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鼠

2021-12-09 04:10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大鼠


       明末清初·蒲松龄《聊斋志异》


【原文】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噉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室,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 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今译】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即公元1573 ~ 1620年),宫中发生了鼠患,出现了一只大老鼠,大到几乎同猫一样,为害很大。
朝廷在民间寻求很多好猫来捕捉大鼠,可是,猫总是被大鼠吃掉了。

刚巧,这时候有外国进贡来一只狮猫。这只狮猫全身毛色雪白。
于是,就把这只狮猫抱到有大鼠的房子里,关上门窗,在暗中偷看这只狮猫将如何动作。
狮猫蹲在那里很久,大鼠迟疑地探头探脑,并从洞里爬了出来。
大鼠一见狮猫,就气势汹汹狂怒地朝狮猫扑过去。
狮猫立即跳到矮桌上,避开了它,大鼠也跟着跳上追来;狮猫于是再跃到地上躲闪,大鼠也追着跳下来。
就这样大鼠穷追不放,它们上上下下往复不止,有上百次。
大家都说这只狮猫和其他猫一样胆小,害怕大鼠,被吓得躲来躲去的,认为这也是个没有什么本事的东西。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鼠奔跳的迟缓了,动作渐渐地慢了下来,大肚子一鼓一鼓的,看上去有些气喘,象累的发喘似的,蹲在地上稍稍休息,想喘息一下。
这时候,狮猫不给它喘息的机会,突然猛冲下来,用爪子抓住大鼠头顶上的毛,然后张开嘴吧咬住大鼠的头,猫和老鼠翻来覆去地互相奋力搏斗。
只听狮猫发出“呜呜”的怒声,大鼠则扭动挣扎呻吟着并发出“啾啾”的急叫声。
大家急忙推开门查看,大鼠的头已经被狮猫咬碎了。
看到这儿,大家这才明白,原来狮猫在开始时回避气势汹汹的大鼠,并不是怕它,而是避开大鼠的锐气,消耗它的体力,等待它跳窜疲劳乏力,懈怠后才动手捉它啊。
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狮猫斗智不斗力,是在用智谋。
哎,那些单凭个人勇力,逞匹夫之勇意气拼斗的粗人,只会怒目按剑,一味硬拼,跟这只大鼠有什么两样呢?




【赏析】



宫中奇特的一只大鼠,居然有猫那么大,还能吃掉很多猫。


狮猫与大鼠对阵,狮猫是异地刚到的新手,大鼠是吃惯了猫的十分凶恶的家伙。


狮猫先退让几步,避其锐气,麻痹对手,

表面是怯,其实是智

;而大鼠则气势汹汹,劈头就张牙舞爪,使出浑身解数,全副本领。


狮猫等到大鼠开始懈怠的时候“待其惰也”,出其不意,击其惰归,攻其不备。


“敌疲我打,后发制人,克敌制胜,制敌于死地” 

对于打击那些疯狂的敌人,这的确是一种十分巧妙的战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单靠蛮力,还需要学会运用智慧,蛮干不如智取。


大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