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孤独 | 作家诗人书法家王伟(知止)力作

文/书法:王伟(知止)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要用寂寞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加西亚·马尔克斯
多年以后,我们老了,阳光穿过雨后的天空,在这个萧瑟的晚秋,洒在止湖上,你向我走来,依旧如初般绰约,秋风微漾,止湖吹皱,如同我俩此刻的脸,写下的尽是时间的遗痕和岁月的沧桑,我们荡舟划桨,划向远方……
时间会抛弃童年的天真,荡除少年的秋风,辜负姑娘的怀春情怀,她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揉碎你的一切梦想,荡除那些信誓旦旦的坚定不移,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
岁月终将吹皱我们的容颜,暮色将至时,我们发丝如雪,眉目低垂,依偎在炉火旁,上帝可能觉得已收回了我们的一切,但,它唯一拿不走的,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灵魂的旧时光。
所有独领风骚的人只能在时间的隧道中稍逊风骚,所有最惊艳的风景都会败在时间和光阴的石榴裙下,所有风华绝代的人只能在时间的浪奔浪流中荡然无存。没有什么是时间的对手,除了时间。
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在光阴的眼中只是一段插曲。在人类没有到达地球之前,地球已经生机盎然,万物争春了,在地球的眼中,人类是微不足道的,在宇宙的眼中,地球亦如浩宇中的一粒微尘。“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万古长空不过一朝风月。

不是世界有多大,是因为你足够小,如一朵浪花,若一粒尘埃。唯一让我们目光灼灼的,让我们为之震颤、为之眷恋、为之絮絮不止的,还是那些旧了的时光!
当月亮还没有洗净身子的时候,当云成为黑色的肮脏,当太阳没有升起的时候,它就异常的孤独,当灵魂失去了庙宇,雨水滴在心上,孤独无处可逃,当群体的智商为零的时候,个体就显得孤独。这孤独,就是所谓的自由,是孤独的鲜衣怒马。而人生无法摆脱这个欲望横行的地球,个体其实无法孤独。无论老子还是苏格拉底,杜甫还是尼采,都只是在强奸孤独,包括芸芸的我们。
所有的生命、美貌、才华都会败给一个东西,叫做时间。人人生而孤独,从生到死,包括父母与爱人只不过是途中遇见,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你心里的那段释怀和格局,坚持你的内心,处处都是春天。所有今天你的边界,都会成为你明天的墙。我刷字或许是为了拥抱未知,不想让自我受限,超越昨天的自己,旅行也是,那些从来没有到达过的远方,还有途中那些未知的遇见,都是为了将生命点亮。
我们一生中真正活着的时候也不过数小时而已。我们被训练成向着他人而活,但人却只会为自我而死。有的人二十岁就已经死了,七十岁才埋。生微不足道,死亦一抔黄土,庄子曰:“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则需要通过克制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孤光自照,不随浮流。

