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百科备考经验 | 百科初学者不可错过的Q&A (汉语写作篇)
翻硕百科备考经验 | 百科初学者不可错过的Q&A (汉语写作篇)
原创 初心年糕
初学者百科Q&A:汉语写作篇
问: 应用文的评分标准?
答:应用文主要会从格式、所必须包含的要素,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以下给出一个简要的评分标准。

问: 应用文写作应该如何准备?
答:从应用文的评分标准中,不难看出应用文所考察的内容较为固定。故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需熟悉每一种应用文文体的格式、所必须包含的要素以及一些套话。若有余力,还可根据每个应用文文体整理出一套完整的万能模板。此外,对于不熟悉不擅长的文体,可多多积累相关范文。
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门科目中的大作文和高考作文有什么区别?
答:首先来看相同点,高考作文和考研作文的字数要求都是800字。
其次,再来看不同点。高考作文考察的文体基本为议论文,而考研作文在议论文、说明文、散文方面均有涉及,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各个文体均需做充足的准备。 在题材类型方面,高考作文偏向于个人品质论述类的文章;而考研作文则更偏向于社会时事类的作文。此外,由于各位同学备考的是翻译硕士,翻译类的作文也是各大高校常常考到的一个作文类型。但这一种作文类型,在高考作文中基本不会出现。

问: 大作文应该如何准备?
答:
大作文备考需遵循“三多”原则,即多看、多写、多记。
多看,可以看时评文章,高考满分作文、作文素材相关的书籍或是一些名家名篇。
多记,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日常看到一些优质的作文素材,可随手记录下来。既可以记在本子上,也可以记在手机的备忘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个作文素材库。
多写,从9月开始最好能按一周一篇的频度进行练习。可以找目标院校的真题进行练手。此外,考虑到大家高中毕业后可能就不太接触写作,建议在真正下笔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之前,可以先练习列写作大纲,明确作文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
问: 为什么我背了很多作文素材,但总是感觉用不上?
答: 因为你还没有将这个作文素材转换成你自己的东西。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很简单,用自己的语言去重新表述作文素材。 举个例子,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翻硕百科作文的题目是:人工智能翻译的优劣。基于这样一个作文题,在说到人工智能翻译的劣势时,我们曾给到同学这样一段素材:
“在口译中对解读语境的能力方面,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存在有先天的差距。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加州大学教授艾伯特-梅拉比安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曾对于沟通提出一个梅拉比安沟通模型:有效的沟通技巧 = 内容(7%)+语气语调(38%)+表情肢体语言(55%)。
传统的机器翻译只能通过声音获得信息输入,即最多可以在语气语调(38%)+内容(7%)=45% 中获取信息,难以将信息充分理解再翻译输出。”
看完这段话,很多同学只记住了开头的第一句话。对于后面所阐述的沟通模型,只是匆匆一眼带过,因为里面既包含了陌生的人名,又包含了一堆难记的数字。所以等到下次写作文,大多数同学都绝不会想起来这个模型。 那这个作文素材就很可惜地被浪费了。
所以大家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作文素材,让素材真正为你所用。
以下是我改写之后的内容,将难记的内容都刨除了,只留下了最核心的内容:
在口译方面,人工智能翻译无法灵敏感知语境的变化。美国传播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有效沟通技巧模型,这个模型阐述了内容、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表情肢体语言在有效沟通的技巧中的占比。其中,内容与语气语调仅占有45%的比重。如果大家手头有很多作文素材,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整理整理。
问: 有什么大作文素材获取途径的推荐吗?
答: 大作文的作文素材收集渠道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就是发布优质内容的公众号:如人民日报评论、网络传播杂志、初心百科、侠客岛和人物。以上几个公众号内容紧跟时事,文章质量高,在快速获取全年时事的同时也可积累相关作文角度以及作文表达。
其次,是一些优质书籍,如:高考满分作文系列书籍(不限版本不限出版社)以及《作文素材》。
最后,就是通过精品课程获取相关的作文素材。大作文的部分,会根据大作文考察的4个内容分类整理相应的作文素材,从好词好句到美文美段,作文素材应有尽有。

最近好多小伙伴问百科应该怎么备考,
不知道怎么复习,
可以来听听这个两元讲座合集哦~
每周一都更新哒~
初心讲座 | 448翻硕考研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课程号:88064388
群主:C老师

文章作者 | 初心年糕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微信号:VIP7claire)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