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雷帕霉素抗衰前景最好!斯坦福博士、长寿专家私人补剂清单首曝光

2023-11-27 16:55 作者:时光派官方  | 我要投稿


全球著名长寿医生、百万粉博士Peter Attia首次公开私人补剂:增肌是被太多人忽略的延寿关键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美国著名长寿专家Peter Attia访谈栏目特别集。

Peter Attia是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曾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医疗实践Early Medical的创始人。作为长寿医学方向的全球知名意见领袖,Peter Attia著有畅销书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一译《活得长久:长寿的科学与艺术》),在Youtube、X(原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拥有超过160万关注者。

在这一访谈中,Peter Attia首次披露了他的私人补剂清单,也直言在所有抗衰干预中最看好mTOR抑制药物(如雷帕霉素),并指出“增肌”是被绝大多数人忽略、延长健康寿命的关键。

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5xwtivnkg&t=2511s。



Q:您在书里和采访中都明确表示过,活到120-150岁是个不太现实的目标。但现在长寿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生物黑客都在为此努力,为什么您依旧认为这不可能?


A: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认为目前我们有充足的工具来解决生物衰老的潜在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无情地将我们推向生命的尽头。这不是泼冷水,是显而易见的现实。


我们虽然有能力减缓衰老的速度,但没有证据表明,我们可以消除一切缺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诸如线粒体障碍、蛋白质错误折叠、DNA断裂、营养感应失调等。


不过,对长寿的渴望会激励我们更认真地使用现有手段,来进行疾病预防,以优化寿命和健康寿命。


Q:那您认为我们想要最大程度延长寿命,要怎么做呢?


A:想要最大程度延长寿命,我们首先要努力避免患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变性、阿尔茨海默病至少也推迟患病时间。在所有这些疾病中,唯一能非常明显延缓死亡的路径就是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那么如何避免患病呢?答案是在生命早期就采取关键预防措施确保载脂蛋白浓度永远不会超过30-40mg/dL、不会患轻度高血压、代谢也始终健康。如果做到了,那么在正常的寿命里,你就不会得动脉粥样硬化。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没办法确定自己能无限期地延缓癌症、神经退行性变等,也就没法确定能无限期延缓衰老。


总之,如果你不会死于心脏病、癌症、神经退化、痴呆症,并且愿意坚持运动来增肌、避免衰弱,那你确实有望成为身体健康的百岁老人。但我不认为这种健康衰老的状态能一直支撑我们活到120岁或150岁。除非有重大的技术突破,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倒流。



Q:在所有减缓衰老的措施中,您比较看好哪一种或哪几种,可以详细为我们说说吗?

A:我最看好mTOR抑制,我在最近与David Sabatini和Matt Kaeberlein的访谈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我们仍然处于了解药物抑制mTOR的初级阶段,这种方法在人类以外的几乎所有其他物种中都很有效。


比如使用雷帕霉素或其类似物对mTOR进行药理抑制,哪怕在生命晚期使用,仍能延长寿命改善健康,要知道,目前很少有其他干预措施能实现这一点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mTOR抑制药物一定也能在人类身上奏效,但至少是个很有前景的方向。如果我们有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在我有生之年或许就能看到确凿的雷帕霉素延寿临床结果,可惜我们太缺乏衰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Q:您认为缺乏衰老生物标志物是目前抗衰科研中的阻碍吗?


A:当然,当我们采用某种干预措施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有一个生物标志物来判断这种措施的效果如何。


比如营养方面,我们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衡量的生物标志物就是体重、腰围、血糖水平、BMI等等,从而获得系统反馈。


同样地,当我们讨论抗衰药物时,问题就来了:我们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疾病,而是针对衰老的潜在机制,但我们却无法测量它。这可能就是很多无用补剂大肆盛行的原因,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吃了是否有效、剂量是否合适,除非发现副作用。


我希望能有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个问题中,否则我们将很难进一步了解什么对人类抗衰有效。




Q:您为什么觉得通过营养学来减缓衰老的研究难以进行?


