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大法学考研英语单科85分,两万字详解考研英语备考攻略

2023-06-01 15:13 作者:知行法学  | 我要投稿

前言

本文作者为知行法学学员,三战人大法学考研,一战和二战英语单科均为82分,三战85分,能够一直保持这个分数,而且是在北京地区,体现了作者超强的实力和稳定的输出。我们有幸邀请到作者详细拆解考研英语,因此本文篇幅很长,请大家耐心阅读并学习。不仅对于人大法学考研的同学有帮助,所有参加考研英语考试的同学都能从中有收获。

注意

1.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外刊、看美剧。本文主要是 针对考研英语的应试而写的,因此不涉及这些综合性的提升方法,只有应试技巧,很喜欢走捷径。

2.考研英语只是考研四门科目中的一科,只占100/500,所以本文是在平衡英语时间与专业课时间的前提下给出的建议,  更强调省时省力,基本可以被视为最低要求。单论英语成绩的话,一定是花费的时间越多越好。

3.本文将详细介绍考研英语的各种题型并谈谈我的个人理解和备考方法,非常啰嗦,嫌麻烦的同学可以按照小标题寻找感兴趣的内容。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的英语成绩

我是三战考生,一战和二战的英语是82分,其中客观题扣3.5分, 每年都是翻译的部分出大问题 (第一年时间来不及,第二年翻错主题 词) ;三战英语85分,其中客观题扣4分。

我本科西政,六级成绩是580分 ,可供参考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六级阅读和考研英语阅读的出题风格有很大不同,在下文会进行详细讲解。

(⼆)考试题型简介和推荐做题顺序

考研英语分数满分100分,考试时长3 小时,考试时间是第一天下 午2:00-5:00。试卷顺序是:完形填空一篇、阅读理解四篇、新题型一篇、翻译一篇、应用型作文一篇(小作文)、论述性作文一篇(大作文)。具体的分数分布大家在做真题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无需太过介意,反正无论几分都是要拿下的。

推荐的做题顺序是:小作文、大作文、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

理由如下:

第一,秉持先输出再输入的原则,将作文输出完之后,就不用再分神惦记作文模版,可以全神贯注地阅读文章。

第二,从试卷发下来之后到开始正式答题之前还有几分钟的时间, 此时按照流程只能检查试卷印刷是否清晰,推荐大家着重检查作文题目的印刷是否清楚、有无错印漏印,并且在脑海中进行简要构思,响铃后拿笔写下构思好的框架,无缝衔接写作文的过程。

第三,写作文花费的时间相对固定,而做阅读理解所花费的时间弹性非常大。在考试刚开始情绪放松的情况下做阅读理解很可能无意识地挤占作文时间,导致作文字数不足或者字迹潦草。而做完作文之后再做阅读理解,在时间紧张的逼迫下精神高度集中,反而能够高效准确地做完阅读理解的部分。

第四,完形、阅读、新题型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自行决定做题顺序。先做完形的话可以给阅读热身,有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空着,等做完其他部分“洗过脑子”之后再重新想,因为各选项之间逻辑关系不强,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是题空着容易烦躁的同学,也可以先做最消耗 脑力的阅读理解和新题型,最后再做完形填空。这部分的顺序没什么影响,主要看各自的习惯。

第五,翻译又臭又长(私人恩怨)放在最后,视情况抢分。

(三)备考时间安排

四月份也就是现在开始背单词,七八月份开始做阅读真题和练

字 ,九月练翻译准备作文模版 ,十一月份开始背作文。

(四)核心备考思路

英语并非能够一職而就的科目,更强调细水长流,因此全部的经验方法都比较“ 慢成”,也力求省事 。如果有希望提速多练几遍多拿点分的同学,可以自行加练。

二、单词

词汇是一切的基础,所有备考都应该从背单词开始,考研英语能遇到的难题全部都是词汇问题。换个角度想,只要保证背好了单词,大家就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任他人英语再强也无法拉开差距。

(⼀)背单词的作用

背单词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最基础的作用, 即知道更多单词的含义;第二则是保持“ 词感” ,使我们见到新单词不会慌乱,甚至还能猜 一猜含义。

因此,背单词的目标不是背完所有单词,而是保持每天背单词、 学习新单词的状态。更具体地说,背单词不是一件在三四月份狂背一遍书就结束了的事情,而应当均衡地保持到考试前 (甚至复试前)的最后一天。

(二)究竟要背什么

1.发音 ;2.含义 ;3.感情色彩。

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快,不能纠结在一个单词太长时间,盯着一个单词看再久都是没用的。看到单词——读出发音——看一遍含义— —看不懂含义的单词再看例句 ,然后就直接下一个。不需要去刻意地 记忆单词的拼写,英文单词里几乎没有“ 同音字”,所以直接用发音来记忆拼写。

虽然研究生初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是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词的发音。一方面是用单词的发音来辅助记忆拼写,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辅助记忆单词的含义。英语单词的相同词根不仅适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换 ,还适用于一些关联含义的单词。例如大家看 到“com ”开头的词汇就会联想到很多人——公司、竞争、社区、交流 ……看到“a ”开头就会觉得东西很多——“abundant ”、“affluent” 、“ample” …… 我曾经在做真题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在心里默读一遍后突然觉得很熟悉并且准确猜出了含义。

记含义时无需纠结精准的中文词汇,比如,修理和修补并没有什 么 区别 , 阴暗和昏暗也没什么区别,更重要的是感受词汇使用的语境,通常用于形容、描述什么东西。不同语言之间本来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中文单词只在中文内部咬文嚼字,英语单词也只在英语内部作出 区分。例句只有在看不懂含义导致不知道怎么运用这个单词的时候才需要看一眼,每一个单词都看完所有例句会浪费大量时间,归根到底语言是要在运用中逐渐掌握的。

