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夹生干部”?添好三把“柴”,筑牢基层根基!

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分管业务不熟悉,对分工领域政策规定一知半解,有的工作标准低、不爱学习政策、不想钻研业务,被称为“夹生干部”。针对此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各位考官,“夹生”一般是用来形容没有煮熟而半生不熟的饭,饭看起来是熟的,但吃下去却是生的,让人难以下咽。 而夹生干部的出现则有着巨大的危害性,①一方面可能导致政策苛扣落实,从而实现的群众享受不到政策的全部红利;②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群众反映的诉求得不到完美解决,甚至是激化干群矛盾,损害政府的公信力;③再者,更有可能因为政策研究的不透彻,从而错失发展的机遇,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既然夹生干部的危害性如此巨大,如何才能防止夹生干部的出现?我认为要添好三把柴,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
一、添理想信念柴。夹生干部之所以夹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责任感缺失、使命感弱化,做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破解夹生干部的不二法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为民初心,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添能力本领柴。治理夹生干部现象,必须增强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这就要求针对他们各自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 和 模糊认识 督促其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克服其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等问题,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三、添考核激励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是激励,罚是约束,必须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相对称的制度体系,唯有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 才能根本上消除夹生干部现象。要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制度,推动形成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的制度环境,让忠诚、干净、担当的人能够心无旁骛的谋改革、干事业。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正确使用问责手段,防止泛化问责,决不能用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来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