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胃肠病医院,大庆和胃胃肠病医院
胃息肉切除后,应该注意什么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胃、结肠、直肠,是指从胃肠道黏膜表面突起到胃肠腔的隆起状赘生物,可引发胃肠道出血,甚至可引发癌变。查出胃肠息肉,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息肉切除。
由于胃肠息肉形态各异,生长部位不同。手术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息肉切除方法:如冷/热活检钳除法,冷/热圈套切除法,APC,EMR术等。手术完成后,除了对应的治疗,患者后期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要注意活动与休息的平衡
术后,患者在24小时内要卧床休息,尽量少说话,可在床上自行缓慢翻身,要避免下床活动。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时,要提前准备好尿壶、便盆及尿垫。息肉较多或者较大患者建议卧床休息2-3天。
下床活动时要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可先在床上坐2-3分钟,然后床边双脚沾地坐2-3分钟,之后缓慢起身床边站2-3分钟,再缓慢行走。如有头晕、眼前黑蒙,应立即扶墙蹲下,寻求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帮助。
术后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咳嗽、屏气、提重物等,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不要用力排便,否则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
饮食注意事项
常规术后患者需禁食、水,第二天医生查房后视情况开放饮食。开放饮食应循序渐进,可从流质开始,先喝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进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无渣果汁汤类、菜汤等呈液体状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前期患者应少食多餐,每天6-8餐,每餐50-100ml流质饮食,进食后注意观察有无大便出血、腹痛等情况,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应避免饮用牛奶、豆浆,因为牛奶或豆制品会引起腹胀。
视胃肠道恢复情况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粥、小米粥、稠藕粉、烂面、馄饨皮、炖蛋、无渣水果、酸奶 、蛋糕等,每天4-6餐,每餐1-2两。
术后2周内要以软食为主。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调味料,如辣椒、大蒜、胡椒等;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粗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笋、菜梗、菜茎、老叶等;避免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避免吃油炸、腌制食品,以免引起创面损伤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期间要注意规律饮食、按时用餐,不吸烟、不喝酒。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能存在哪些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观察大便颜色,如有血便、黑稀便要保留并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2、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现自己疼痛难忍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检查后可能会有腹胀,肛门排气后,短时间内会自行缓解,不必紧张。
3、低血糖。由于禁食禁饮时间长,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等。如有上述情况可含服水果糖并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如何预防胃肠息肉?
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最好的预防方式。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多吃蔬菜瓜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总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降低胃肠息肉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