管历史遗留下来的茶园,并不断地扩大种植面积,发挥企业龙头作用。村民安心种茶,茶青由企业收购,负责加工和销售,共同做大做强茶产业,恢复昔日茶山辉煌。”刘师傅说。

       由于敬重古劳茶山的茶文化和历史,刘师傅特意申请了“古岩头”这一商标。他说:“古劳茶山出产的茶皆为上品,尤其是石岩头一带,种出的茶尤为珍贵。以往村民种茶、加工、销售是零散的,打不出牌子。现在希望能通过打造本地品牌,把鹤山红茶这一国家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发扬光大。”

图为“晨曦”队员采访刘师傅的场景。徐冰 摄

       除了盛产茶外,古劳茶山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峰峦叠翠,潺潺流水,风光秀丽。当地的特色美食更是享誉广佛地区,其中以“茶山鸡”最为出名。自2004年上茶山的水泥路开通后,更加带旺了这一行业。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有的饭馆还建有简易的山泉水游泳池或民宿,满足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需求。作为著名革命老区,古劳镇在茶山匠心打造了一条集革命传统教育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红色革命路线,全长6公里,由古劳茶山游击队驻扎点、茶山革命历史展览室、扶贫茶园和茶山生态园四大主要部分组成,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游览。

图为古劳茶山的风景。林凯怡 摄

       刘师傅十分看好古劳茶山未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2017年开发古劳茶山生态园时,便定位要充分利用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古茶科普、休闲养生、亲子体验、婚庆游乐、山地探险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基地。“依托现有资源,将自然风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禅茶及非遗文化与之融合,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游、购、娱、养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茶园。”刘生介绍,项目一期建设包括公共服务区、婚庆基地、星空营地及休闲养生区的低端木屋组团;二期建设包括青少年教育基地、休闲养生区的中端木屋组团;三期建设为休闲养生区的高端木屋组团。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00公顷。

图为古劳茶山的风景。林凯怡 摄

       今年暑假,古劳茶山生态园内就举办了多期夏令营,包括茶文化、户外茶山探险、茶修与花艺等主题的学习,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个充实的暑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也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品茶,颇有人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茶山村将以保护好生态资源为前提,打造乡村生态和红色资源相结合的旅游路线,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事业薪火代代相传,使茶山革命老区每一寸热土都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合照。林凯怡 摄



 

 

 

 


湛科学子三下乡:走进古劳茶山,感受茶旅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