感情色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里说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只有贬义和褒义之分,还可以被更细化为轻蔑、忍受、鼓励、自豪等色彩。一般情况下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最直白易懂 ,但需要注意的是,动词和名词也常常内含感情色彩。比如“provide”几乎是中立的,“cater to”则隐含 了一种嫌弃客体很麻烦或者鄙夷主体讨好行为的感情色彩;如果作者   将一艘“ship”称为“boat”,那么其中可能隐含了对它的轻蔑或者亲昵;再比如,“mend”作为修补关系的用法可能隐含了作者对行为主体的赞同、支持,如果用了“make up for”“fix”则有可能认为这本身就是主体犯 错后应当承担的责任。(这部分无法临时举出更好的例子,大家可以在背诵单词的时候逐渐体会)

在背单词的时候如果能感受到每一个单词(包括名词)的感情色彩 , 当他们组成句子的时候就能很轻易地判断作者的态度。

(三)推荐软件:墨墨背单词

推荐理由如下:

1.  界面简单,功能简单,只能背单词。

不同于其他主流单词软件各种乱七八糟眼花缭乱的流媒体、花边新闻推荐等功能,墨墨背单词真的只能用来背单词,有效避免占用备考时间。

2.  机制合理,避免假性记忆。

墨墨背单词的机制是给一个空白界面,上面只显示单词本身,随后用户自测是否记住了读音和含义,并从“ 认识”“模糊”“忘记”中作出选择。 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非常真实的,没有图片联想、书本位置联想等等假性记忆。

3.  简单方便,节省时间。

如前所述,英语只是科目之一,不应当占用过多的时间,相比之下专业课不仅总分高而且分差大,墨墨背单词内含多种考研词库, 自带艾宾浩斯曲线 ,能有效节省时间。

4.  其他优点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探索。

比如使我因为不想花钱而坚持打卡,每日规划量是新背和复习单词的总量从而避免后期负担过重 …… 曾经我也是只愿意用纸质书背单词的人,直到尝试了墨墨。

(四)实践操作

我个人安排是从三四月份的时候开始每天新学加上复习总量20个单词。可能大家会觉得,20 个实在是太少了吧。这是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 放过自己” 的人 。如果某一天太累或者临睡前才想起来背单词,我就会轻易地告诉自己“ 明天再背”,导致背单词的进程断断续续三四次都没有真正地开始。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我选择每天只背 20  个,这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马上背完的量,就没有理由“ 明天再背”啦。

慢慢地养成背单词的习惯之后,五六月加到每天 30 个,七八月每天50个,十月份每天100个,十二月份每天 120 个。如果是和我一样缺乏自律的同学, 可以采取这个办法, 给自己定一个超级小的目标, 一个触 手可及的目标,形成习惯之后再加量。

关于养成习惯的办法,最方便的就是把背单词这件事加入daily routine ,依托于一些做了二十年的习惯去培养新习惯。比如, 一战时我是每天晚上刷牙的时候一边刷 一边开始背单词。刷牙总不会忘记吧?那么背单词也就不会忘记啦。三战时我是每天睡前趴在床上背。睡觉总不会忘记吧? 那么上床之后就应该开始背单词了。我认为并不是每   天做一件事就能养成习惯,而是当这件事成为每天某个时间段自然而然想做的事情之后,才能称为习惯。常见的daily routine时间点有:起床后、早饭后、午饭后 、晚饭后、睡觉前。

注意!具体的单词数量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基础差或者自律的同学完全可以五六月份就开始每天背一两百个。不用给自己一种“ 必须背完所有单词” 的压力,但是一定要确保每天都背,一直背到英语考完那一天。

如果准备用纸质书,就要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可以按照民商法状元经验中手抄单词的方法,筛去单词书中熟识的单词,逐步积累自己的单词本,并且饭前饭后花五分钟的时间快速过一遍。

三、作文

按照推荐做题顺序,作文是我们做的第一道题目 。这将要求我们对作文的准备足够充分“ 从阅读中找到好句运用在作文中” 的想法是纯粹的幻想。

作文辅导书推荐淘宝店铺“北大学长考研加油站”里的作文书 (以下简称北大书),出乎意料地好用。配套资源有练字帖及视频课程等等 , 字帖可以拿着用,视频课程我觉得没必要听, 电子资料和交流群这些谨防占用备考时间,核心的资源只有北大书本身,学透即可。

因为我的备考方法是力求省事的方法,根据推算最终的作文分数可能在22-23分左右,不算高分。如果是立志拿更高分的同学,在本篇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例如大作文我只准备了四篇模版,有余力的同学完全可以准备七八篇。

(一)练字

英文字不好的同学必须练字。但是无需练多,字帖每天半页即可,也无需从此时开始练, 字一般的同学从12月开始即可,特别差的同学随便练一两个月也就够了。英语字工整即可,无需追求美观。

对于中文字写得不够好的同学也非常推荐买一本楷书字帖,同样每天半页即可,现在就可以开始练了,大概每天10分钟 ,推荐加入晚饭后的daily routine作为放松。可能会有同学担心练字浪费时间。就算是最差的预想即字迹确实不影响分数,也只会浪费10分钟,还在纠结要不要练字的同学不如直接开始练。

(二)小作文

小作文是应用文,如写一封信、写一篇告示等等, 总分10分,要求100词以上。小作文基本上不用操心,只需要格式正确并且流利通顺,分就不会低。不需要一直想着用高级的单词或者复杂多变的句式 ,直接主谓宾加“which”用到底即可,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比语法复杂多样更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小作文的主题多变不容易押题并且比起大作文更强调主题贴合,另一方面是因为小作文字数要求较少,用了复杂句式反而会导致观点数量变少。花费在小作文练习上的时间不如多背两道专业课。

备考小作文最重要的是记清格式,比如书信的落款、notice的日期等等。这些格式在每本作文书里都会有,如果不同作文书里给的模板有出入也无需担心,记住其中一种即可,模板分意思到位了就行。北大书里也有这些模版。

如果同学们想加练,也可以买王江涛的20篇。其实写得也不算特别好,但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好素材。上考场时不能整篇照搬,可以把背诵好的内容作为砖石一般的素材去搭建文章。

有传闻小作文题目里出现的表达不能原样照抄。假如题目要求“give some suggestions ”,那么在作文内容中就要换成“give some advice”或者其他表达。这个传闻存疑,但信了也没什么坏处。

