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郁:思想是寂寞者的果实
2021-05-03 10:59 作者:Tinkie_Yang | 我要投稿
孙郁《静者独难》
夏志清有着对学问与审美的双重尊敬。
夏志清“思考恢复了文学的生态,把遮蔽的存在一一还原出来”
在夏志清的文本解读中,时时照应的意识潜在于文本里。
批评是文学研究的基础,那核心的元素就是文学的鉴赏。
以旧笔法写新感觉,审美的基调是有趣的。
阅读的原始感觉,鲜活得带有温度。
即使面对失败的文本,也要点缀出其失败的原因。
问题不在于对错,而是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文学格局的感觉不及文本感觉好。
夏志清:中国文学的研究不能被史学家的信仰所左右,使命感与社会功能不及文本阅读的结论更为重要。
孙郁《色彩之舞》
卡夫卡独语的不安和自省。
在不动声色里,暗含着精神寄托。
文字的色谱是无意识的投射,红黄绿蓝,未尝没有自己的哲学在。
大凡好的作家,其文字背后都会有绘画和音乐的因素。
被苦难所折磨过的却未泯灭的爱,是我们生活中难能可贵的闪光。
杂色里的单纯和纷繁里的宁静,大约是许多艺术家难以抵达的境地。
感受别人的心绪,或者也是间接地表达自我。
还有一类艺术家自己经历了大磨难,作品却看不到什么痕迹,反倒向轻灵无痛的世界过渡着。他们大概不愿陷在黑暗中,反而让生命消失在温和的光里。
孙郁《木心之旅》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类似的低语里,一切先验的文字图案纷纷凋落。
木心在自己的著作里,对世间的人与事进行了重新的书写。
不是顺着什么说什么,而是逆着什么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