老子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人由两个部分组成,兽性和神性。兽性代表欲望,神性代表创造。如果只是生存和交配,那就是动物的维次;如果是创造和感悟,那就是神性的维次。
驯兽师把动物搞明白了,所以他可以驾驭动物。而具备神性的人,就是把自己身上的动物性搞明白了,所以他才可以战胜自己的人性,从而进入更高的维度。
一个人不去好吃懒做,就是因为他明白了,那只是他人性的基因。这时候他就能活在神性的维次,很轻松地就能驾驭自己的人性,不会被性情名利所驾驭。
人生的终极追求,也就是能让自己活明白。谈过很多次恋爱的,就是比没谈过恋爱的更明白;赚过大钱的,就是比没赚到钱的明白;到过无数远方的,总比呆在家里床上的明白。所以,拥有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明白。
人生比的不是年龄的长度,而是思维的高度。比的是经历,比的是阅历,比的是积累出来的认知。所以最可悲的人就是年纪活了一大把,却没把自己整明白,然后还天天想着操心别人。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那么大几十年,但人和人的区别,就来自于经历的密度。有的人一年的时间,就把别人一辈子的经历全都体验了一遍。而有的人活一辈子,才活了别人一天的体验。
如果你目前所处的阶段,跟三年前是没有区别的,那你这三年其实白活了。因为你只是活了1天,重复了3年。有的人甚至重复了20年、30年、50年,重复了一辈子。
人类是有两个我的,一个是地球我,一个是宇宙我。你不是活在宇宙吗?你怎么认为你活在地球呢?地球我一辈子被人类思想控制,而宇宙我则是游戏人间,体验一切。
两岁小孩每天就是玩。小孩爱玩,这是没有人教他的。因为这就是宇宙赐予我们的灵性,但很多人长大后却被教育得灵性全无,活成了身边人的复制品,只是在重复别人的人生。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一个人如果学会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共苦”的幻觉,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
孤单不是悲剧,无法孤单才是。有时候为了不要再和人的世界有任何关联,我愿意放弃一切。但这样的世界我也有一份,而最大的勇气是能够同时接受这点及其悲剧。
将我们从最恶劣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是这种觉得自己无助而孤单的感受,然而又不是真的孤单到让“其他人”不把我们“视为”受苦之人。
这就是为什么当那种觉得自己是在孤苦伶仃的悲情萦绕不去时,反而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亦即何以幸福?往往不过就是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罢了。
那些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宁愿不快乐的人,这些人事先已经为自己的幸福设定好了条件,不符合这些条件就绝对快乐不起来。
万一他们出乎意料地感到了快乐,便会觉得惊慌失措——因为被剥夺了不幸而感到不幸。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很多人在往常的日子,常常会被远方的美景所吸引,其实不是美景吸引你,是你那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慌张,当你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回到城市,你还是之前的你,生活如初,日子照旧。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你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胜人者有力,胜已者强!只有自己变成光,既温暖生命,又予人光亮。
如果把时间的身体碎成一地,碎成白昼与黑夜,每一米阳光都是生的希冀,每一片月光都是对生命献礼,如果在今夜的碎片里,人类停止了呼吸,那是因为你的吻,将世界无可挽救地窒息。如果在天亮后的碎片里没有了关于气味的记忆,当生活成了复印机,今天和昨天已经死去,明天太阳依旧升起,时间碾碎了梦想而已。
如果在余生的碎片里,用文字扒开虚无的废墟,和爱情来场歇斯底里,然后把皮囊埋入大地,我们一直在悲欢离合里,找寻碎片化的记忆,光阴眼中奏鸣起,一段又一段插曲。如果雪花飘落大地,如果寒夜来袭,如果你还在人间,尽情去爱吧!因为爱是活着的唯一真理。