(三)大作文

大作文是论述性作文, 会给一张漫画, 要求简要描述漫画内容、解析漫画的内涵并且进行评价。大作文总分20分,要求200词左右,是分差较大的部分,需要认真备考。

大作文应该写成三段,第一段是描述画面,第二段是解析内涵承接评价,第三段是启发型或者提议型结尾。每个人对漫画都有不同的理解,将这些理解归结于一个主题词,就是文章要论述的内容,第二段和第三段都应当围绕主题词而写。拿到作文题之后只有第一段是需要当场写的,也是最考验实力的,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批卷老师看完第一段就已经决定了分数。

第二段和第三段几乎都是将已经准备好的模版照搬上去,这也是我认为作文花费的时间比较固定的原因。用模版得分不会特别低,也并没有上限一说 。因此,在大家准备完模版之后,还是建议多多练习 第一段的临场写作。

下面我将详细论述模版的使用方法。如前所述,我非常赞同北大书的主题分类 ,把大作文分为个人品质 、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四类主题,每个主题只需要准备一篇模版 。在使用方法上,一言以蔽之: 模板并不是“雕版印刷”,而是“活字印刷”。

1.准备广泛适用的分论点

每篇模版应当最基本地包括如下内容 ( 图1 ):

图1:大作文模版框架

由上可得,第二段的基本结构是总+分1+ 阐述+分2+ 阐述。 总的部分按照主题分类确定模版,我们可以主动调节的部分是每一篇的分论点及其阐述。

如果我们准备了4篇模板,就会拥有8个分论点,那么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扩大这8个分论点的适用范围,使它们囊括所有可能遇见的情况。在根据作文书里的素材句子准备模版时,尽量往假大空的方向去准备。

比如说科技模版里,“ 科技促进人类之间的交往”就比“科技改变学术研究手段和方法”适用范围更广;“传统美德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就比“传统美德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 的适用范围更广 (个人品质也可以是宝贵财产,什么都可以是宝贵财产)。

切记同一篇模版中的分1和分2 并不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我在考试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过把一篇模版完整写上去的情况,往往是个人品质分1+社会文化分1,或者社会文化分2+科技分 1等等。

有同学或许会觉得离谱,科技分论点和社会文化分论点怎么写到一起呢?这就是因为我准备的科技分论点1适用范围较广 ( 图2 ):

图2:科技分论点1

正好2023考研英语大作文中我确定的主题词是traditional festival, 所以我就写到了传统节日让我们聚在一起:…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 establishing social circles … thrive on the daily interactions with our relatives …  从而将科技分论点1套用了进去。

2. 灵活运用模板句

当我们在记忆模版时,一定能要深刻理解模板句的成分,避免死板记忆,将每一个分论点及阐述灵活使用。

(1)套话句式

比如在我准备的个人品质分论点2 的阐述中,是这样写的:

That is to say,as for one’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fulfillment,this quality is remarkably advantageous and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而在我准备的社会文化分论点2 的阐述中,是这样写的:

That is to say,as for organizing a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ety,this virtue is remarkably advantageous and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两句是一模 一样的,只要把“as for”后面的内容替换一下,这个句式可以适用于任何主题词。

(2)可替换的用词

例如,我的个人品质分论点1 中,是这样写的(图3):

图3:个人品质分论点1

“spiritual positiveness”“mental anxiety” “aspiring attitude”几乎是可以随机组合的词组,换成“positive attitude” “high spirit”也没什么 问题。 遇到这种词就不用死磕硬碰,本质上都只是用来增加句子长度而已。在准备模板时可以尽量多地涵盖不同用词,以扩展组合的可能性。

(3)正反转换

例如把“positive influences”换成“negative influences” ,把  “advantageous”换成“detrimental” 等等。在准备模版时 , 可以从否定的角度写其中一篇,在背模版的同时记住这些否定性的用词。

(四)背诵技巧

确定自己的模版之后就剩背诵了。

1.英语作文的背诵如果逐词背就会效率极低且容易错,建议是记 住分论点的核心词, 然后自己出其他成分。

用图3的个人品质分论点1举例子。

( 1)在背诵时先记住这样的句式:

主题词+ 插入语(as a) +  褒奖(supportive) + 一堆东西。

(2) 一堆东西包括Maintain身体上和精神上+ keep away anxiety。

(3)修饰语细节化

crucial virtue,extremely supportive,psychological health,spiritual positiveness, possible mental anxiety.

(4)自动补充句子其他的成分

Is … for … and …

2. 背诵完之后必须要进行默写练习,注意所有的单双数和拼写错误等。

这里又有一个小技巧,第一遍默写完势必会错非常多,但是一次 性改正是不现实的,可以圈出最不该错的一些地方,然后在第二遍默 写中着重注意这几点,剩下的错误等第三遍默写的时候再改,这样基本上三遍就可以全对了。 (如图4 、  图5 ) 同一篇模版的三遍默写最好是隔一天进行,不要用力过猛一天默三遍.

图4 、5: 默写的第一遍和第二遍

再次重申,在准备完第二段和第三段模版后,应当重视第一段的临场写作练习 ,即对漫画内容的描述。

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

这三部分在我看来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放在一起讨论。

(一)核心备考思路

1.细水长流大法好。

每天做一篇,不多不少一篇就行。一套卷子完形阅读新题型加在 一起共六篇,一周做完 一套,剩下一天练翻译。大概七八月份的时候 开始即可,刷题不在次数多,而在于吸收到做题经验。

做题的要求是不限时不精读,按照考试的流程正常做一遍。做完后针对犹豫不决的选项反复看原文看选项,从各种角度努力住证直到确信自己是对的,之后再进行订正查看解析。尤其是应届生,第一遍刷真题时决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草草选一个答案,也不能从第一遍就直接开始精读,这两种情况都是对真题的浪费。

在依照上述流程完成后,可以适当精读文章,把影响理解的单词 查一遍,把语法复杂到阻碍理解的句子解析看一遍。最终达到理解文章在讲什么的程度即可。

等 12月份用真题做仿真练习时再开始计时限时。阅读速度并不是依靠计时提升的,只是在追求正确率的练习过程中熟能生巧所附带的效果。

2.对文章里出现的非重点单词不求甚解,不过多纠结于语法。

经常有考研公众号推荐把真题阅读读透,即把阅读中每个不会的单词查一遍,每个句子都分析语法成分进行翻译练习。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曾经我也做过类似的事,结局就是一篇阅读要花费一小时的时间。

