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传播知识,温情点亮未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梓玮快乐童心计划志愿服务队恩师高坪队(第一批),2023.07.09至2023.07.21日,在恩施高坪进行为期13天的志愿支教服务。志愿者将在此期间,和大山的孩子们分享知识,体会学习的喜悦。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提供一种学习模式,学习思维,培养一定的学习习惯。也给孩子们的未来描绘更宽的道路。 在笔者看来,支教是一个光荣且有价值的任务。与此相伴的,对志愿者来讲是经验的积累,对学生来说是社会凝聚的温暖,知识能量的获取。 初达恩施高坪时,笔者并没有过多了解此地的情况。只用平常心对待,并不知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笔者所习惯的生活,是他们不曾接触的。笔者的支教任务主要涵盖:对小升初的孩子进行作业辅导、思维引导,分享笔者的个人经历。对于大山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父母亲人常年外出务工,无法近距离陪孩子们长大。那么负责照顾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祖父母。老人的身体大多并不康健,很多生活琐事都需要十余岁的他们自己独立解决,并且照顾祖父母。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活经验的分享,生活习惯的培养。
图为孩子们认真练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志坤供图。 起初,笔者并不善于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往往主观臆断去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足,并且不断苛责,意图提供一个更好的思路,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想在短期的支教工作中,取到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反思自我,发现教学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并不能急于求成,用过多的情绪化破坏交流,同时,笔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从中学习吸取教训。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因材施教,认真负责,温柔耐心。用更加平稳的心态去教授,并且尽可能的在应试技巧之外,教授一些为人处事的小技巧,礼仪,教养方面需要注意的小细节。讲历史故事,分享有趣的典故,做文字游戏,陪着孩子们一起看书,练字,修身养性,培养学习习惯。相信这些小事,相比于纠结一道题的正误,可以更长久地陪伴孩子。
图为乡村傍晚的天空云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志坤供图。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绿水青山,万里缤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支教环境远离市井,多了很多村野的质朴气息,空气清新宜人,山清水秀。在给孩子们分享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也不忘带孩子们劳逸结合。到了傍晚,相比于拿着令人眼花的电子设备,倒不如带着孩子们去踩踩水,打打篮球和羽毛球。没有太多的规则,大家一起玩,一起享受学习一天之后的休闲。到了晚上,美美洗一个澡,按照古人所云的吾日三省吾身,回味白天学到的东西,温故而知新。躺在床上,看看书,看看单词、诗歌,美美入梦。结束一天的辛劳。
图为孩子们课间围棋对弈放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志坤供图。 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员们受到设备的限制,无法用足够立体的方式充实课堂。但是笔者与同行的志愿者一起,晚上积极备课,创新课堂,避免单调的讲题,写作业。尽可能的让这次的支教活动,支教计划,变得更加有意义,更有效果。带着一颗颗温暖的心,鼓励更多的孩子,点燃他们的未来,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将志愿者们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他们。希望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更早地树立良好的学习模式,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广泛运用。 相比于城市,乡村的教育资源匮乏,但是志愿者们也尽可能的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这次的支教团队中我们邀请到一名黑人外教,这种更加天然的语言的启发,希望会对孩子起到帮助,尽管在这个地方,这种资源还是有些匮乏,但我们仍然应当竭尽全力,为了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与外教对话,学习英文歌曲,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寓学于乐。相信这种体验会对他们的英语有一定启蒙,这也是志愿者们所希望的。
图为志愿者与外教对接。中国青年通讯员李志坤供图。 通讯员 李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