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高效读书?如何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高效读书,以及如何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
学习是有方法的,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
01
先说说如何快速阅读。
对于读书来说,读得越多,读得越快。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快速阅读的必要前提。因为,
只有当你对某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术语等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保证你在读书
的时候,不需要纠结于字句的意思,而是快速理解和往后推进。
快速阅读的另一个关键,是“不读”,也就是跳过那些不重要的信息。这个方法不能用在
专业课的学习中,只适用于为了提升认知所进行的功利性阅读。
打颗栗子,我之前看《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它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讲了一个橄榄球队
的故事,但我并不需要知道教练和球员叫什么名字,也不需要了解他们是如何打球的。我
只需要大致判断出,这几行似乎是在讲如何打球,然后匆匆扫一眼,跳到最后的结论就可
以了。
所以发现诀窍了吗?
你不能仅仅是机械地读书,你的脑袋要保持警醒,主动思考,去判断接下来的内容,是否
有认真逐句阅读的价值。对于认知类书籍,你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这样做会比较累,因为逐字逐句认真读书,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既然是功利性阅读,读书
本身不是目的,尽量少的时间获得尽量多的认知才是目的。

02
如果你希望能够好好利用读过的书,尤其是用在输出上面,那么有两种高效的方式,一种
是结果导向式读书,一种是漫游式读书。
什么意思呢?先说结果导向型的读书。
你围绕着一个写作的主题,去阅读相关书籍,寻找素材,然后思考、理解、消化,并且生
发出自己的观点,输出一篇文章。这就是结果导向。
这种读书方法就像是,我们先知道自己要做一道确定的菜,然后想一想需要哪些食材,直
接购买、加工就可以了。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单单以结果导向的思维去读书,可能会预先设置框架,带来相当程度
上的局限和束缚。
但这种逆向的读书方式,对于输入和输出来说,效率是很高的,也是必要的。
再说漫游式读书,是指没有具体目的地去读。
与结果导向的读书相比,漫游式读书好像是事倍功半的事情。常常,我们读了好几本书,
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却发现能用到的素材,尤其是能够立刻用到的,寥寥无几,令人沮
丧。
但其实,这种阅读依然是需要大量进行的。
这就像是我们直接去菜市场,去大型超市,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和肉类,而其中很多
食材,除非我们真正来到现场,否则是无法知道它们的存在的,那就无法做出此前未曾出
现在脑海里的菜了。
同样的,漫游式地读书,能使我们看到之前无法想到的新鲜素材、观点和灵感。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读书方式,并无优劣之分,二者都是必要的,而且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漫游式地读书可以帮助你积累大量不同的素材,在之后需要写文章时,你可以进行
结果导向式读书,去利用之前的积累,并且按图索骥、顺藤摸瓜,集中找到更多与这一主
题相关的其它材料。
这是我在读书和码字的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两种高效的输入 - 输出方式。

03
接下来,我们讲如何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
这里我所讲的“记住”,并非背下来,它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记得某本书中有某个观
点;二是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够尽量快速地找到原文,并且化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也
就是说,更适用于我们平时为了增长见识、提升认知所进行的阅读。
在这种阅读情境中,该如何做笔记呢?我的建议是,做粗浅的标记,留下可供追溯的线
索,就足够了。
比如我在看《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时,其中谈到人格的基因决定论,以及人的多元智
能理论。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进行详细地介绍,追根溯源,不厌其烦。我在大致了解了重
要的观点之后,会把这些内容全都标记出来。但是,在阅读的阶段,我并不追求特别透彻
地理解甚至记忆,我的目的只有留下印象。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读过的书,如果没有用到,那就会忘记,相当于没读过;只
有用到了的,才算真正“读过”。所以,在阅读以及做笔记的时候,要做的不是透彻地理
解和记忆,而是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且留下回顾的线索,就足够了。
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凭借残存的印象,翻到原文,直接引用某句核心观点,或者,用自己
的语言去表达,都是可以的。经过“使用”,你对这块知识点会有深刻的理解,以及牢固
的记忆。而在阅读的阶段,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这些效果。
而且,你在阅读和做笔记的阶段,常常觉得每句话都是重点,但在表达的时候会发现,一
般来讲,你只需要引用一两句概括性的总结就可以了,而更多时候,你需要重新组织语
言。也就是说,如果把“记忆”的环节放在阅读阶段,你会觉得很吃力,但放在“使
用”阶段,你会轻松很多。
所以,按我前文所说的做吧,粗略地做笔记,留下印象和线索,能够回溯就可以了。而这
些内容,并不需要背,当你完成了“使用”或者说“输出”,也就不会忘记了。

总结
1、对于读书来说,读得越多,读得越快。快速阅读的另一个关键,是“不读”,也就是跳
过那些不重要的信息。你不能仅仅是机械地读书,你的脑袋要保持警醒,主动思考,去判
断接下来的内容,是否有认真逐句阅读的价值。
2、结果导向式读书和漫游式读书,都是必要的,前者是先有主题后去阅读,后者是大量积
累素材。二者结合使用,会做到更高效地输入和输出。
3、我们读过的书,如果没有用到,那就会忘记,相当于没读过;只有用到了的,才算真
正“读过”。
在阅读以及做笔记的时候,要做的不是透彻地理解和记忆,而是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且
留下回顾的线索,就足够了。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凭借残存的印象,翻到原文,直接引用
某句核心观点,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都是可以的。当你完成了“使用”或者
说“输出”,也就不会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