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无意识——先验行为

阿航读后感,今天要分享的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日常生活中,与清醒意识矛盾的想法,浮现于脑海时,清醒意识会有意压抑这些想法。但被压抑的想法并未就此消失,而是进入了无意识领域。
清醒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矛盾,会在先验行为中体现出来。
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人心里会出现预示之感(第六感),事后看来预感往往很准。一些人把这种感觉看的很重要(近乎于迷信),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启示。
这种感觉并不神秘,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举个例子:
小明与小勇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今天小明准备出门,和小勇做最后的了断。在出门之前小明绊了一跤。这种行为可以看做是一种先验行为(失误行为会引起心中模模糊糊的预感)。与小勇相处的过程中,小明深知小勇的暴躁性格、喜欢饮酒、遇事冲动,如果小明做好了和小勇硬碰硬的打算,很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强大的无意识根据情形做出推断,然后通过摔跤这种行为提醒小明。今天凶多吉少,不宜出门。

梦中的场景复现——预示梦
现实中的某个场景发生时,瞬间就联想到做过的梦。两者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因为真实事件发生在前,关于梦的联想在后。如果真实事件没有发生,我们就不会联想到梦中的情形。但两者几乎同时在意识中浮现。如果不注意,我们根本不会发现两者出现的顺序。于是我们错把幻觉当成了预示。
为什么会出现预示梦?
因为刚刚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和无意识中所渴求的愿望相符。隐藏的愿望被意识发觉了,这种发觉和现实情形是那么相似,以至于我们不敢相信,所以才有了梦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