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县城的高考困境1

2022-08-02 20:57 作者:被风吹过的蓝色夏天  | 我要投稿

高二的时候,学校给全年级放了某地区的高中纪录片,试图将有些懈怠的学习氛围变得紧张一些,其结果并不理想,后又开了几次大会,请了几个大学教授,考入名校的学长学姐来演讲。

学校紧迫的心情,我大抵也是了解的。从自主招生制度取代保送制度,本地对奥赛的热情也相对冷却了,自我们入学后,本校被清北录取的人数逐年下降,终于在我们的上一届只剩一人,还是进的北大医学部。

这愁坏了学校和本地教育部门,作为地区重点,几乎汇集了全县最优质的生源,这样的高考成果不会让人满意。

于是,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错性改革,去年为了冲清北,搞了个年级前二十的火箭班,然后取消了。为了降低提高成绩的难度,校领导还专门和成绩前列的同学开座谈会,号召数学好一点的尖子生选择文科,毕竟本地去的文理生比重上,大部分优秀的人都去卷理科了。

但座谈会应该是没有效果的,曾经一年级的前二十只有两个选了文科,还是因为觉得自己物理化学相对太弱。估计我们这一届的文科班成绩整体要比往年逊色很多,最后的高考,文科生似乎没有进入人大级别的学校的,学校里有一位进入中政法的,是我们理科班的,也走了自主招生,降了十分左右的分数,实际上单靠分数,他也能稳稳地被录取了。

当然,理科生的整体成绩也不如往年,年级第一只去了同济,第二去了北航,第三,不谈第三了。不过因为是第一届实行自主招生制度的学生,我们的一本率大大提高了,于是学校今年的喜报终于又有了新词。

但后一届,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学弟学妹们,取得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已经不是单单学校本身教学制度的问题了。

我猜老师和领导们,在给我们看那些学校模式的宣传片时,总会在想,是不是学生不够刻苦努力,给他们看看这些鸡血视频,谈几句“多考一分,超越千人”,大概能激励起来他们的热情吧。

我猜他们,在复刻某些模式的教学节奏时,总会在想,是不是老师教学质量不行,给老师暑假多做些培训,和几个市外优秀高中合作交流,大概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吧。

我猜他们也可能想到,也许之前的想法并不准确,出不来好成绩的原因是生源质量降低了。

小县城的高考困境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