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的新恐龙》编剧川村元气专访(翻译)

翻译:Aqourse / 校对:theoldestcat
来源:哆啦A梦的壁橱

今年是哆啦A梦50周年。哆啦A梦历经了半个世纪,给予了孩子们梦想,同时也与大人们保持着很近的距离,并且在近年来也进化成为了让成年观众也能够感到快乐与感动的作品。今天(译注:指采访当天)正值最新作《大雄的新恐龙》上映,通过本作编剧川村元气与 Harumari TOKYO 总编岛崎韶光之间的对谈,我们明晰了本作的看点与创作的幕后故事。

曾对自己参与《哆啦A梦》制作这件事抱有胆怯
岛崎:《大雄的恐龙》于1980年上映,之后又于2006年进行了重制。而本次上映的《大雄的新恐龙》则是完全原创的作品啊。
川村:是的。我是怀着对杰作《大雄的恐龙》的崇敬之心去创作全新的故事的。
岛崎:对您来说,这是您自2018年的《大雄的金银岛》后再一次担任《哆啦A梦》的编剧。对于作家的您来说,您给人的印象好像很少会创作作品的续作……
川村:是啊,无论是电影还是TV动画我一部都没写过(笑)。
岛崎:但是,在(继《金银岛》之后)邀请您再一次参加《哆啦A梦》制作的时候,为什么又答应了呢?有什么心境上的变化吗?
川村:其实我之前也很烦恼该用恐龙这个主题讲什么故事。我认为《大雄的恐龙》是一部完整度极高的杰作,而且也曾被重制,已经没法在恐龙方面再讲出什么东西来了。
岛崎:我们正好是在儿童时代在电影院或电视上观看《大雄的恐龙》这部作品的,可以说是不朽的名作了。而且恐龙是无论哪个时代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热门主题。
川村:我最尊敬的创作者就是F老师(藤子·F·不二雄)。在像落语那样的短小篇幅中,老师能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起承转合、幽默、哲学以及SF要素。参与到影响我最深的、位于作家金字塔顶尖的《哆啦A梦》系列的制作,其实我是非常胆怯的。
岛崎:有很多压力啊。
川村:但另一方面,我也进行了挑战,通过直面F老师的故事来学习他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像这样,在做《大雄的金银岛》(川村第一次负责剧本)时,我就抓住了灵感“哦哦,原来F老师是这么想的啊”。于是有了信心,并且想要用老师的手法把故事讲得更深一些,所以便参与创作了《大雄的新恐龙》。
“有一点不可思议”的哆啦A梦世界
岛崎:在前作《大雄的金银岛》上映时的采访中,您曾说过“努力应对,争取成为F老师的复制机器人(译注,复制机器人是藤子·F·不二雄的作品中出现的一种道具)”吧。
川村:好像是说过(笑)。
岛崎:那么对于这一次的第二作,从复制机器人这个角度来说,有学到或者意识到什么东西吗?
川村:F老师好像也很喜欢观察化石,而我也亲身去了福冈县的恐龙博物馆去观摩了化石。在那里的恐龙研究者们也和我聊了天,并带我去了化石挖掘场,让我有了非常大的发现。
岛崎:还去了福冈啊!
川村:40年前,在日本首次发现了叫作“双叶铃木龙”的恐龙化石(译注: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双叶铃木龙并不是真正的恐龙),F老师也以“日本竟然也有恐龙啊”这样的惊奇作为创作原点,描绘了《大雄的恐龙》这个故事。而在40年后的今天,恐龙学说已经有了迅猛的发展。并且现在日本各地都有挖掘出恐龙化石,比起说“原来还有恐龙啊”,我反而更加觉得“日本是个恐龙大国啊”。
另外,《大雄与龙骑士》也是以恐龙为题材的,但当时的学说是“陨石坠落导致了恐龙灭绝”,而现在盛行的学说则是“恐龙并未灭绝”。40年过去了,人类一直在进步,研究自然也在逐步推进。所以我把这些研究的领域写成故事,做成了电影。
