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岛纵断!10日日本铁道旅!|D4-4| 函馆本线“8字线”、函馆夜景

第四日(四)函馆本线“8字线”、函馆夜景
大沼公园站是个非常小的车站,日常使用的只有一条站线,站舍也就小小一间而已。突然进来一个台湾旅行团要搭乘上行列车(特急Super北斗10号)返回函馆,车站顿时喧闹了起来,站台上也挤满了人。

很不巧的遇到晚点,特急Super北斗10号晚点6分。这一段是单线铁路而且会让站的间距不小,于是我要搭乘的下行特急Super北斗11号应该已经在之前的会让站等了很长的时间,最终几乎晚点15分钟才开车。而我搭乘的“大沼公园—森”区间也只运行18分钟而已,咖啡刚端上来就广播到站了。。。



在森站下车,经由“8字线”的另外一条路径返回函馆。北海道确实地广人稀(或者说整个日本大部分是这个画风才对),原本觉得这个包括寝台特急“北斗星”“仙后座”都要停靠的车站应该有很大的规模才对,没想到站房同样小小一间,举目望去也不太有人烟的样子,有点意外。

但绝不能少的是北海道新干线即将开通的宣传!

森站的驿弁是非常有名的鱿鱼饭,将调味饭塞到整个鱿鱼里面烹调,卖光了。。。

森站的天桥是经典的拍照角度,左手边是喷火湾,右手边可以清晰的看到驹岳的火山口,脚下刚好有两辆很有风格的函馆本线Kiha 40型气动车。

森站的站牌上非常清晰的显示出“8字线”的两个经由——左上的“东森”是我要前往的“砂原经由”,左下的“姬川”则是函馆本线的主线。

北海道地广人稀,很多支线的客流量非常非常少,实在太少不足以支持运营的线路逐渐废线,没有废线的线路大多会使用这种“单节气动车”以节省成本,就比如这个在北海道随处可见的Kiha 40型单节气动车。列车上服务人员只有司机一人,司机同时起到车掌以及售票员的角色,所以也叫作“One Man Train”。


JR北海道的特色除了单节气动车,还有遍布北海道的无人站——其实理解成公交车站就好。旅客在无人站上车,先要在整理券自动发行机上取整理券,上面记载了乘车日期、上车站名、车站代号,下车时按照车前部屏幕的显示,对照自己手中整理券的站号投币付费(投币机有换零钱的功能)。整理券编号的原则是:终点站为第0站,前1站为第1站,以此类推,显示的最后一个站号即为始发站。例如这张照片是列车抵达终点站函馆车站之前拍摄的,最后一个站号“17”就是我上车的森站。

进一步仔细观察这张照片,会发现新的问题。票价随着站号应该是单调递增的关系,但为什么这里搭16站是1270元,17站却只要930元呢?这就是函馆本线“8字线”的运价特例——发售乘车券,区间涵盖自函馆本线“森”以北(含)到“大沼”以南(含)的区间时,无论实际搭乘经由为“大沼公园经由(22.5km)”还是“东森经由(35.3km)”,均以较短的大沼公园经由计算运价里程。于是这班列车虽然经由较远的“东森经由”运行,但森到函馆的运价仍然按照较近的“大沼公园经由”的49.5km计算,对应运价是930日元;而下一站东森到函馆的运价,就要按照实际经由的里程60.5km计算了,即1270日元。这样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运价倒挂。

而且运价表中,49.5km属于“46-50km”一档,60.5km属于“61-70km”一档,两边分别都只差一个零头。。。
(注:以上价格均2014年9月时点)

