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捷达VS5/VS7上市 能狂澜颓势吗?

2022-05-23 22:40 作者:汽车博物志  | 我要投稿

5月20日,新款捷达VS5和VS7上市,前者8.68-11.38万元,后者则是10.49万元-13.39万元。价格变化不大,新款VS5和VS7基本都是维持原价,但看新款车型售价只是一方面,更要看产品层面改变了什么。

先说外观,新款VS5和VS7主要变化是进行了一些细节调整,另外各新增了几款新颜色,VS5新增以太红与爱琴蓝车身配色,VS7新增太平洋蓝、贝壳金两款车色。曾经因为选不到合适颜色的各位,现在可以下手了。

内饰层面,新款捷达VS5和VS7都运用了更大面积的软质材质包裹,弥补了曾经满车硬塑料的直男手感,并且细节处增添了一些缝线工艺,杯架上方增加了卷帘设计,熟悉大众的朋友,对这一“高级”配置肯定不会陌生。
此外,新车还搭载了J-Link全新手机互联系统(支持CarPlay),这是捷达上首屈一指的“科技配置”,CarPlay确实是个很刚需的配置,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动力方面,两款车延续了曾经的设定,这也是捷达品牌销售最具说服力的产品点吧?EA211的1.4T,匹配5MT或者6AT,确实是一套不会错的选择。 

整体来说,两款新车作为改款而言,仅仅是细节调整,提升并不明显,可以说聊胜于无。新款捷达VS5和VS7是一款较自己而言,更年轻、内饰更有高级感的捷达SUV,但并不是同价位、同级别中更年轻、质感更出色的SUV。

也许,自我超越才是高手的进化之道? 

从新款售价和配置变化来看,这次改款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一如既往地稳稳当当。但是从产品力变化方向来看,捷达品牌其实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也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可以发现,新车主要就是采用了更年轻的设计,并且放弃了曾经的“100%”塑料内饰。方向没错,可力度太弱。要我说捷达也可以算是科技品牌了,毕竟挤牙膏功夫挺不错。

虽说捷达是目前售价最亲民的合资品牌,但当下市场中,“合资”光环早已不是“万能钥匙”了,如果产品力不到位,并不能让消费者买账。从VS5和VS7的主攻售价区间来看,这两款车面临的对手几乎全都是自主品牌,比如哈弗H6、长安CS75PLUS、长安CS75 PLUS等等车型。 

无论是从外观设计、空间、舒适性配置还是科技配置层面,捷达VS5和VS7都毫无胜算,虽说有EA211、爱信6AT、MQB平台加持,但已经经受住市场考验的自主品牌动力总成,在消费者中口碑也并不差。

VS7顶配车型售价已经够到了星越L的最低配,而即便是星越L的最低配车型,空间、做工用料都明显优于捷达VS7,配置层基本算是五五开,捷达VS7贵在有自适应巡航和主动刹车,而星越L则有更多科技配置,和更让年轻喜欢的内饰氛围,而且星越L还是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18Ps,远优于捷达VS7的150Ps,两者百公里加速也差距不小,星越L是7.9s,捷达VS7是9.7s。 

产品层面的差异已经在销量数据上可以得到反应,捷达VS5的1-4月份累计销量为20553台,VS7则是14428台,其实看着还不错,但在相同细分领域,排名都在10名开外,我相信这并不是捷达品牌想要的一个成绩。 

2021年一汽-大众全年累计销售新车185.78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大众品牌终端销售98.87万辆,奥迪品牌终端销售70.01万辆,捷达品牌终端销售为16.9万台。虽然捷达品牌并不如同集团的高端车型卖得好,好在乍看上去数据还算不错,毕竟全品牌一共才三个车型。但凡事儿就怕比,相比起2018年还没独立时的捷达,那时还是大众标的它,凭借着单一车型就取得了32.77万台的成绩,也是跻身取得了2018年的轿车“国服”第四名。车型多了,数据反而下滑了,什么原因?

除了上述河北野武说的产品力和“合资身段”外,销量下滑我觉得和品牌有很大关系。我一直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够硬的,即便配置不丰富消费者依然认,豪华品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那些正在崛起的品牌,则更乐意用配置高打动消费者,就如很多自主品牌。

大众和捷达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021年一汽-大众宝来销量为246528台,一汽-大众速腾销量为235607台,尽管这两款车的配置都不如同价位自主车型耀眼,但各自的销量依旧比捷达品牌全系销量之和还要多。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这几台车摆在我眼前,尽管我知道都是“大众”,但我也忍不住会选带“大众”车标的。 

在我看来,捷达要怪只能怪这波品牌独立的操作有些为时过晚了,属于它的时代热度早已过去,现在热的也是当年方方正正的捷达而已,并不是这个品牌。至于现阶段的捷达,我只能说比新创建个品牌好一些,但也需要重新“练级”。

新捷达VS5/VS7上市 能狂澜颓势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