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半泽直树》的三层内涵

阅前提示:本剧评涉及大量主要剧情,建议观后阅读。本剧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对本剧的规范解读。
概述
近日,《半泽直树》终于在B站上线,这部被称为现象级日剧的高分电视剧,在2013年播出后就风靡全球,第二季的播出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第一季前五集是半泽启程的“新手村”,它为我们大致塑造了半泽直树的角色形象;之后五集则是进一步强化半泽直树正义的形象,而深度的东西发掘得并不充分。第二季全集都是本作的巅峰,在将半泽形象成熟化的同时,不断挖掘了半泽以及半泽身边的人更深的内涵。

整部剧高潮迭起,剧情紧凑,毫无尿点。全员特别是雅人叔和香川叔演技炸裂,光影剪辑台本出色,很难不承认是一部好剧。
以下从个人的一些想法出发,发掘《半泽直树》的三层内涵。
第一层:维持正义——半泽的成长与心中的正义天平
看《半泽直树》,看出的第一层,就是每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期望——惩恶扬善,坚持正义,并勇于承担过去错误带来的责任。
剧中最大的爽点莫过于半泽的一次次成功复仇,但《半泽直树》的爽不是多少年后的卷土重来,而是这样的:出事了上司把责任都推给我,他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在半场开香槟,最后我不仅能把事情处理,还能揪出你的问题。
回顾一下,这个样的剧情其实相当夸张,就像练级的玄幻世界里,你能十级单挑一百级,打一会说,不打了要讲武德,然后突然袭击,把反派打出内伤,然后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是乱打的。这河里吗?
但半泽直树可以,以下克上最多只要五集,见面先怼一遍,最后绝地重生,直逼对方土下座。编剧把这样的故事放在日本银行,设置了一个有着严格的职位等级,也有很严苛的法规,但又暗流涌动,内幕交易众多的背景。最后,真正让这个故事不再离谱的是有了半泽直树这个人。

给半泽心中安上正义的天平,顺便还有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推理能力、出色的领导才能、强健的体魄,当然还少不了出众的(怼人)口才。这样的环境设定和人物设定让半泽有了揪出违规违法行为的机会,才让半泽能够成功复仇。即使是这样,每次都得等半泽拿出死死的铁证的时候,对方才肯松口。
当然,《半泽直树》显然也有别于现实,现实不可能这么生猛地横冲直撞。我还是希望能多和半泽学学,至少我们能才半泽直树身上学到这些:乐观、关心他人、勇于担责、行动力强,当然,少不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拳打生活,脚踢命运,告诉自己,干就完了。

第二层:以牙还牙——半泽与行长的复仇
剧中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复仇,也就是半泽口中的“以牙还牙,加倍奉还”。半泽是一个愿意相信别人的人,但如果遭到不公,他也会奋起反击。但仔细捋过剧情就会发现,半泽从没有过恶意报复他人,而是去坚持正义,发现对方的不义,从而让对方受到惩罚。
像大和田,如果不是因为为老婆违规放贷,半泽很可能抓不到他的把柄,自然完成不了所谓的复仇。为了剧情需要,半泽经过努力最终都能找到对手的破绽,并一举翻盘,这就是本剧的爽点所在。
可是,现实中,可能并不能如此迅捷地抓到对方的把柄,抓到对方把柄后自己片叶不沾身也显得不够真实,这就照应了行长这里的故事。行长的故事里,首先是确凿的把柄太难抓住,再一个就是揪出来一定会波及自己。

但行长依然决定这么做。行长为了发掘好友死亡的真相,他等了十年。前前后后物色了富冈、大和田等帮手,但这还不够,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揪出真相。行长还是缺少一个锋芒毕露的人,此时正好半泽直树的出现让他有这个机会破局。他以敏锐的眼光注意到半泽直树,并着手培养他。
行长已经等了很多年,他也不会仅仅只考验了半泽直树一个这样出色的人,可能有很多杰出的人在行长的考验下倒下了,但最终半泽直树成为了那个不负众望的人。行长借半泽直树这把剑斩向了箕部,虽然自身也受到重创,但这维持了半泽与行长共同认定的正义。也正是这条共同认定的正义,半泽才愿意帮助行长实现复仇。