不支持这样做的理由如下:

(1) 阅读里一定会出现你不认识的单词。但并非弄懂每一个单词 才能得出选项答案,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单词并不影响理解文意。我们练习的方向不是学会每一个单词,而是在不认识个别单词的 情况下依然不慌乱、依然做对每一题。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看中文 的文章时都是有这个能力的,换到英语语境中依然不用担心这一点。

(2) 阅读里出现的单词,即使是查了,因为缺少重复记忆,也非常容易忘记。

有些阅读里出现的单词考了二十年也就出现那一次,缺少重复练习的情况下,即使是查了也会忘记,比如我二战刷真题的时候就发现以前查了的该忘还是会忘。单词的事就交给专门背单词的环节吧。对比起来,如果你前几天刚背的单词,突然在阅读中遇到并且运用了,将会非常惊喜,并且记忆得非常深刻,远超“查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 所带来的效果。

(3)每天花费一小时在仅仅一篇阅读上非常痛苦,得不偿失。

考研毕竟是长时间的拉锯战,尽量避免做这些令人痛苦又收获甚微的事情。尤其是分析翻译阅读文章的每一句,这不像是人能想出来 的办法。做阅读的时候,就应当把他当阅读来对待!翻译几乎无助于阅读理解,阅读只要练习到文章看得懂、题目做得对的程度就够了。如果是想练习翻译,这么多年二十几篇的正经翻译题也足够了。可能有同学想问,不书面翻译,仅仅是分析每一句的句子成分呢? 如果不是语法差到了阻碍理解的地步,我的回答还是没必要。想要提高阅读的分数,文章只要看得懂就够,剩下的是从出题的角度反复思考。

(4 )重点单词还是要查的,看不懂的句子还是要看解析的。我的观点并非武断地说阅读就是要不求甚解,单词就是不用查。如果一个单词影响到做题了,那么就去查,如果一个句子看不懂,就去看一眼解析。尤其是选项中的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查,因为这些单词比较基础,很可能多次出现。想查哪个就查哪个,想看哪个就看哪个,核心是提高整体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不能给自己死板的压力诸如“每一篇文章我都要吃透才能考上人大” 。

3.真题也只是练习的材料,不是最后的成绩单。

因为阅读理解是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同学们在练习时很容易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些真题都已经考过了,跟24年考生没什么关系,就算某一篇真题做全错也完全没关系,只要仔细思考提升了阅读能力就行。

(⼆)完形填空和新题型

多练即可,尤其是完形填空的固定搭配,只能依靠积累和语感。新题型不用怕,不管是哪种题型本质上考的都是阅读理解,考三年了我都没整清楚到底有几种新题型,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许多考研英语老师会将阅读理解的题目类型分为例证题、比较题、细节题等等,但这些题型在我眼中并无区别 。只要能够理解文章,就能做出来。

(三)  阅读理解

如前所述,练习阅读时,文章看懂了,题做对了,没有困惑的地方,就可以放手了,不需要过多纠结语法和词汇。下面主要介绍做题技巧。

1.题目答案所在的段落必然是依次排列的

比方说第一题的答案在第一段,第二题的答案在第三段 ,那么第 三题的答案就不可能出现在第二段,只会出现在第四、五段。甚至在题目中会直接告诉你“paragraph 4”。理论上应该先看一道题再往下看一段文章寻找答案,但是为了迅速把握文章主题,必须先看第一段再看第一题。

因此做阅读的步骤基本如下:

看第一段——做第一题 (把握文章主题);第二题—— 第二段;第三题—— 第三段;第四题—— 第四段;第五题—— 第五段。如果看 段落时没有找到答案就往下顺延一段。

这个顺序的好处是较为高效,只要看一遍文章就能做完题,看文 章之前看题目还能辅助理解。

2.考研英语的答案往往要从一整段甚至全文中自行总结

非常不建议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在文章中零散地定位答案所在句,因为考研英语的答案往往要从一整段甚至全文中自行总结,选项 和原文之间往往只存在一种模糊对应的关系。这是考研英语区别于六级考试的地方。考研英语更推荐看完全文,掌握文章主旨以及起承转合。

( 1 )在这里贴一篇六级真题来说明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的区别。 (用六级题举例以防止大家提前接触真题。)

图 6 、7:六级真题 1

做题痕迹中能看出来,我原先想选C,看完D选项之后又改变了我 的选择。题目“in a report”很显然对应原文中“One report found that …”, 定位该句后,后半句的“39 percent of consumers … provide clearer, more accurate product information.”则完全对应了D选项。

一定有同学觉得疑惑 ,D选项有这么明显的对应关系,怎么还会选 C 呢?

如果D选项不存在,仅仅考虑C选项是否正确,按照考研英语的出题思路,C很有可能是正确选项。C选项没有确切对应的原文,其中的 “growing demand”是由第一句“ 食品行业增加使用标签”  和最后一句“ 食 品商人回应消费者需求” 结合推导出的结论:如果食品商人对消费者需 求回应的结果是增加了标签的使用,那么说明消费者对标签的需求是 提高的。“eye-catching”  则是对label的引申或者说一种无伤大雅的修饰:既然使用了这些标签,总要设计得抢眼,或者贴在显眼的地方吧?

