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座的各位都是XX!-《键盘侠学》之以偏概全

2023-02-07 11:31 作者:潘一粟_laiciffo  | 我要投稿

请注意,本系列文章全程采用反语方式进行叙述,并非支持网络键盘侠行为!

本系列文章所有实例均和现实事件无任何关联,没有暗示、影射任何历史事件!

        以偏概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这不是危言耸听,作者认为,以偏概全是普通人最常用的逻辑谬误,没有之一。但是,这种谬误的原因有时并不是人的刻意而为,而是人类对于交流简便性的追求的结果。

实例1.3.1

老潘:你们大学生怎么都这么懒!

        这一类的以偏概全名为“轻率概括”,简单点来说就是用部分代替整体。在高中的统计学中我们就了解到:样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体,但永远不等于整体(除非你考察了所有样本)。在抨击某一类人时,使用轻率概括是非常有用的。只要那一类人中有一部分具有特性A,你就可以说“怎么XX人那么XX(特性A)啊”。关于整体的特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键盘侠没有办法了解整体,普通人也同样无法了解全体,因此利用这一点,普通人会很难反驳我们。因为当他们说“我就是XX人,我不XX(特性A)”时,你可以反问“你一个人可以代表整体吗?”。

        以偏概全的另一种形式是“无对照组”。“对照组”的概念出自中学生物课,在进行实验时常常使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变量只有一个,再进行对照组实验,才能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有没有关系。但是在现实中,时间是单向流动的。这意味着所有事件都将没有对照组。

实例1.3.2

老潘买了某某神医推荐的神药,吃了两三天后病果然就好了。

        这可以确定是药的功效吗?不可以,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老潘没吃药”的时间线,万一没吃药也能痊愈呢?甚至痊愈得比吃药还快呢?但我们无法得到这个对照组,所以会错误地断定药有用。有人会问,照你这么说,对照组永远无法获得,该怎么办呢?生活中一般是用相似人群集体用药来做类比的,是一种让步措施,也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可惜普通人没有这个 精力去做实验,所以“无对照组”就成了键盘侠的强力武器。用这个方法,你可以说偏方有效,转发的锦鲤有用……让整个世界向你靠齐。

        机械类比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类比”一词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十分常见,作为一种基本的写作手法被广为熟知。但被很多人忽略的是,类比的使用是有十分严苛的条件的。首先,被选用的两个主体应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不能完全相同。而关于“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严苛的要求,这个相似性应当精确度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机械类比就是在这里出了问题。

实例1.3.3

老王:我不吃香菜。老潘:怎么可能,我是人,你也是人,我能吃香菜,你也应该能吃啊。

        很显然,寻找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找一个大集合能同时圈住两个主体,但如果集合选的太大了,导致相似性以外的因素甚至可以对相似性以内的因素造成实质性影响时,类比就只有极低的说服力了。对于键盘侠来说,我们想利用类比来给目标A推理出性质E,那必然需要一个具有性质E的目标B,使用机械类比唯一的难点就是寻找一个大集合同时包括目标A和B。实际操作难度并不大。如果A和B都是人的话,就可以说“别人都XXX,你怎么不XXX啊”来类比,但这样稍微有一点明显,还可以具体到职业、国籍等更小的范围上。缩小范围的好处是,当路人不在你选取的范围内时,他会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没有发言权”而保持中立,在键盘侠的单向进攻中,路人保持中立对我们而言就是优势。


在座的各位都是XX!-《键盘侠学》之以偏概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