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清明节——第七次杭州行
♧◆起因 习惯了一个人东走西逛。不是享受孤独,是无可奈何。每回约人,对方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同行,失望的次数多了,自然不再抱有期望。这次试图约朋友,也都失败了。从12岁开始,这种孤独就一直谜一般地伴随着我了。 清明节本该回去看看爸爸,只是一天之内实在无法实现宁波与家之间的往返,只得放弃。一年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去看他。又或许,他一直在我心里,墓碑只是个形式。他走了以后我才明白清明节的内涵。七年了。 听说浙博的武林馆区要关闭了,想在关之前来看一次(之前只去过孤山馆)。于是,放下紧张的学习与工作,去博物馆感受一下历史。 →————————————————— 又是纷纷的细雨,江南的小姑娘总是这般多情,她流泪也要美,所以点点珠泪只会悄悄地落在你手背上,听不到呜咽声。你没法恼她,反而会愈加怜惜她。 地铁进站时,刚拿出地铁卡准备刷,忽地想起今天清明节地铁免费,笑着收回去。宁波火车站候车大厅发现一架三角的海伦钢琴,我去试了试,音质和立式钢琴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车上读南怀瑾的书,阅读真是个解闷的好方法。 ♪♪♪♪♪———————————————— ♤ 平平无奇的武林馆
主要为了看浙江历史基本陈列,并不在意有没有珍贵的文物。重点看了史前时代的展览。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等都是在课本上学过的,但是博物馆补充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细节。比如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这样冬天日照时间长,夏天日照时间短。
本以为去博物馆是朝圣一般地、敬畏地与文物对话,哪曾想现场全是家长带孩子,吵吵闹闹,像我这样单身人士出现在这里真是多余。大部分的观众不会像我一样那么仔细地去看每一件展品和每一块展牌,所以其实在展陈设计上,要考虑到休闲型观众和学习型观众的不同需求。博物馆有人气,当然是好事。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见着了,万工轿那个展厅关闭了。玉琮王是2018年在孤山馆见过的。《富春山居图》居然只有那么一小截。这里的越窑青瓷似乎都不是精品,没有令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展览有详细讲述印纹硬陶→原始瓷→青瓷的发展脉络,这点很重要。
—————————————————— ♤吃不到的青团 今天因为是清明节,学校食堂免费发青团,可是我吃不到了。于是想去菜市场买一个。骑了好久的哈啰单车才找到一家菜市场,他却没有卖手工现做的青团。我嘴又馋,只得低头买了一盒条头糕。青团是百吃不厌的。 —————————————————— ♤于谦祠 2022年1月去了北京的于谦祠,这次想去去杭州的。明明西湖去过五六次,却总也晕晕乎乎认不得路。坐公交就好了,381路。 没想到曙光路开始堵车了,慢吞吞地,车子偶尔动一动,一直延续到杨公堤。公交车上的乘客都在抱怨。我看着窗外如画的风景,无比的受用——还是我爱的西湖啊!是那个文人士大夫、英雄豪杰寄托情思的西湖啊!
这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从车上污浊的空气中走出来,大口吮吸的三台山草木的清新。沿着八盘岭路往上走,一会儿就到了于谦祠。屋外青草绿树,黄花流水落叶,真真是人间乐园。这样的环境比起北京的于谦祠来,实在美太多了。北京的于谦祠蜷缩在一堆金融公司中,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屋子是三进的院落,最后一间是介绍于谦成长经历和生平事迹的展厅,最值得看。展厅用了一面墙的投影讲述北京保卫战的始末,又有一台电视播放于谦一生的故事,用影视手段让观众可以十分详细地了解于谦,比起单纯的文字介绍要易接受得多。而且这里播放的视频都是由演员去演历史情节,非常用心。
于谦和岳飞、张苍水都是赤胆忠心之人,所不同的是,于谦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他家就在清河坊。天资聪慧的他,是在大人的一片称赞中长大的。
进士登科,为官一方,他所至之地,无不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性格决定命运。耿直的性格或许注定了他的壮烈结局。 如果没有“北京保卫战”,于谦也会和那些淹没在史籍中的清官一样。历史的车轮转啊转,终于在公元1449年,给了这个才华横溢、文武兼备的清官一个走到台前的机会——北京保卫战。再有才能的人,没有合适的机会,也只有抱着一腔孤愤度过此生。但是机会只会给值得拥有他的人。于谦等到了这个机会,在国家危难之时,北京城风雨飘摇之际,他带着多年的历练与积淀,在大明历史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聪慧如于谦之人,不会没有想到那个结果。可是那又如何?大丈夫只求国家无虞,百姓平安,个人的荣辱生死有什么好在意的?我的一片丹心,天地可鉴。年少时许下的诺言,我做到了,我留下清白在人间。 这个钱塘的温山软水浸润出来的江南才子,却有着燕赵男儿的慷慨激昂。 在外为官多年, 死后遗骸终于得以回归故里。远离了北京城的腥风血雨,官场的明争暗斗,一缕英魂安息在这总也看不厌的明山秀水之间。
在墓道两侧看到了石像生,总喜欢上去摸一摸。
—————————————————— ♤恋恋不舍的返程 真舍不得离开西湖景区啊。 吸取之前的教训再也不敢坐公交,骑自行车去地铁站。顺便再看看一路的风景。原来盖叫天墓就在马路边。穿过杨公堤,右转进入北山街。这条街是来得最多的,人车也最多。路边有看不完的民国建筑,赏不尽的西湖烟水。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新新饭店)
西湖的景点委实是太多太多了,一个月也玩不够,所以不用贪多,慢慢来,一次玩几个。下次如果有期待,我会再来,希望是能和一个懂我的人同游。每次玩西湖,都是独行,我也倦了。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