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观察和立法建议
2021年5月19日,由中国绿发会政研室牵头举办的“《黄河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建议讨论会”在京召开。邀请来自环境、生态、司法等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以及公益组织代表,共同对《草案》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会上,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总干事邵文杰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现将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一、基本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有鱼类130种,底栖动物38种(属),水生植物40余种,浮游生物333种(属)。流域内分布有秦岭细鳞鲑、水獭、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黄河流域已建立水生生物、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58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8处。

二、实际情况 但实际情况很堪忧:
因为水电站,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带来的栖息地破坏,鱼类种类可能已不足一半。
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不善。
对鱼类栖息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
栖息地修复严重滞后。
三、建议和对策 对黄河干流的水电开发应该立法禁止或者严格限制(意见稿里没有限制水电开发的条款) 对于水生生态修复工程,涉水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应该明确公众参与的途径和空间,立法保护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整理/sakura 审/泓嘉一 编/sak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