岛崎:确实。我那个年代的人正好是在儿时观看的《大雄的恐龙》。恐龙学说更新的部分也好、当时看不懂的部分也好,都在您所写的《新恐龙》剧本中得到了反映。在设定作品世界观的时候,您应该也是留意了这些方面吧?
川村:是的。之前创作《大雄的金银岛》的剧本的时候,重点在于如果把哆啦A梦放进致敬罗伯特·史蒂文孙所著的《金银岛》的世界观中的话,会变得如何。而F老师也创作过《大雄的平行西游记》《大雄的天方夜谭》这两部(模式类似的)作品。
岛崎:喔喔。
川村:但这一次则是反过来,面对恐龙这一历史上实际存在过的物种,哆啦A梦他们该如何与恐龙产生关联呢?这就是我意识到的“有一点不可思议”。从史实中进行详尽的取材,让哆啦A梦他们前往都市传说和神秘并存的世界,我认为这是F老师风格的《哆啦A梦》电影的制作方法。
岛崎:F老师的“有一点不可思议”,真的是哆啦A梦式的世界观啊。
川村:另外,对于《大雄的恐龙》的致敬也是我十分看重的。不过虽然捡起恐龙蛋这个切入点是一样的,但用鼻子吃意大利面这一点,我改成了用眼睛剥花生(笑)。
岛崎:啊啊,是的呢(笑)。
川村:我太喜欢用鼻子吃意大利面这个剧情了,所以我在《大雄的金银岛》里使用了这个梗。“那么有什么新梗能用吗……”我这么想着就重新看了一遍单行本,看到了用眼睛剥花生这个地方,于是“就决定是你了”(笑)。
岛崎:厉害,那么细节的地方也有讲究……(笑)
川村:之后直到大雄孵化出恐龙为止都和《大雄的恐龙》采取了同样的展开模式。不过,这次出生不是皮助,而是小啾、小咪这对双子恐龙。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和《大雄的恐龙》不一样的平行世界了。
《大雄的新恐龙》是成年人也能享受的《哆啦A梦》作品
岛崎:原来如此。那这么说,是否存在一些“《大雄的新恐龙》所独有”的魅力之处呢?
川村:对于很多人来说,当自己从小学毕业之后也会选择与《哆啦A梦》电影告别。但是对于皮克斯和迪士尼这样的电影而言,小孩子自然会去看,但是成年人也会一起去看、一起去享受。藤子pro来请我写《大雄的金银岛》的剧本时便表达过这样的想法,那么《大雄的新恐龙》就要在“大人也能享受”这一点上做到更进一步。
我生平第一次看的电影是《E.T.》,并且直到现在我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它是一部讲述少年育儿的电影,并且养育的对象是外星人。《大雄的恐龙》也同样是大雄养育恐龙的作品,而不是在讲述友情。因而这一次的《大雄的新恐龙》果然也同样是大雄养育一对双子恐龙的故事。
孩子们看到很多恐龙出现会很开心,看到大雄和哆啦A梦会很开心,所以我在写剧本时会往这边靠拢。不过另一方面,也要让大人们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养育孩子的种种回忆。我想写成这种有层次感的故事。
岛崎:《大雄的新恐龙》中也保留了我们在儿时所看的电影《大雄的恐龙》中“大雄养育恐龙”的主线,不过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大雄的新恐龙》的时候,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完全改变了,因此我想享受电影的方式也变得多样了。
川村:我们生活的环境在这40年间改变了。如果把与恐龙的相关学说之类的东西吸收进来,不同的故事就会以平行世界的方式进行下去,这是一种回归原点的创作方法。
40年的时间。曾是孩子的人在40年后也为人父母了。这不也会让人感慨万千吗?(因此)我也把这一点融入到了作品的创作中。
《大雄的新恐龙》中蕴含着正是成为了大人以后才能体会的同感与感动。其中的真意,请大家一定在电影院里感受!

原文:https://harumari.tokyo/5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