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和小猫奴 1

背景
某个平行空间里的2033年,各个国家发达而稳定,社会制度规范而健全,社会阶层明确而顽固。人们仿佛在出生时就是不同的材质,有金有银,有铜也有铁,接着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打造成不同的零件,最后被嵌入社会这个有序的大机器里安居乐业。一切妥当圆满,几乎完美。
科技发展处于AI初级兴起阶段,城市里一些程式化、咨询类、服务型的工作正被AI逐渐取代。活在水泥钢筋、五色玻璃的冰冷闪耀中的都市人,又陷入人工智能无微不至的温柔乡。繁复与简洁,真实与虚假越来越没有界限,一眼望穿也不过是镜子的两面。
1.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西部民风彪悍,牛仔们一言不合拔枪互射。子弹面前,人人平等。生死存亡全靠技术,令人羡慕。
叼着烟的牛仔徒步来到一座富有的小镇,路边的地痞们放肆的嘲笑这个没有马的外乡人。
“你们笑,我觉得不太好。”叼烟的牛仔发出低沉声音。
地痞们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但不等拔出枪已经应声而倒。
“顾魏,你这次的诊断非常及时和准确,主任都非常认可。”华清医院的院花高希笑着对顾魏说。
顾魏将视线聚焦在眼前同事漂亮的笑脸上,“从病人的角度看,这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
“你说的对,但是能快速确诊,就能尽早治疗,对于病人也是值得庆幸的事。”高希真诚的夸赞,“多亏了你!”
回到自己小小的办公室,顾魏舒了一口气,却无法完全放松。
同事不仅出身名门,而且阳光美好。而自己因为夸赞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又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似乎良善也是高处的奢侈品,需要金钱和权势垫脚才够得到。
顾魏想到“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不过很快便打住了。
上班时间,他没有空暇多想,灰蒙蒙的心情总像乌云笼罩,拨不开。
今天难得的不用加班,顾魏在晚饭的时间终于到了家。
大城市的白领公寓区,租金不菲,配得上光鲜的职业,却超出了新人收入。
顾魏不是新手医生,医术也颇受肯定,但是升职加薪这样的事,主任总有理由优先更“符合条件”的同事,比如高希那样的。
无背景的外来户顾魏只有常常加班,才不至于月光。
草草吃完晚饭后,顾魏打算早点休息。
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一篇论文,希望这次职称可以得到上调。
也许是之前熬夜过多,最近脑子总是嗡嗡的,难专注,易疲劳,胃病也犯了。
顾魏皱着眉入了睡。
无数的士兵攻向一座城堡。
他们背着不同的旗帜从四面八方乌泱泱涌过来,然而冲进城后依然漫无目标的不断冲刺……
梦里的场景和清早上班的人潮重合,不过这里急匆匆的人群是有方向的吧?
顾魏自己有辆车,这和其他医生一样。每次开着自己的车是顾魏最安心的时候,或者“已经在路上”本身就是种安慰。
顾魏刚来到这座大都市的时候,望着街上快节奏的通勤场面,心里是自信的。因为他一直在赶路,如今终于来到这里,只要走入其中,他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人流不息的地方都是容易融入的,从众让人有安全感。然而嘈杂中错觉横生,来不及看清他人也来不及自令省悟。
两个月后的一个早晨,一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被送进医院。
病人病情比较严重,家属又不配合,所以病人状况岌岌可危。
晚上,病人又开始呕血,鲜血染红了病床和地板。值晚班的医生正是顾魏,他熬了一晚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让病人撑到了第二天早上。
下了夜班,顾魏头重脚轻的脱下白大褂。
离开时,路过病房正好遇到来接班的医生和护士,顾魏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说了句,“病人病情很重,估计就是今天了,你注意些,我先下班了。”
果然白天的时候,那名病人走了。
家属在医院闹开了,不过所有的治疗与抢救都没有问题,医院和医生并没有任何责任。
无处发泄的家属忽然想起了早上顾魏说的那句话,于是情绪愤懑的投诉顾魏,说他对病人毫不关心,漠视人命。
医务科有个服务站,专门负责接待病人家属的各种投诉,其实就是出气筒。服务站的接待员都习惯了,只要不是真的过错,一般都会为了安抚病人家属情绪,表示会对被投诉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批评。
于是顾魏就被记在了批评名单上,相当于得了个差评。
而此时的顾魏在家里昏睡不醒。
几个小时后,顾魏悠悠醒来,茫然的躺了半个小时才有力气爬起来为自己煮了一碗粥。
胃不舒服是慢性胃病,还有一点低烧,最近太累导致的抵抗力下降,不要紧,顾魏边想边吞下两粒维C。
第二天退了烧的顾魏按时上班,年轻还是有本钱的。
医务科服务站打了电话过来说了昨天白天的事,倒也谈不上批评,顾魏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巧的是顾魏的论文评价不错,本来提升有望,可同科室的关系户正在争取出国交流的镀金机会,只要有了职称就名正言顺。
顾魏又被挤了下来,理由就是这次的差评,正当合理。
顾魏没有为此与主任理论,没有用,主任总是主任,而理由也总是有。
口中是规则道理,而现实往往只是取舍。
顾魏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