如果说半泽的绝地反杀有魔幻色彩,充满了机遇性和巧合,那行长的复仇则是十年卧薪尝胆,精心准备了一场殊死搏斗。本剧中最大、也是贯穿全剧的“以牙还牙”的暗线正是在行长这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的中野渡行长也就是今天的半泽,只是,面对水更深的局面,行长选择了更沉稳却更沉重的方式来“以牙还牙”。
第三层:影响他人——半泽与大和田的相互认可
半泽无论身处何处,身边总有信任和拥护他的下属,这和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有莫大的关系。半泽用影响力感染了身边的包括行长、黑崎等的每一个人,他们明白半泽的热情和真诚。但受半泽影响最大的,当属大和田。
最后的大和田和半泽的那段对话,加上半泽最后的微笑,明确点出了两季以来一直贯穿的另一条暗线。大和田的话暗示了半泽对大和田态度的转变。在深入了解大和田后,其实可以发现,大和田身上有着作为银行经理人的品质,也是半泽所肯定的。但是半泽的回应同样也阐明了,他相对于大和田,功利主义的成分要更少一些,他善于相信别人、帮助别人,这也是他能成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一段大和田和半泽的对手戏被解释为大和田激将想让半泽留在银行,但大和田说的关于过去半泽父亲事情的看法并不是完全是激将之言。但事实上也包含了编剧对于半泽的思想的一些暗示。当大和田否定他的父亲,认为他是自寻短见时,半泽只是回应他们两人“是两类人”。这是他们所处的立场决定的。

半泽作为儿子,自然不会与抛弃为父亲贷款的大和田完全站在同一条线上。虽然父亲的死亡是因为他自己的逃避,但父亲在困境走向绝望却正是由于大和田的放弃。大和田对于这样的困境也就是对话中提到的中小企业的盈收亏损,他当时的做法的放弃,而半泽的选择是帮助。他们在这点上的立场不同让他们不会完全站在同一条线上。
而事实上,整个剧情,半泽和大和田都没有完完整整地站在一条线上,二者的矛盾常常被导演用夸张的镜头表现了出来,二者每次的合作也充满了戏剧化。

然而,另一方面,两季中,半泽对于加入前产业银行的目的,从来没有被明确表达为“复仇”。而从内心里面,半泽也并没有肯定父亲自杀的做法,就像中野渡行长从没有肯定当年牧野副行长选择自杀是正确的一样。所以,半泽无法完全否认大和田的所谓其父”自寻短见“的说法。从第一季半泽拼死阻止了一位社长的自杀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他不认为父亲的逃避是正确的。

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直面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这才是半泽所认同的,这也是对半泽奉行的“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诠释。半泽不再愿意重蹈父亲的覆辙,也不期望其他人因为生活的绝望而丧失斗志,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半泽才能够形成这样的杰出人格。这也是半泽与大和田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大和田和半泽之所以能站在一条战线上。又要追溯到过去的故事,大和田拒绝了半泽父亲的贷款,本意是为了银行的利益,这一点半泽并不反对。只是他的正义不允许他单单为了银行的利益去放弃贷款,与之替代,他会帮助寻求其他的生路。第二季也提到过,半泽为公司带来的盈收常常都是长期回报,半泽看重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所以半泽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而是逃避本身。从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丝逃避的影子,逃避根本就是半泽的反义词。所以,半泽所憎恨的,也不是大和田或者其他人,而是逃避,他让大和田下跪,是因为大和田曾经面对多少人的困境时都选择了规避。大和田并非恶,而是把利益看得过重,而这正是当时每个银行人的通病。正是因为如此,半泽决定步入银行,他想把这样的通病扼杀,他想让银行人真的为大众服务。

而再回到探究二人为何能站在同一战线上,答案就是——半泽影响了大和田。经历的第一季末尾的风波后,大和田变了。相较于第一季冷酷的大和田,他变得更加感性,他受了半泽之挫,受了行长之恩,也不再一味把追逐高位当作目标。从第二季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半泽影响了大和田,更准确地说,是行长借助半泽之力影响了大和田。大和田渐渐像半泽一样,愿意为他人付出。

最后一段对话仔细揣摩之后,也确实让人非常感动。大和田自己的退出,保证半泽有继续能担起复兴银行责任的机会。无论是行长还是大和田,都深切地知道银行的未来需要半泽,所以他们选择了退出,以保下之前一直站在风口浪尖拼命的半泽。他们都知道,半泽是“注定要当上行长的人”,如果半泽再引咎辞职,这座银行可能就再也没有希望了。面对大和田略显浮夸的表演,半泽最后的一笑自然也是看穿了大和田的意图。

二者从来没有完全认同双方,但双方真的做到了求同存异,彼此理解。大和田的转变和半泽直树的成长,是本剧最后最美好的结束,也正是本剧最终谢幕的升华。
总结
《半泽直树》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结局,最终半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什么选择已经不再重要。我个人认为,既然半泽已经”应战”大和田,他将会续写一篇振兴东京中央银行的故事。但故事是否需要写给我们看,我认为无关紧要。
因为无论怎样,他已经了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沟壑,哪怕前路再艰险,他也能如履平地般大步向前。半泽直树这部剧就是这样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