我是谁?我来自哪儿?上帝一直很忙!把脚步行走成幻想,告慰一场生命的摧枯拉朽,把日子走成了遗忘,那些人间的匆匆忙忙,从未放弃从有限向往无限的永恒品尝。哪儿寻找永恒?把希望留给天堂!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那个少女娇美的容颜,还有滚烫的身体,萌发的爱意,悸动的青春,青涩的欲望,纯真的梦想……昙花一现,刹那芳华,陌上少年,追风而上。
我们向往的那一盏灯塔,历经了繁华与衰败、生存与死亡,那些希望与失望,一切都是指引,一切又是迷茫。什么是美?一切皆虚无。
真正失去的是自己,所有的美好都已逝去,我们寻找绝美,揣度彼岸,当繁华落幕,终究是空,彼时、此时合二为一,世界一直在原地打转。
那一刻绝美的光芒,山河无恙,虽春光明媚,但人生无常,困不在斗兽场,生而为人之困,岁月流年之困。人人生而彷徨,真正的美,不在于眼前,可望而不可及,每个人随身携带着光。
明月皎皎,始终照耀在心上,一如既往,从未蒙尘。孤独如初,多少哭泣的夜,日子像被剥了一层又一层,只剩下一个芯,在混沌里痛彻心扉,那个黄昏的落日,留下一地落叶枯黄。所以一切,都毫无例外地,径直漏向无穷的深渊,兵荒马乱,幽幽暗暗,明明灭灭,一切都是留给自己。
比土地更深沉,是耕者的孤独,只有孤独比孤独更深刻,虚空和虚无苟且,高尚形单影孑,决绝地走向远方。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装,灵魂建在庙堂之上,卑鄙一直需要,全赖肮脏成全。百年生命,孤独从来不曾离开,遗世独立的生命,精神对尘俗的绝地倒戈,灵魂被时光深度架空。紧闭双眼在岁月面前,将所有澎湃说给自己,深情总似无情,悲欣交集的往昔,最后都归于寂寂戈壁,如同大梦已去,一切了无痕迹。
放过自己,是最顶级的放生,人生这场旅程,对手只有自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没有人富有到,可以赎回自己的过去;没有人聪明到,可以知道自己的未来。生命如微尘,世界皆无常。没有人见过风,觊觎白云才知道它的方向。没有人了解水,跨越千山才了解它的力量。人生三万六千场,场场自我救赎。
叔本华说:“人的本质是一团燃烧着的欲望。”没有了这欲望,人就没法活下去。每个人想怎样过他的人生,这也是欲望,就包括想要活着,这都是欲望。欲望是人的本质,但欲望有好有坏,有些欲望,能让人成为更好的人,有些欲望,能将人拖进深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做自己欲望的主人,而不是成为各种欲望的奴隶。
一切皆无常,一切皆平常。正所谓易者有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容易。在人类到达地球之前,地球已经存在亿万年,故人类的丑陋本质上是与生俱来的,为了黑夜,勉强用文字撕开了人性的那点遮羞布片,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类早用卑鄙做成了通行证,为了活着,我们以互相伤害起草生命的意义,人类仅仅是地球上一个物种而已,如同草芥,如同蝼蚁,光阴的眼中不过一段插曲,沧海一声笑,流水匆匆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流水无情,审判着岁月的冰冷。落花有意,用身体诠释爱情。我用土地的深沉摁住这绝望的不老传说,秋风原上,背叛了江河的沸腾。光阴负意,抛弃希望于无情,我用昆仑之雪,凝视着天地不仁,抔土生命,亿万年埋葬着曾经的风华。余水悠悠,黑暗与寒冷相伴,穿过菊花堆的白骨璘珣,人间歌舞升平。
我会彻夜地痛哭,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歌舞升平的人间,神遗忘了永恒,我有绝世的孤独,梦想打湿了会飞的翅膀,风抚慰着我的沧桑,爱拯救了绝望。我允许太阳照在皮囊,通过生命的无处躲藏,温暖灵魂初始的地方,光拯救了心房。
我绝望的时候,信念扶住了我的迷茫,遗忘拯救了悲伤,我摁住岁月的匆忙,以最安静的生命,打捞未来的方向,卷纸一样书写虚无。煮一壶时光,用最平静的心跳,于无声的世界呐喊,拯救着灵魂的慌张。
摁住岁月,还有那些匆匆忙忙,生命如初始,孤独如影随形,寂寞如空气延续,是造化对群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当绝望一骑绝尘,孤单无处可逃,当灵魂失去了住所,洪水正冲刷着内心的挣扎,当光明被云挡住了双眼,黑夜漫无绝期,城市灯火一如既往,阑珊辉煌,盛宴时刻上演着欺骗,欲望的春药正在勃发肾上腺的涌动,尺素不惊,摁住这卑鄙的红尘。择一方山青水秀,带上风一样的少年,猛兽一般的青春,快意恩仇的江湖人生,胭脂横行的人世间,拔剑指向苍穹,斩断前世今生。
所有的一切,都在死亡中宣告结束。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时间里被遗忘。如果还没有从世人的记忆中消除,那只是因为时间还不够长。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后的结局。死亡如影随形,但每个活着的人,却都是在和死亡战斗,在对抗死的侵袭。因为这种对抗,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和方向。
天地悠悠,苍穹之下,忽然而已,万物如过客,匆匆那年,谁是谁的永恒,凄凉拂过寒霜,抔土生命,不知来世,不问今生。飞鸿踏雪,光阴中烟花最冷,鸟绕过青山脊梁,蜿蜒成远方的炊烟。沧海一粟,微若烟尘。
踏着那些仅存的声音,我一路奔忙,我再也不愿意!缄默不语。我不愿意将荒唐,书在墓碑上。尽管我正走在死亡的路上,黑暗!力量!那些高大上的事物,尽管以天空饥饿的菜色,抛弃我。
尽管你垂落饱含同情的手指,签收下这遗骸,却也增添不了你的慷慨。在我面前,你的美丽只是一条裹尸布,它自身的表白涵盖暴风雨般的象征,所以无需阳光,无需揭幕,无需主人,只有我与随后的裹尸布,以及大批的尸体堆放着,于荒诞的内心装满理想,向他祈求,应允带着我走近天堂。
天堂的路很远,来得及埋葬,掬一把黄土,挖一个穴沟,埋葬我的文字、我的岁月,填上土,和日出而歌,与日落同寝。用最平静的宽容,埋下最后一个心跳,用乱石铭下这短暂又匆匆的人生。
骑上白马,赶上八万里河山,回望歌舞升平的人世间,晨露打湿着行者的眉睫,风干了死者的记忆,雪山有位情人,连同沸腾的心脏,等待我的归期。告别大地的深沉,流尽生命最后一滴血,装点这江海一抹颜色,携着这虚空的皮囊,追上清风,逐上白云,人间,我走了。
活是对死的赔偿,死是对生的奖赏。风绕过山岗,乱石铺开一堆白骨,夜绵长无绝期,阳光照不进温柔。
生而孤独!

