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子兵法》与汉尼拔将军

2022-06-02 11:02 作者:松露美食家  | 我要投稿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北非古国迦太基统帅,著名军事家;生于公元前247年,服毒自尽于公元前183年,终年64岁。汉尼拔·巴卡在远征罗马共和国的战争中,奇迹般地率领迦太基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后,再次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后进入意大利北部,取得了像坎尼战役的经典胜利,后因在扎马战役失败后被流放。汉尼拔·巴卡和拿破仑一世命运相似,他们俩都曾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最后都因战败被流放而亡。汉尼拔·巴卡和拿破仑一世一样,也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他还被誉为“战略之父”。

      仔细研究汉尼拔将军取胜的战役,如特雷比亚河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坎尼战役等,都是因为他遵循《孙子兵法》的原则而胜利。而对汉尼拔将军最致命的失败——扎马战役,则是因为他违反了《孙子兵法》的原则而导致的恶果。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是汉尼拔将军在特雷比亚河战役的取胜之匙。公元前218年在特雷比亚河河岸,汉尼拔将军巧妙地运用了骑兵和战象的优势兵力,指挥3万迦太基军队战胜4.2万罗马共和国军队的战役;战争结果有1万罗马军队撤出战场,未能全歼罗马军队。试想:汉尼拔将军如果遵照 《孙子兵法》,在罗马军队渡特雷比亚河时 “令半济而击之”,则将取得全歼罗马军团的大胜利。

     “圮地,吾将进其涂”,这是汉尼拔将军在特拉西梅诺湖战役(Trasimeno)的取胜之匙。在特拉西梅诺湖畔,按《九地篇》归属于“圮地”,汉尼拔将军因采用了“进其涂”而取胜。公元前217年4月,汉尼拔将军率领的3万迦太基军队,利用特拉西梅诺湖畔的有利地形,背山面水设伏兵;并利用罗马军队仓促追击,在罗马军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一举全歼了3.6万人的罗马军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是汉尼拔将军在坎尼战役的取胜之匙。汉尼拔将军在坎尼战役里灵活运用了双重包抄战术,这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战场指挥术,也是西方军事史上首次成功使用“钳形战术”的将军。公元前216年,汉尼拔挥兵4万进兵至意大利粮仓坎尼城,罗马共和国派出了约8.7万名罗马军队参加决战。汉尼拔将军在交战中通过部分军队后撤,吸引住罗马军队;再用两翼的骑兵部队包抄攻击罗马军队的后方,结果是约7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执政官保卢斯与元老院成员也一同阵亡。坎尼战役也因为汉尼拔将军出色的指挥战术而闻名于世。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这是汉尼拔将军在关键的扎马战役失败的根源。仔细对比坎尼战役会发现,汉尼拔将军在扎马战役的失败指挥,刚好与其在坎尼战役的胜利者形象完全反过来!公元前 202年10月19日,扎马战役开始,汉尼拔将军将优势兵力--象兵布阵中央,战力不如对手的骑兵布阵两侧。当象兵去进攻罗马军队被化解时,罗马骑兵已经打败了迦太基骑兵,并从迦太基军队的后方包抄并发动攻击,汉尼拔将军大败;于是迦太基只好向罗马投降。迦太基与罗马签订和约,除了巨额战争赔款之外,迦太基失去了所有海外领土,且不得在未经罗马许可下建立军队。

     早于汉尼拔·巴卡298年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已经告诉世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汉尼拔将军在扎马战役失败后被迫流亡,最后服毒自尽;证明了他在“智”上的不足。汉尼拔将军、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和拿破仑一世,一起被称赞为西方世界“四大军事统帅”,都有点言过其实,他们较之乔治·华盛顿将军的丰功伟绩差距甚远!

《孙子兵法》与汉尼拔将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