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还是技术?择你令人惊喜的一条路
我策划音之墨排行榜,选择的算法是比较独特的。它并不仅仅是将各个作品的播放量、弹幕数之类的数据在固定公式下计算出分数。相反,各位可以看到位列第一名的作品播放甚至没有过万。
而这独特的算法,便是由 @ErH-弋汐希霅 提供的基于评论区的算法。这便是因为B站的创作氛围与N站有所不同,具体则不再叙述。
评论区所反映的,大多会是看完视频且或多或少领悟到其中内涵的观众反应。真正提出建议的,会给视频增添光彩;若是积极关键词则会给作品添加分数,批评关键词则会略使分数降低。
诸如“文艺复兴”等词,则并不是积极关键词,反倒在负影响词范围内。
为什么我要将这些看似美好的词列入其中呢?
瞎抖机灵等同无价值
其实很早我就评价过这些词。
这些词,曾经则是用于表达对作品真正的喜爱。它本与一般评论无差。
而当一个词用多,它便会成为“梗”。再多,便是“烂梗”。当这个词重复一遍又一遍,每一个人都在用,则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附加了一层令人厌恶的尖刺。尤其是被并不太了解音MAD的路人观众所用,则更是刺得厉害。
完全不需要以这种方式抖机灵。
有时你还是沉默的好。
包括创作者。
创作需要新鲜与深度
用语是如此,创作也同样如此。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些标题含有“⚡”、又或是隔字打空格的作品播放巨高,而排名没上去。
当然这种标题是可以的,但缺少了新鲜与深度。
创作是每个人的自由,做什么自然都行。若要赢得大部分观众认可,则是很容易要用到上面的字符;若要赢得大部分观众关注,则是很容易要加一堆引导话语;若要赢得音之墨排行榜的Pick Up……
那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上面的做法是可以的,但实际上音MAD的内容新鲜度与深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新鲜度,并不是特指“鬼畜”与“音MAD”,大多数有阅历的观众同样会对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YTPMV产生厌恶。即使是千篇一律的作品,播放高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它的受众对这种形式接触得少乃至没有接触。
而深度,也是指作品不仅仅停留在音MAD定义这一层次。调音再准又如何?“电音”再“电”又如何?技术再如何“精湛”,没有实际的亮点,排行榜照样不 Pick 你。相反,你可以借助技术,打造更有内涵的,又或是更为令人眼前一亮的神作。
其实通篇下来,反映不了什么大问题。只是我个人更希望的,是具有新鲜与深度的作品;是不一定会能惊喜观众,但能惊喜其它创作者的作品。只是这些作品,很多恰好是朴素的标题与平淡的封面。
也不写多了,毕竟是有感而发,不是写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