当然,六级的破题思路是:eye-catching是偏题的,clear和accurate 才是这些标签的修饰语,六级的正确选项一定是“ 完全对应” 。

然而,考研英语的选项不一定是完全对应的,包含更多概括和引 申、联想。

(2 ) 同理,在本篇文章的下一题:

图 8 、9:六级真题 2

做题痕迹可以看出,我在AD之间犹豫了。D选项完全对应了原文 的细节“fear around food”,而A选项则是全文的模糊概括,不怎么对, 但也不能说是错。D选项是六级的出题风格,而A选项往往是考研英语 的出题风格。关于模糊概括的感觉,大家可以在做真题时细细体会。

正是因为考研英语很少有定位到原句的时候,所以更推荐按顺序看完全文,至少要看完答案所在段落。考研英语很少有通过一句话就 得出答案的情况,看完段落、全文是不会“ 亏” 的。按照上文中推荐的的阅读做题顺序,理论上只要看一遍文章就能答完,即使看完全文,也能在10-12分钟做完一篇阅读。

插个话,大家一定要破除对于阅读中的陌生词汇的恐惧 。

“by injecting fear into the discourse about our food”  这句话中我并不认识discourse这个单词,但是完全不影响理解。意会一下就是:“ 对食品的什么东西更加担心。” 至于到底是“ 什么东西”,不影响答题。

(3 ) 以考研英语2013年的Text 4为例,说明考研阅读全文前后照应的情况真实存在。( 非常啰嗦,可以跳过不看,也可以做完这篇真题后再来看这段做题思路)

这篇文章特别难,我在做题的时候前半篇看下来脑子是嚼的,疑惑于为什么一会5比3一会8比0,只知道有个but——是不是两个不同的案子;甚至产生了误解,因为第一段有“administration”而误认为文章是 在讲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对立;只看得懂某法的4条条款中3条被推翻了,大概是因为州 “too close to the federal sun” “intrude”联邦权力,剩下的however也完全看不懂。

不过即使未能理解文章大意,也不影响做出36 、37题。36题中我们已经掌握的部分告诉我们这是处于state与“federal sun”之间的纠纷 ,B 选项与第三段的含义相同。37题也基本属于同义转换,看第四段大致 能感受到这段是在讲州与联邦之间的交流合作的所以排除其他选项。

做到第38题的时候看五段的内容,我却突然理解了文章的大意。

因为第五段对第一段的内容又再次进行了解释,并且通过强烈对比“agree with … but disagree with …”  提请考生注意,这是最高法庭关于 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作出的两个决策,其中 “constitutional logic”  使我注意到 了第一段中的

“on the more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Constitution”,  并且确信这俩讲的是同一个事,那么5:3的判决就是这些法官不认同的 部分,即Arizona法规是否与联邦法规冲突的部分。带着这种区分的观点,我又把文章前半部分看了一遍 ,从而理解了文章,纠正了误解。

可能会有比较厉害的同学,在看完第一段后就已经厘清了思路,领先常人好几步。但对于我来说,第五段的对比给了我非常强烈的提示,是使我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所以对这篇文章印象很深)

印象中这种前后照应的情况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不只一次地出现 。 如果大家做题时第一眼觉得看不懂,不要心慌,也不要死磕前几段,按照我们预定的做题顺序先往下正常做题,可能在后面几段发现照应的地方从而理解了全文的主题,此时再回去确认自己对前几题的理解是否正确。

3.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色彩变化

感情色彩并不是只有在题目问到时才要考虑的一件事,在阅读文章时通过感情色彩判断作者的立场非常重要,甚至在不认识关键单词时有可能仅仅通过感情色彩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一篇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往往是不停波动的,通过对A事物的怀疑引 出对B事物的赞同,或者通过对C专家的引用来反对D专家的观点。在一篇文章阅读完毕之后,大家的心里应该大致能画出一个折线图 ,运用折线图来辅助排除选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是贴一道六级题来举例说明这一点,至于考研真题里对于感情色彩的运用大家可以在做题时自行留意。

图10 、11: 六级真题3

图中48题的AB选项 ,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 区别仅仅在于B选项隐含了赞赏和鼓励的情感,A选项则隐含指责和反对的情感。尤其注意 “be free to”和“burden” “consider”  这三个词,单词书不会说这些词带有 感情色彩,因为这种感情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褒义或者贬义,而是由他们运用的语境和描述的角度决定。在本题中,学生因为学费问题得到解决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支持的人希望他们没有负担地学习,反对的人则认为这是缺乏考虑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支持或  反对的态度就由“without” 后面的内容体现。

"irresponsible decision" "impractical or idealistic subjects""forgiven"等词都体现了作者否定的态度,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 。“forgiven”的前提是做了一件错事,带有否定的感情色彩,如果作者写的是"their loans will be cancelled"则会中立许多。

通过这番解释,相信大家能更清楚地理解上文中单词部分所提到的“ 感受单词的感情色彩”。这也可以简化单词背诵,比如 “porthole”(舷窗)这种单词,通常情况下不会改变句子的感情色彩,只需要模  糊感受它是船上的机械构造就可以了。当它被放进语境时,例如“透过 porthole看到外面”,自然就能理解它是一扇窗,至少是一个口子。许多 单词都可以进行这种简化背诵,从而节省时间精力去扩大整体的单词量。相应地,一些可能影响感情色彩的词汇则需额外关注。

4.模棱两可的主旨题

阅读题型可以简单分类为主旨题和其他题,但凡问到作者是怎么 想的、文章什么观点,就可以归为主旨题。其他题一般都有唯 一答案,但主旨题不一定。做真题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主旨题,其中两个选项确实都是无误的,只不过是纠结于哪个更正确的问 题。作为“ 最后的防线”,如果遇到实在无法从任何角度证明出错误的选项,不妨考虑一下哪一个选项“ 更有意义”—— 或是启发性的总结, 或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 “ 我们要注意有些花不能吃”比“玫瑰花都是红色的” 更有意义。前者是启发性的总结,后者只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后者当然没错,但前者更有可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此处举例并非真题)

在2023年考研的英语争议题33题中,大家也可以尝试实践一下这 个方法。但请注意,这个方法只是在迫不得己实在做不出来的时候供大家多一个考虑的角度,本质上是从目的角度去理解作者,属于玄学,仅极少数题目需要用到,正确率至少比扔骰子高。

5. 综上所述

在做阅读理解时,按照推荐的做题顺序,同时运用感情色彩变化 辅助阅读,只要能读懂全文,就没有做不出的题。实在做不出就运用“玄学” ,从目的的角度探讨哪个选项“ 更有意义”。

