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来,我吃的不是粽子,是心灵鸡汤......

2023-06-27 17:15 作者: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  | 我要投稿

端午节过完了,

粽子有话说......

粽子X考证

ZONGZI X INQUIRY


    拿起一只粽子咬下去,糯米的柔软和粘性充斥着口腔,饱满而有嚼劲的口感在唇齿间绽放。咸肉的咸香和猪油的融化,与糯米完美融合,使得口中的味蕾瞬间被满足。

   年幼的孩子睁着懵懂的眼睛问你,“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呢?”

   你又咀嚼了几口,软糯的糯米与馅料的味道在口中交织出一幅美味的画面。你准备告诉孩子关于屈原与粽子的故事。

   但是!仅仅是这样你就满足了吗?

   既然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在江中洒下了粽子,那不就说明粽子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那么,粽子的起源究竟是什么?



起源X角黍

ORIGIN X JIAOSHU


   关于粽子的起源,大概有七种各有依据的说法。除了最初在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的祭屈原之说,更为久远的祭祀先祖的说法也曾一度盛行。

    据说,在古代中国的龙信仰中,五月是龙神活动的时期,人们在这个时候会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祖先的保佑。后来,端午节就成为了祭祀龙神和祖先的重要时刻。


    而最初,粽子里面包的并不是糯米,而是北方的黍。“角黍”是粽子最早的名字。角是形状,黍是原料。但是,为什么要将黍做成角的形状呢?


    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用公牛祭祀社稷神的说法。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因此,牛角在古代具有祭祀的象征意义。

    在祭祀时,人们会准备各种祭品,包括牛、羊、豚等动物,以及水果、米饭等供奉,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因为祖先是“自己人”,很多时候用牛角作为祭品就够了。“角黍”,即把黍饭包成角状是对牛角形状的模拟。

    角黍随着文化交流传入南方后,与当地的竹筒饭结合,取角黍之外形,加入了本地原材料糯米,于是名称中就有了“粽”这个新的名字。经过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这种食物就统称成粽子了。



祭品X象征

SACRIFICE X SYMBOLISM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区区一个作为祭品的粽子赋予象征意义,如今仍然在每年的端午节食用它呢?

     其实,人类赋予食物以象征意义的行为在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食物象征反映了我们心理与文化的变化,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社会认同、情感表达和心理满足的媒介。

     正如前文所说,粽子一开始是作为祭祀给先祖的,代替牛角的祭品存在的。

 “祭品”(sacrifice),指的是任何可以被消耗的,被献给神明的事物(例如食物、饮料),或是被定义为“神圣”的事物。从词源上看,这个词源自拉丁语,在该语境中表示某些东西已经变得很神圣(sacer),与日常生活分离。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参与进这种如编写的脚本一般的,有一定规律的行为中。对此,社会学家们为我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设。Émile Durkheim和Roy Rappaport一派的理论家认为这样的仪式会促进群体团结,强化了现有的社会类别。Mary Douglas的学生可能会强调仪式通过象征性的对立与规律达到的沟通。Clifford Geertz与Jonathan Z. Smith的理论中,仪式行为允许人们从概念上构建我们的生活环境。

     简单来说,在漫长的历史中,粽子早就被我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充满了我们美好的愿景。当我们在端午节重新咬下那一口软软糯糯的粽子,那些包含着美好愿景的回忆再次被激发。


历史X转化

HISTORY X CONVERSION


     最早的过去,粽子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沟通,以及对土地与神灵的安抚与尊敬。通过将粽子作为祭品献给祖先,人们希望确保丰收,控制自然灾害,并建立维护自身、祖先、神灵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随着时间的流逝,屈原之说更加风行,人们由此表达自己对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高尚廉洁的品格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到了如今,我们仍然通过粽子的制作和享用,传承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它作为社会认同的表达,帮助人们建立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也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表达我们对亲人、朋友和祖先的爱、敬意和怀念之情。

    我们食用的粽子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净化和转化的象征。我们可能会将负面情绪或不良经验投射到粽子上,并通过一种类似仪式化的食用来实现情绪的净化和转化。这种行为可能源自无意识的欲望,以在心理层面上改变或摆脱负面情绪。


    总之,端午节和粽子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元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被赋予的象征意义也在心理和文化中有着不可否定重要性。随手点赞分享,一起回忆粽子的味道吧~



原来,我吃的不是粽子,是心灵鸡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