发车后,列车在驹岳的东麓南下,右侧的车窗中随时可以看到驹岳,很多小站都有前往驹岳的步道。


北海道的秋,看到芒草了。

环绕驹岳一周的旅行即将结束,又看到了很宽广的大沼。

列车来到驹岳南侧,这是眺望驹岳三角形火山口非常好的角度!同时可以看到函馆本线的主线即将接轨。

函馆本线的支线与主线在大沼站重新接轨,今天下午函馆本线“8字线”的小旅行也接近尾声。很有意思的是,大沼站居然上了一个香港的旅行团,没有选择在更接近大沼公园的大沼公园站搭乘特急,却来到这个远一点的车站搭乘这班普通车,不知道行程是如何安排的;瞬间,列车上从只有几个当地的婆婆妈妈变成基本满座。其实这一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计划,就是要在渡岛大野(新函馆北斗)站看一下北海道新干线起点站的进展以及是不是有什么很有特色的景观,但对面的香港大叔上车之后把窗户拉了下来,暖和的车厢里实在很好睡,于是渡岛大野站被我睡过去了。。。
函馆站是尽头站,在“尽头”的部分布置了“JR北海道应对事故改进”的展览。如果经常跟踪日本铁道新闻的话,一定会注意到近几年JR北海道接二连三的事故:比如11年6月就出现了因列车检修频率不足,多班特急列车开到一半着火或者各种故障,之后社长自杀;13年夏天,同样的事情再来一次,同时还发生了多起列车出轨的问题,经过调查,原来JR北海道早就知道部分区间的轨距有问题但因为人员不足而没有去及时维修,因此事件,又一位社长自杀。而对于旅客端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而且熟悉:减班次、降速。现在大概是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了,于是今年8月底JR北海道调图,恢复了部分班次,但很多线路的限速并没有恢复降速前的130km/h,仍然维持120km/h;摆式列车过弯的时候也不会将角度用到极限。而且也有传言,对于这些摆式列车,JR北海道已经不准备让它们再恢复最初投入时的最高性能,而是等待“可能有的”新型号动车取代,不过JR北海道真的有买新车的钱么,尤其在北海道新干线的财务压力即将袭来的情况下?(2022年后记:这个预言算是一半成真?后续的几年中,JR北海道确实通过减少特急列车车次/改变运行系统等方式,尽可能压缩了特急型气动车的投入;不过Hamanasu、Lavender两组261系5000台新车的投入至少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展览的一部分——轨道截面

2014年8月30日调图,JR北海道发行了的新时刻表,封底是北海道新干线的广告。如果行程仅仅在道内,这本时刻表已经足够了。

来到函馆,“函馆山百万夜景”绝对不能错过,这也是函馆相当重要的观光资源。在函馆站的观光案内所可以得到包括日落时间在内的一切资料,另外可以拿到函馆山缆车的优惠券。除了缆车之外,也有专门的观光bus往返于函馆站与山顶,从夕阳西下一直到大约九点多每20分钟一班对开,如果确定搭bus上山的话就要像我一样买1000日元的“bus、市电共通一日券”了。两种游览方式各有利弊:缆车的话有更全面的观景角度,但排队的时间是一定要考虑进去的;搭bus则是几乎不用排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仅仅是卡片机照出来的照片(当然至少要有手动设置长曝光的功能)就足以证明函馆山百万夜景的名不虚传。游览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一是提前看好天气预报,下雨的话会很扫兴;二是函馆纬度本身就很高,又是夜间的山上,再加上海风的缘故,山顶非常非常冷,从旅馆出来的话要多穿两件衣服。

看过夜景之后想去谷地头温泉泡个澡,于是从十字街搭路面电车到了谷地头站。很不幸的是,我在柜台被拦了下来!大概是“柜子塞不下登山包”的意思?语言不通真的很麻烦,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个沟通问题的。。。总归又搭着路面电车返回函馆市中心的火车站一带。。。
虽然函馆是道南的大城市,但到了晚上可以说异常冷清,除了东森仓库那边有些对着夜景各种拍照的游客(我也是其中之一)就基本看不到什么人了。另外就是别看路面电车经营到很晚,但到了最后几班车,间距超大而且有很多都是区间车,原本我想复刻一次电车Go!的路线搭到“汤之川”终点,上车才发现这个车并不返回函馆站,只能回到“驹场车库前”。于是这个行程又取消,最终还是回到了温暖(而且有wifi)的函馆站。


另外说到函馆元町一带山坡坂道上的欧式建筑,一定要白天游览,晚上的话大海一侧黑漆漆什么都看不见,建筑本身打的夜景灯光效果也不是很好。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次函馆的行程除了“8字线”和“函馆山夜景”的重点有抓到之外,其它的都很马马虎虎,尤其是一个温泉都没有泡到更是非常失败。下次有机会的话会考虑在函馆住一晚上让行程更丰富一些。


函馆的指标性景点东森仓库夜景,照片正中的光亮正是函馆山顶的观景台。

函馆的晚饭吃的也相当凑合,本来去生协超市是为了买晚上在火车上吃的零食和碳酸水的,结果看到这个半价便当似乎不错就拿了做晚饭,怕吃不饱还追加了这个类似可乐饼的炸物;结果打开才发现,那个便当完全够我吃的,然后那个我认为的可乐饼其实是用料非常扎实的炸猪排!这一餐居然吃了1436千卡进去。。。

尽管已经吃的很饱,后面还是去吃了很多人推崇的函馆名物“小丑汉堡”,点的也是招牌的“Chinese Chicken Burger”和北海道牛奶冰淇淋,倒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普通的好吃”程度而已,可能也和之前吃的太饱了有关系。总归这两顿充满各种炸物的晚餐下去之后,我觉得饱足度远远超过前一天的握寿司自助,下一顿正餐是下一天的晚上9点才吃的。。。

回到函馆站,刚好赶上寝台特急“北斗星”即将出站!没想到相逢即是永别,蓝色列车的离开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太多了。


就这样结束了从本州到北海道无比折腾的一天,之后就是在函馆站不小的候车室等待下一班25点23分开往札幌的急行Hamanasu号,距离行程的最北,还有很远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