最开始做题时一定会错得比较多,大多数都是因为对出题人的思路、风格把握不完全。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感受出题人的惯性思 维,感受正确选项的语言风格,不断练习反省三五套卷子之后就可以达到四篇最多只错一道。(前提是单词背诵比较扎实。)

推荐一个免费的考研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何凯文老师每天会找一段素材出一道题,偶尔会分析出题思路。我认为他的思路与考 研英语的思路很贴近,出题风格也很相像。更重要的是,何凯文老师的素材主题较为多样和新颖,保持每天做一道题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对新主题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即使是像我一样常常懒得每天做一篇阅读的人,也应该保持做何凯文每日一句的习惯。

五、翻译

这部分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所以我也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我只能陈述我的备考过程,不具备参考性,大家可以自行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是要不要读完全文的问题。翻译题是从一篇文章中划出 5 句长句作为题目的,并且这篇文章的整体难度将高于阅读理解。因此我的习惯是不读全文,只读第一段,然后直接开始逐句翻译。只有当我实在看不懂句子或者句子中出现我不认识的单词时,才向上文追寻解释。大家也可以在练习时尝试不同的方式。

其次是关于语法的问题。我的语法极差,分不清各种从句和各个成分。在一战时我尝试过听语法课,见效极差 ,还浪费了一周的时间。于是最后我采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把一个长句中的各个部分翻译成中文,再根据中文语感进行排列。这有点像小学语文的句子成分排序题,先翻译出“雨天”“花园”“ 漂亮的”“ 我”“ 踩水” ,然后排列成“ 下雨天,我在漂亮的花园里踩水。 ” 因为我始终不懂什么前置后置之类的技巧,所以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套路。这个方法过度依靠二十多年的中文语感,慎重使用。

最后是一些零散的提醒。翻译一定要把整个句子看完再翻,不然很 容易翻到后面才发现某个应该插到前面的成分。翻译是写在固定位置的横线上,横线不够修改的量,所以下笔要谨慎。

我练习的时间是从九月开始每周日练一篇,练习与订正的时间合计一小时左右。练习时也像阅读一样不限时,仔细考虑完成后再下笔,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我觉得最容易进步的方式。

图 12 、13:翻译练习

六、其它微不足道的小事

1. 背哪本单词书/哪个词库?

无需纠结,只要词汇书至少有六七千词即可。行动力强的同学早早背完之后还可以换一本接着背。

2.做阅读时划不划线做不做标记?

有人做,有人不做,全凭习惯。考研英语阅读一篇讲的内容很少,对我来说不做标记也能记住,做标记反而会打断我的阅读状态。不过很推荐把必错的、不纠结的选项的序号直接用斜线划掉 ,避免错填。真正考试时,试卷装订本的左面是阅读文本,右面是试题,非常方便阅读,无需担心翻页问题。

3.什么时候涂答题卡?

因为很担心一起涂会涂岔行,我个人的考试习惯是直接用 2B 铅笔做客观题,然后做一道就马上涂一道。比如一道题先用 2B 铅笔在试卷上题号处写上 D,再在答题卡上涂 D,这样不用换笔比较方便。

4. 总的复习安排一定要一样吗?

完全不是,要在吸收师兄师姐的经验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可能到考前都没刷完一遍真题,但是自律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做到二刷 三刷,只要不是机械性地重复练习, 成绩只会更高不会更低。我每天学习总量 100 个单词,但我有个六级没   过的同学每天总量 500 个单词,最后他的英语成绩只比我低 10 分。再比如我认为小作文不重要,但如果有同学不认同,努力准备后肯定也能多拿好几分。我的风格还是比较散漫的,字里行间里经常泄露的懒散作风也不适合每个人,一定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粘。

七、复试英语

现阶段只需要注重初试英语,初试多一分就是多一线上岸的机会。 强烈建议复试部分的经验贴在大家进面之后再看。

复试英语分为笔试和面试的部分,每年的分数和形式都会有所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下面主要按照 2023 年考研的模式简要介绍。

2023 年英语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满分 50 分,面试满分 100 分,在总分中占 150/500 。需要提醒的是,从初试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法律英语,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内容都与法律有关。

( 一)  笔试

笔试每年的题型都在改变,曾经考过阅读理解、中翻英、作文等等。

2023 年的考研题型就是中翻英和作文。中翻英的内容与法律相关,会涉及一些简单的法律英语词汇。作文题类似托福大作文,就一个争议话题 给出 自己的观点,字数要求 300 词左右。因为每一年的题型都在变 ,不 盲目地相信经验贴,需要按照初试的方法认真准备每一种题型。

( 二)  面试

准备面试最重要的是开口练,我对于这一点非常有感触 。一战我曾进面,因为周围没有一起考研的研友,最终我偷懒而没有进行口语对练。那一次面试中,我看不懂法律英语的材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也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与老师面面相劇长达 3 分钟,取得了低于全专业平均分 20 分的最低分 ( 即及格分 61 分),悲惨落榜。

因此三战进面后,我对口语面试这一项非常紧张,甚至到了有点疯狂的地步。我主动加入了知行的大家庭 ,并且非常幸运地被分到了口语七组,和小伙伴们一起疯狂练习。我们的努力也并没有被辜负,最终我们第二分组的五个人全部口语高分上岸,我还取得了本专业口语第一的好成绩。由我的经历 (踩过的坑)可以看出,练习决定 一切。

1.面试形式

六人小组面试,先给一段 150 词左右的材料,大概率是法律英语材料 ,拿到材料后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按照进门前抽好的次序 A1- A3、B1-B3 依次发表 2 分钟的观点陈述。陈述结束后也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倒序发表 1 分钟的观点评价。评价的对象也是预先确定的,隔两位同学互评,  即 A1 、B1 互评,A2 、B2 互评,A3 、B3 互评。2 分 钟和 1 分钟的时间限制每年会有所变化,大家视具体情况改变策略。

面试可用草稿纸 ,但能写字的地方较小。

以往也有多对一面试的模式,翻译法律英语材料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练习模式

我们小组摸索出的练习模式非常高效,在此推荐给大家。

首先是 10 人左右的小组里,每个人每周负责找两篇文章,一篇社科 类一篇法律类。最终分别形成题目版和精读版两份文件 ,在题目版文件中只包括文章本身和该同学的预先提问, 在精读版中标出较难的单词和句子,进行翻译,可用翻译器代劳。

