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历史-波兰【1】1795-1832 拿破仑和波兰王国

当拿破仑在1805—1807年期间一系列辉煌的战役中打败了普鲁士和俄罗斯时,波兰人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解放者。拿破仑占领华沙不久,波兰人蜂拥而至,开始支持拿破仑的事业,其中包括在索莫谢拉战役中的波兰枪骑兵团。1807年耶拿之战普鲁士惨败,国土被法军占领,法国出于削弱普鲁士和牵制俄国的考虑,7月7日和7月9日分别同俄国和普鲁士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强迫普鲁士让出以前瓜分的波兰领土(波兹南和华沙)。1809年拿破仑一世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公国,作为法兰西的一个卫星国。

毕竟,公国的领土小的多,仅仅有此前被普鲁士瓜分的一部分,后来又加上了被奥地利瓜分的一部分。但是这起码让波兰人看到了希望。
18世纪的一系列生产力变革也使得波兰地区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再加上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波兰的很多先进人士发动了一些文化、政治上的爱国运动。与民族解放斗争融为一体的波兰浪漫主义文学战胜了一度流行的伪古典主义,成为文学主流,作品往往反映对教会和贵族的批判,最著名的作家克拉西茨基(1735-1801)留下大量诗作,并创作了波兰第一部小说。1795年波兰被德奥意瓜分,民族解放斗争成为文学主题,维比茨基的《波兰没有灭亡》成为“军国诗歌”的标志,1830年被正式定为波兰国歌。
政治上,拿破仑通过了《华沙大公国宪法》,其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也废除了贵族相对于市民的特权。自然大公被赋予了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不久,随着法西同盟的缔结,以及奥地利和法兰西关系日趋恶化,奥地利最终加入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法奥战争就此爆发。1809年春天大陆封锁实际上就因为西班牙-葡萄牙战争而破坏,因此英国远征军也加入了法奥战争对抗法国。法兰西急切的需要对抗奥地利的援助,而波兰实在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1809年5月,大公的头衔被波兰人彼留姆斯卡一世所取代,华沙大公国的国名也改成了波兰大公国。次月,约6-7万波军越过边境袭击加利西亚,随着奥军主力移到西部,波军很快击败了奥地利守军。
8月,克拉科夫的波兰人爆发反抗奥地利的统治,奥地利临时建立克拉科夫自由市,然而自由市官员在12月的流血冲突中被杀,克拉科夫实际上取得了独立地位。入秋,波军再次突破奥军包围网并击溃驻守在普雷绍夫的奥军,随着法军攻陷维也纳,11月11日奥地利被迫与法签订了申布伦和约,承认克拉科夫自由市的独立并且割让喀尔巴阡和利沃夫给波兰大公国。12月波兰大公国取得了更强的独立地位并且与法国订立全方位的盟约。
奥地利的溃退,法国的完美胜利以及波兰的日渐复苏引起了俄国的恐慌,俄罗斯警惕地对待法国的扩张,是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拿破仑的侵略政策越来越针对俄罗斯。他开始积极进行对俄战争的外交和军事准备。
1812年春,法国分别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军事同盟。根据盟约,为了对俄作战,普军2万人,奥军3万人归拿破仑指挥。法国的其它附庸国政府也开始训练远征俄罗斯的军队。俄罗斯政府获悉法国进行战争准备的消息后,采取了加强军队和预防战时孤立无援的措施。
1812年4月,法国同瑞典缔结了汉堡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俄国。
……
1814年,经历2年漫长的战争,俄法战争最终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此时法国唯一的对手仅仅只是英国,而这时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双方最终签署了停战协约。欧洲大陆不时爆发的反法起义也在不断消耗着法国的实力。
法俄战争中波兰派出了至少15-17万人攻打沙俄。作为战胜的优厚利润,立陶宛大公国从俄国独立出来,而白俄罗斯的西大半个部分遭波兰和立陶宛的瓜分。明斯克成为了波俄边界上的重镇,而它实际上归属波兰管辖。1816年波兰取得了完全的独立,废除了亲法大公,建立了独立的波兰王国。而这最终招致了法国的警惕。1819年,波兰私自撕毁与俄国的盟约而侵入乌克兰,一路攻陷沃伦、诺夫诺并最终在冬天攻到文尼察。波兰国王维拓米尔二世在文尼察围城战中主力右翼遭到伏击,而最终惨败,右肩膀也遭打伤。1819年波俄战争最终招致了俄国和波兰、法国的全面敌对。 拿破仑计划牺牲波兰以保全法国,但是也不能眼看着普奥俄逐渐从战败中复苏。1819年沙俄向波兰宣战,普鲁士因为遭到了法国的军事威胁而保持了与波兰的和平,尽管受法国军事威胁,奥地利最终还是向波兰宣战。第二次法奥战争爆发,而这次法国败下阵来。奥地利收复了此前失去的失地,但是承认克拉科夫自由市的独立(其实边界还是少一圈)。而沙俄收复了白俄罗斯,但是承认立陶宛的独立。此后波兰一直享有着独立以及和平。
法国所主导的大陆均势逐渐随着普奥俄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而解体。1829年拿破仑的逝世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
1829年-1831年法国内部就内斗不断。1832年拿破仑三世继位,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即刻就向法兰西宣战。战争最终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波兰国王斯维夫斯卡一世早在1819年其父盲动的军事行动中就已看出波兰最终的政治命运以及法兰西治世最终的失败,也因此,他致力于在普奥俄之间斡旋,尽力保全波兰独立的地位。
在1832年的军事行动中,斯维夫斯卡一世决定投靠土地辽阔但缺乏控制力的俄国。随着《维也纳和约》的签署,波兰王国和沙皇俄国结成共主邦联,斯维夫斯卡一世期待着然这次联统能像数百年之前,宫殿里油画上所画的那些祖先完成卢布林联合一样光荣并且带来和平以及双方的繁荣,然而事与愿违。沙俄并不像立陶宛那样愿意接受波兰的文化、思想,更不可能说语言了。甚至连最基本的主权都做不到。
《维也纳和约》规定波兰王国改组为波兰会议王国,限制波兰的主权和独立。沙俄随后在后来的几个十年里逐步开展俄国化的运动,强迫教授俄语而不是波兰语。事实上沙皇可以直接越过波兰议会发布法律和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