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毕业论文”及后续更新的数个猜想

我是一名职业游戏策划,并且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冲击,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使我迫不得已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说实话,我很喜欢设计道具时的那种感觉,一些在贴吧或max反应不错的也会发给冰蛙,只是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
至于dota,我也算得上起步比较早的那一批玩家,在后来也并没有留在dota1,而是随着潮流涌进了DOTA2,直到现在也是陆陆续续的在玩,水平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提升,反而越来越菜。
相比于自己玩,我更喜欢观战首页局,寻找当时版本的一些不足或者英雄战斗的技巧;在16年时候,我发给过冰蛙第一个物品设计,当时叫“西风标枪”,核心作用是推塔,也就是现在游戏中的“陨星锤”。
(当时还是6.84前后刚出魔龙枪以太,火枪剑圣巨魔相对无敌的版本)
在TI9之后,dota2的系统性缺陷被发掘,之后7.23及后续版本更新一定程度上有了弥补,但是还是有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比如TI9胜决的第一场

这盘比赛最终以Ana的失误而LGD取胜,但是即使放在今天的版本,ANA如果不发生失误,LGD依然机会渺茫,当时LGD经济等级优势很大,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推塔
类似于这种样的比赛或者阵容,可以称为“DOTA2的系统性缺陷”
同样包括胜决第二场,和第三场LGD多次没能集火秒掉的GA。
而OG就是依靠这种“系统性缺陷”获得了TI9的冠军。
将这个问题进行归纳,可以这样说:
在对阵玩家双方水平相近的情况下,面对拉扯能力极强,容错率极高的阵容,TI9版本或者现在的版本,应该如何进行破解?
(如:宙斯,TK/先知/电狗,剧毒,骷髅王/熊德/米波,大屁股/人马/亚巴顿等一个或多个)
在年初冰蛙给了一个答案:否决可以持续驱散目标,能够起到克制吹风/微光/推推/绿等物品;大晕可以闪到目标身边并击晕
然而这只是一部分,真正到了游戏后期(40分钟以后),仍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法师消耗物理核心:基本无脑且非常安全
(毒狗,宙斯 TK,剧毒,火女,卡尔光法双头龙等,一般情况以太必出,施法距离大于远程英雄攻击距离,并且可以在敌人没有视野的位置施放如树林)
物理消耗法师:不容易打到目标且会冒很大风险
开BKB也不一定能完成击杀,而一旦没有BKB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后期技能伤害的爆发更容易比普通攻击的爆发打出来
英雄对比:恶魔巫师——死亡之指 600施法距离可以被加强,不能伤害BKB,魔法伤害
巨牙海民——海象神拳 必须贴身攻击,物理伤害
物品对比:达贡之神力 3级 700施放距离,600魔法伤害 必定触发
代达罗斯之殇 700+物理伤害 普通攻击30%触发)
以上,则是目前DOTA2 版本的一种“结构性缺陷”,面对能拉扯能力强的阵容,如何给出破解的可能?至少我应该能找到树林里的刷机器人的TK吧
所以接下来的物品也是围绕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
这次几个物品可以视为终极物品,但是相对于纯功能性物理或法器又有着一定的缺陷,包括配件都是由散华夜叉慧光
所以在需要分身斧,天堂等物品的选择时,会需要玩家进行斟酌
物品强度中等偏上,需要一定的使用技巧,才能打出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