文章可以从 china daily、经济学人、法律英语材料中寻找合适材料, 题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等等方向,其中法律相关的题材要格外重视。

其次,将 10 人小组再随机分为两小队,即 5 人一 队的口语小队。第一分队的同学们找好的文章将作为第二分队的练习材料,同理,第二分队的同学们找好的文章将作为第一分队的练习材料。这一步是为了保证 同学们在进行口语练习时都未接触过口语材料。

最后, 由每一小队内部自行安排练习 。我们小队定在周四、周日晚上九点进行全员正式模拟,周一、周三、周五晚上九点则进行自由练习。全员的正式练习使用另一小队准备好的题材和题目,并在腾讯会议上录屏 ,发言时严格计时。正式练习加上复盘的时间,共花费 1 小时至 1.5 小时左右。自由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用雅思口语材料来“ 打开话匣子” ,有空的同学就来练,没空也不用请假,使用微信群语音。规则也比较宽松,只限制总共讨论的时间在 15-20 分钟,大家可以不计时地说完各自想说 话。自由练习和复盘的时间总共在 30 分钟至 40 分钟左右。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英语好的同学只需要参加两天的正式模拟,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则可以自行加练,时间安排上较为自由合理;降低腾讯会议的使用频率,以保持腾讯会议模拟时的紧张感,且用录屏记录更加方便复盘,同时 ,群语音可以使大家更为放松 ,从而有机会做出不同的新尝试;剩下空余的两天每天找一篇文章“ 交作业” ,对我来说安排得很圆满。

强调一下,在每次口语练习结束后都必须进行复盘, 由每一位同学发表感想和提议改进的地方。感想可以是“今天抽到第一个讲, 感觉好难啊。”“X 同学在评价时表示了反对,在一堆赞同中显得不同,反而听感 很好。”下文中有复盘的示例。

3.小队情况介绍

我们小队的配置非常完美,写到这里我再次感到非常幸运,感谢知行。我们小队取得的练习成果与成员们的优秀特质是离不开的。

第一位是英语专八水平的同学,他的口语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碾压式的。在我们还在僵硬地 First 、Second 的时候,他用他纯正的口音、自然的语气和连接词、高级的词汇和句子毫无表演痕迹地表达出了他的观点。这位同学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的标杆,我们每次练习都励志于从他的 口语中“ 学到一 点点”,从而慢慢改进自己的 口语。

第二位是非常擅长学习的同学,使用雅思口语材料进行自由练习就是她的提议,在每一次的复盘中,她也是发现最多问题、提出最多解决方法的人。她会分享她找到的所有口语资料、考试信息,对练习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位是思维最活跃的同学,他的口语并不是最好的,但他每一次在练习时提出的观点都为我们开阔了思路、增添了见解。他在完成每周 两篇的“ 作业”之外,还会额外地阅读外刊,经常为我们提供适合讨论的话题材料。

第四位是性格最好的同学,他每次的论述都立场清晰观点简明重点突出,非常适合“ 被评价”。他还常常在我因为表现很差而沮丧时适时地安慰我,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厚脸皮地自夸一下,我对于这个队最大的贡献可能在于对口语练习 的疯狂和执着,因为我太害怕重蹈覆辙,所以在一开始就非常积极主动 地推进练习事宜。而且我总是认为 ,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并不需要反复 被讨论 ,只需要被决定 。我恰好又是一个非常容易做出决定的人,所以类似于周几练习 、几点练习 、用哪篇文章练习 、谁来做总结这种事情多 数都由我先给出决定,有反对意见再另行讨论。我认为,这可能能够在 紧张的复试期间省去互相谦让的时间,真的非常感谢同队小伙伴们的积 极配合 ,队里没有发生任何矛盾。

在每次练习的复盘结束后,我们都会互相加油打气说“ 一起上岸”“ 九月约饭”,最终也成功地实现全员上岸啦!再次感谢知行让我结识这些优秀的同学们。

4.习进程

我们一个月的练习,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这里列出的三个阶段只是想告诉大家,遇到这些难题是正常的,是认识和实践发展的必经阶段。有些具体的经验其实只有自己练了并且自行复盘才能真正被吸收,只看经验贴是无法内化的。这部分内容如果能稍微提高大家口语进步的速度,明确练习的方向,那么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1)前期,注重发音和流利度,致力于“ 有话可说”

这一阶段我们大多数人的发言都磕磕巴巴,常常因为单词不会而卡 住好一会。比如我第一次练习时卡得三分钟只说了三四句话。并且同学 们很难说满时间,常常感到无话可说,观点单薄。

因此我们复盘得到的经验都比较偏技术,例如某些常用单词的读音、 某些音标的发音 、可以作为连接使用的短词 、使用例子填充观点等等。(如图 14 、15 )

图 14、15:早期口语练习复盘记录   

(2 ) 中期,流利度提升后 ,开始追求内容,走向模版化

经过练习,这一阶段大家基本改正了思考时无意识地说“emm”和死 磕某单词而卡住好几秒的习惯,逐渐流利了起来;也对举例子 、正话反 说等方法更熟悉了,对于英语表达逐渐熟练,变得有话可说。随之而来 的问题是如何去组织自己的观点并且清晰地表达出来,如何去提高词汇 的丰富度并减少语法错误。

于是我们的复盘走向了模版化,套用模版不仅可以运用上提前准备好的高级词汇,还可以使论述的框架简明清晰。我们几乎每次练习都能 总结出 一种模版。比如,但凡遇到法律问题,就在第一句用上“This is actually a conflict between … and …”  结尾再强调我们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我们还对各种框架结构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例如有一次练习时,由   于上文提到的三号同学的观点太过于独特,我非常想对其中的第二点进   行补充,因此我并没有使用原先常用的“ 对每一个观点分别评价” 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新的方式:用三个短句快速陈列该同学的所有观点 ,随后表   示我尤其赞同第二点,并且“I would like to add a little bit … ”在结束后的   复盘中,其他同学们都表示这种结构比较新颖,可以视情况使用。

