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孩子患上脑瘫,父母应该怎么办?
“我家孩子这么聪明,怎么可能是脑瘫呢?”当孩子被确诊为脑瘫时,父母大多难以接受。
近年来,我国的脑瘫儿童已经越来越多,如果一个家庭的孩子被诊断为小儿脑瘫,那对整个家庭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听到“脑瘫”,很多人总会将其等同于认知障碍,智力低下。事实上,脑瘫的主要的症状是运动和姿势发育的异常,并不等同于智力障碍。
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其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分为:
痉挛型(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
80%的脑瘫患儿以痉挛为主要核心症状,如果其痉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痉挛肌群会持续过度活动,而拮抗肌群则会持续被动牵伸,如此反复可导致:
1、异常姿势及步态
患儿明显的运动受限和姿势异常,如步行困难、"剪刀腿"和尖足等。
2、继发畸形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患儿的痉挛肌群与骨骼生长速度不匹配,易于诱发跟腱挛缩、腘绳肌短缩或髋关节脱位等继发畸形。

脑瘫患儿的异常表现:
1.自发运动少
• 3-4月龄时,健康儿童俯卧位时会抬头,脑瘫患儿少有此类动作。
• 4-5月龄时,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少,不会双手主动伸手抓取物品 。
2.肌张力异常
与健康儿童相比,脑瘫患儿肌张力降低或增高,表现为四肢发软或发硬。
3.姿势异常
• 脑瘫患儿往往坐立时头不能竖直。
• 出现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固定姿势。
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① 降低肌张力,扩大关节活动度;
② 进行抗重力伸展运动;
③ 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④ 抑制原始反射,诱发、建立生理反射;
⑤ 给予各种感觉刺激,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面对脑瘫患儿父母应当如何做?
脑瘫并不是绝症,只要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多数情况下能够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神经纤维髓化不断完善,完全可使脑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和其他伴随症状得以改善,呈正常化。
婴幼儿时期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脑瘫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
这一阶段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关键。家长应选择专业的康复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治疗。治疗过程中,家长也应该在旁边学习,回家后帮助孩子训练更有效果。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