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就医指南》
现代人,经常把中医和西医混淆,以至于把西医的医理套用在中医之中。今天我就讲一下中医的特色:【见效快】。有多快呢?往往都是药到病除,理论上药物下肚最快2秒见效,最迟6小时内也应该出现明显疗效。三天内没有明显的疗效,就证明医生诊断错了。
从某些角度看,中医治病的四大原则,是非常粗暴的物理疗法:
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就像着火了,一盆水下去就算泼不灭,也会有明显的降温效果。
中医治病的宗旨就是【以偏治偏】,什么叫以偏治偏呢?
比如,一个人过食甜味和辣味的食物上火了,热主肿,这时候就用酸味的食物收敛肿起的病位,用苦味的食物清泻火气。
再比如,一个人吃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导致内寒了,寒主痛,这时候就用甜味的食物缓解疼痛,用辣味的食物宣散寒气。
会让人上火的食物,就是治疗内寒的良药。
会让人内寒的食物,就是治疗上火的良药。
一种食物对一个人来说是剧毒,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就是良药。
就像生病了,“从生病到发病”这个过程有多快,“从发病到治愈”这个过程就有多快。
所以判断一个中医的水平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看看,吃了这个中医的药是不是变舒服了。
吃过药一定是人体觉得“非常轻松舒服”才行。如果吃过药,虽然原有症状消失了,但是新生了一个更加难受的症状,这多半都是治坏了。虽然这种说法并不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而言,中药虽然很苦,但是病人是会吃中药上瘾的。就像抽烟一样,烟草又苦又辣为什么会上瘾?因为可以帮助肝木疏泄气机啊!虽然有害健康,但是烟草却是治疗【肝郁气滞】的无上良药。
其它的中药也是同理,之所以病人会寻医,就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一些不自在的病症,如果每天仅仅忍耐两分钟喝一碗难以下咽的中药,就可以消除身体内外的各种不自在,比如,持续二十年的油性皮肤、鼻炎、脱发、爆豆...以及各种病痛等等,这些伴随自身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病症,如果每天仅仅只需要忍耐两分钟喝一碗中药,就能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改善,那么就算这碗中药再难喝,病人也是会上瘾的。
可惜的是,中医治病真的有玄学成分在里面。
“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这句话的意识是,最好的中医10人也只能治好9人,差点的10人只能治好6人。
还有种说法是,“上医十去七,中医十去五,下医十去三”,这种说法更符合现代中医的实情:最好的中医10人只能治好7人,差点的10人只能治好3人。
现代有一种非常可笑的现象,外行人把中医分成了【道医】和【中医】两个派系。在中医的专业学生来看,这种分发是非常搞笑的,因为中医专业的新生,第一学期学的第一本书《中医基础理论》中,讲的全都是外行人所谓的【道医】理论。
也就是说,中医根本没有道医这种说法,中医就是中医,中医本身就是【道家五术】之一,纵观古今,何来道医之说?中医的各种理论就是从百分百的道家思想中摘取出来的。
总结:如果自己对中医不太了解,就盲目的选择中医就诊,治愈的概率只有30%左右。
当下的在职中医,基本都是不会承认中药见效快的,承认了就等于说自己不会看病。就算如此,还是有部分有担当的中医会说“三天不见效,就证明我看错”之类的话。在业界内,中医看病,看错了非常正常,并不丢人。但是这种话一旦让外行人知道,就没有人再敢找他看病了。所以,一般中医都不会说这种“见效快”话。
我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不靠中医讨饭吃,我就敢说,一天不见效,就是我诊错了。
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一天不见效,那就是吃错药了。因为中药就是非常粗暴的物理疗法,有火了就泼水,有寒了就生火。药物治病的速度,就像吃坏肚子那么快。吃坏肚子在中医看来,与服毒同治。服毒后见效有多快,服药后见效也一样的快。
貌似因为我经常说一些谦虚的话,导致外行人认为我水平一般。
我水平确实一般,但这个“一般”是相对历史上所有的名医而言的。如果和当代的中医相比,我的水平不单不一般,而且还是开创出独立特色的档次。也就是说,我的行医规范已经和一些中医名家一样别具一格了,这种独立风格,虽然独立,却处处都有经典的原文为佐证,所以并不是为了追究个性而个性,而是通过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总结出了最适应自己的辩证方法。
我虽然没有临床经验,但是我有的是时间,我可以把百分百的心思都放在一个病人身上。在职医生看病时,想不明白是不会翻书的,因为翻书会吓跑病人,还损害自己的名声。我不一样,我但凡有一点拿不准,就会去翻书。于是区别就出来了:我看病,一定是结合了各位名家的观点,确认无疑后,才下药的。试想一个在职医生的临床经验再丰富,他能有历代名医丰富?
看不懂,没把握的,我直接会说我不会看,我不单不会觉得丢脸,还会吐槽这人无药可救。其实我看不懂的病,直接就可以去找西医了。我虽然可能在【治病】上缺乏经验,但是在【看病】上还是颇为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