(3 )后期,因太能说而开始去模版化,开始追求自然感和良好听感

逐渐适应用英语表达观点后(而法学生们又总是观点很多),同学们开始变得太能说,在自由练习时甚至能一个人讲上五分钟多,正式练习时也常常超时。综合讨论后,我们认为是前中期塞进去的模版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进而开始去模版化。以一号同学的口语为典范,我们都努力向他学习,包括吐字、语音语调、结构组织等。

这一阶段还有一些意外之喜。例如,某次练习中,我抽到第一个论述 ,准备的时间很短,来不及写出我的论述框架,只能草草看了一下文章并快速地确定我的立场。在论述时,开头第一句我机械地念了原文以作为背景陈述,实际上是正在进行过渡、进入英语状态;在这期间我扫到了文章的其中一个观点(第三段第一句的一个关键词),并就此临场发挥了我的看法,完全不限制自己的思路,想到哪就说到哪;即将说完时看了一眼时间还剩一分钟,我又快速地扫了一眼后半篇文章,找到了另一个关键词,还是临时发挥了我的看法,想到哪就说到哪。

我本以为这样的论述会比较零散,但是在复盘时队员们却一致给予 了好评,甚至表示这是我所有练习中最流利、听感最好的一次发言。

仔细思考,相比之前我列出一 、二、三 的框架,再列出各自的依据 和例子的做法,这次的即兴发言更流利,我认为有以下原因:列出观点后总是紧张于“ 说不完” 和“ 说错了” ,即兴发言则没有这种顾虑;列出观点的方式,在观点的切换之间是最容易停顿的,因为思维停顿了,所以语言就不得不停顿,即兴发言则没有这种情况,一切都是想到哪说到哪,语言跟着思维走,反而更流利。

这件事情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如果有时间准备可以按照往常的练 习做好充分准备,但如果抽到第一个发言,也无需过多担心,采用这种 随机抓取文章关键词然后想到哪就说到哪的方式,依然能保证流利度和内容饱满。

5.思路总结

( 1 )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看待。

语言是工具,语言包含的内容才是交流的目的, 因此不要因为口音 问题而张不开嘴,也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不敢表达。

一个外国人如果磕磕巴巴地用整脚汉语问: “人民学校哪里? ” 我们一定会懂他是想问中国人民大学往哪走,更不会因为他的口音嘲笑他。 外国人愿意用中国的语言来沟通和交流,在我看来是一种有诚意的表现,并不会去苛求他的口音和语法。同理,中国人愿意用英语去和英语母语者交流,在我看来已经足够有诚意了,无需纠结于口音和语法。

说英语时,“ 敢说” 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错误的词汇、错误的语法,也可以传达出真正的信息。有一次练习时我临时编造了一个词 (词根+表示名词的“tion” ),同学们依然领会到了我真正想说的含义。

(2 )流利度比词句华丽更重要。

就实践结果来看,我认为流利度可能比华丽更重要。因为在我的面 试过程中,我没有用任何一个高级词汇,而是一直用简单的句子去讲清楚自己的观点。不如说,在后期的练习过程中,我已经放弃了刻意使用高级词汇,因为高级词汇在我平庸的用语中就像一朵牡丹开到了沙漠中一样突兀。

在面试过程中,我甚至用了一些自创的表达,比如“Thispolicy should open to the whole country”显然这是一句病句!并没有这样的表达,但是老师们完全领会到了我的意思,并且似乎没有察觉 ……

因为用的都是简单的词句,我的流利度也较高,应该有加分。另一个加分点可能是我在限制的时间内结束了我的发言,没有超时。

(3 )观点的内容同样重要

如果考社会经济环境话题,并且面试老师是外语学院的老师,那么英语口语的水平将会更加重要;但本次面试是法律相关话题,并且面试老师是本专业的老师,那么言之有物的重要性可能会提高。我们小队在复盘时曾经认为老师可能不考察内容,无论立场如何,能自圆其说就行。 但是这次面试碰到了立场偏向比较鲜明的题目,仍然有同学提出了反对的、可能不太妥当的意见,我个人认为有可能会影响成绩。(仅仅是个人认为, 我并不清楚各位同学的面试成绩是多少)

(4 )练习决定一切

在刚开始练习时,我是小组内口语最差的,但高强度练习一个月后,我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绩。英语口语的分差并不大,只要大家都努力练习,并不能在口语这一项翻盘或被翻盘。因此,放平心态,保证练习频率,将口语作为一门通过性的考试对待即可。


人大法学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本科人大,二战考研人大民商法状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丨状元有话说

一战考研人大诉讼法状元:根本赢不了,我听不懂丨状元有话说

本科法大,一战考研人大国际法状元:踯躅中追寻光明,不觉帐中灯焰墨顶丨状元有话说

万字长文详述人大民商法考研上岸经历:构建知识体系,打通学术脉络

本科西政,一战考研上岸人大经济法395分丨何妨吟啸且徐行

红圈所辞职后,二战考研人大经济法状元: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丨状元有话说

九月末保研转考研,一战上岸人大知产丨规划、耐力跑与冲刺

本科法大,考研上岸人大知产:普通人的平稳考研路

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普通学生的人大法学考研实录:不必人云亦云

二战上岸人大法理学: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识产权法,复试第一:做自己最大的支持者

总分398分位列全部专业学硕第一名,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丨状元有话说

本科华政,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丨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

本科中南财,一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德语二外生的探险之旅

放弃保研北大STL后,一战考研上岸人大国际法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揭秘理论法学140分的真相:人大法学考研理论法学复习功法

本科中国政法大学,一战考研上岸人大刑法学丨日拱一卒,不做狡辩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世间第一流丨四非一战双考人大法学硕士理性复盘帖

本科深大,一战双考上岸人大法律史:打得通的,便是好汉丨状元有话说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诉讼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诉讼法丨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从茶山刘到中关村的两年旅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经济法: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三战人大宪行学硕上岸:希望大家努力捱过寒冬,迎来人生的春天

本科人大财金,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行百公里者半九九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人大法学考研英语单科85分,两万字详解考研英语备考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