【李红梅读后随感】
透过标题的眼神,沿着字里行间的脉络,我们看到了孤独的全貌。脱下孤独的外衣,卸下孤独的浓妆,只剩下孤独本身,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真实以对、温柔以待。感谢伟大的作家王伟先生,为我们呈现如此深刻而经典的佳作,用文字扫净我们对孤独的误解,刷新我们对孤独的认知。
从止湖阳光到诗与远方,从无垠宇宙到一粒微尘,从光阴之长到生命之短,从动物属性到灵魂属性……作家以孤独为主线,以诗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哲学的光芒,创作了一篇站在生命中、跳出生命外、刻在生命里的文章,用孤独剖析生命的本质,用哲学的光芒点亮生命的意义,孤独盛开时,生命怒放中。作家将珠峰般的人生高度和大海般的学识广度深切融合,博古论今,体现了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也体现了欧文∙亚隆所提出的四种存在处境,“我们终有一死;在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孤独的;我们不得不选择自己的自由;我们要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努力创造意义”,还体现了埃里克∙弗洛姆的论述,“人类所有的激情和努力都是为自身的存在寻找答案”。从鲜活的文字中,足以看出作家活得明白,活得精彩,并将这种明白和精彩变成光,照亮世界。
孤独是一份礼物,花花世界,芸芸众生,有一个心灵空间安放自己的孤独,有一处灵魂花园绽放自己的孤独,是对生命的馈赠;孤独是一种能力,茫茫人海,郁郁寡欢,多少人不知孤独为何物,多少人不敢孤独走世界,是对岁月的辜负。纵然叱咤风云,于时光而言,不过昙花一现,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是此刻;纵然繁华万千,于宇宙而言,不过沧海一粟,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是自己。每一个生命,来时单枪匹马,走时形单影只,一直陪伴左右的,只有自己,孤独与生俱来,也值得紧紧相拥。心理学家张德芬说过,“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但求室内安然无扰,任凭室外疯狂世界。”推开门,走出去,世间万事万物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真正决定我们喜悦与否的,只有自己的那颗心。我们对孤独的认知、对生死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泰戈尔在诗中写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真正能让死亡静美的,是绽放的人生,是无悔的人生。庄子将对死亡的态度分了三个层次:善死、乐死和超越死亡。这种豁达、自由、自然的生死观,才能使人抛开外界的干扰,从生命的本真看待死亡,从而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
在熙熙攘攘的人间,在匆匆忙忙的时代,孤独是一件奢侈品,有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众人皆喧而我独静,便是灵魂的贵族。真正高级的幸福,不是他人的给予,不是外物的馈赠,而是内心的丰盈,是灵魂的富足,是面对孤独的勇敢,是享受孤独的超然。孤独是艺术的土壤,艺术是孤独的盛开,“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世事沧桑,红尘纷扰,而孤独如此清澈,它能溶解邪恶的欲望,也能过滤蒙尘的信念,让生命通透而明亮。
放下杂念,只用一份纯净的孤独,一次次与文字对视,一遍遍与思想交谈,有一滴泪从眼中落下,落在掌心,落在岁月的音符上;有一束光从文中走出,走进灵魂,走进生命的花香里。
作家王伟先生以华美并带棱角的语言,以联想并含哲理的构思,带我们在诗的芬芳里,品一杯哲学的咖啡,久久回味的,是浸润到生命中的孤独的美……

作者简介
王伟(知止),著名书法家,作家,诗人,房地产CEO。
心有八爱:写字,码文,插花,登山,玩茶,收藏,舞者,厨艺。
自幼学诗习书,饱读古今经典,以苏东坡为偶像,以王羲之为榜样,将有趣灵魂落于文字,将魏晋风华融于笔墨,作品满含蜀风雅韵,尽展云天襟怀。
代表作:《珠峰赋》《贤才赋》《英雄论》《巴渝大地赋》《西蜀记》《昆仑山赋》《长江赋》《秦岭赋》《易经与书法》《书赋》《酒赋》《茶赋》《云南赋》《温州赋》《中文赋》《千年孤独,高山仰止——纪念苏轼逝世921年》《吊东坡赋并歌》《人间逍遥是庄子》《人间有趣王小波》等。曾出版作品集《白昼之光》《明月清风》《中国当代作家精选》等,发表诗文几百万字。

诗观:思想是文章的母亲,哲学是文章的近邻,境界是文章的灵魂,张力是文章的生命力。有天地正气,有爱的力量,有温度的生命,有氧气的文字,有深刻的思考,于虚无的内心种植芳香,苟且而深情。
书法观:书法,骨子里的中国艺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为书写注入生命的意义,于灵魂深处铺开时光,笔墨穿行,长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