A:这主要取决于人类机体本身的复杂性和营养干预(尤其是进食)的复杂性。


如果干预对象的寿命足够短、所有变量都能在掌控之中(比如可以被关在笼子里),那还好办;但如果试验对象是复杂生物体,得到有效结论就难上加难。


比如,上个世纪威斯康星大学用恒河猴就“热量限制是否能延长寿命”这一问题做了试验,结果发现热量限制延迟了恒河猴的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率


单从时间上来说,研究76只猴子就花了20年的时间,而且这个研究结果还很难复制。后来,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也对120只恒河猴进行了同类研究,结果发现热量限制对恒河猴健康状况的改善没有达到显著性,死亡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也没有显著差异


所以,即使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使用稍微复杂一些的生物体来研究营养的影响,都是费时费力还难出成果的事情;你更不可能将人类禁闭超过一个月、精准控制人类吃的所有东西。


因此,也许我们可以做这类试验、了解精确的作用机制,但这些答案很少能转化为我们对人类健康的清晰认识。


Q: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选择饮食方案?


A: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比如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往往更适合低碳水饮食,因为这是减少总摄入量、创造“热量赤字”的最好方法。


另外,我认为决定代谢健康的最重要参数是能量平衡:即使是最好的饮食,如果超过了能量平衡,也会导致新陈代谢不健康。


因此,无论你奉行哪种饮食原则,比如生酮饮食、古法饮食、低碳水饮食、地中海饮食或素食,如果过量摄入,打破体内的能量平衡状态,也是不行的。


最后,最重要的是你能找到可控且可长期持续的方法。如果你能坚持三个月的“满分饮食”,然后坚持不下去了,也是前功尽弃;而如果你能无限期地坚持“7分饮食”,也比你只能坚持3个月的满分饮食要好。



Q:除了饮食以外,您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过您的补剂清单,今天是否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


A:最近一段时间,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服用“益生菌+维生素”组合。益生菌是用来降低血糖的,在我身上的效果还在测试当中;维生素方面,我服用的是一种复合维生素冲剂,它包含20多种常见维生素、益生菌和消化酶。


我会服用2.5克EPA和1克DHA鱼油来对抗大脑衰老,有很多研究都表明,每天补充omega-3(其中包括EPA和DHA成分)可以减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


为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一种随年龄增长在体内自然积累的氨基酸)水平,我会服用一些B族维生素,包括甲基B 12和甲基叶酸(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甲基化版本);并且每周服用3次50毫克维生素B6,大家也需注意不要过量服用,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病变。


此外,我会服用125微克的维生素D,这个剂量对我来说没什么风险,但不得不说现在针对维生素D的研究都做得很差。

(编者注:Attia服用的125微克剂量偏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补充维生素D安全上限是每天 100微克。)


镁与维生素D一样,对骨骼非常有益。它还能调节肌肉和神经的工作方式、帮助控制血压和血糖、帮助体内细胞制造蛋白质和产生能量等。


所以我会在晚间服用2-3颗氯化镁药丸,外加一些L-苏糖酸镁和氧化镁。总之,我会让自己每天体内的镁总量或单质镁含量达到1克左右。


此外,我还会服用600毫克的南非醉茄、2克甘氨酸、400毫克磷脂酰丝氨酸等。




Q:您在书和采访中经常提到蛋白质的重要性,但学界对于“中年人摄入多少蛋白质对健康寿命最有益”并没有达成一致,您怎么看?


A:我知道你指的是几项中年人摄入高蛋白会增加死亡率的研究,但我不觉得这个结论有任何说服力——这些研究中的中年人死亡率升高应归咎于热量过剩,而不是蛋白质过剩。


而且,我认为它没有排除很多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对象的最主要问题是整体健康状况不佳,不能让高蛋白“背锅”。再者,50岁以下人群的绝对死亡率非常低,即使相对略有增加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个人认为,你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取决于肌肉含量。如果你营养不足,那么毋庸置疑,应当多补充蛋白质;如果你营养过剩且肌肉发达,就可以摄入一些相对低蛋白的食物,因为大部分高蛋白食物都是高热量的,再坚持高蛋白饮食,你的热量摄入就超标了。


相反,如果你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仍然肌肉不足,你就需要一方面加强锻炼,另一方面提升日常饮食中高蛋白食物的比例,减脂和增肌双管齐下。


最后,我真心建议,人们应当在锻炼肌肉这件事上“应增尽增”:趁着还年轻,尽可能多地增加肌肉含量。太多人晚年时受虚弱乏力、肌肉不足所困,就像我们刚开始探讨的那样,哪怕你躲过了癌症、心血管病等等致命的老年病,也必须保证进入“边缘十年”时身体健康。



雷帕霉素抗衰前景最好!斯坦福博士、长寿专家私人补剂清单首曝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