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寒则悸,肝寒则痛,肾寒则冷,一个方子四味中药,横扫五脏之寒

2022-10-28 16:34 作者:中医内科贾亚军  | 我要投稿

万病从寒起,治病先驱寒!中医把外邪分为六种,但对身体伤害最大的,无疑就是寒邪了,心寒则悸,脾寒则泻,肾寒则冷,肺寒则咳,肝寒则痛,今天贾医生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呢,可以横扫五脏之寒,这个方子就是理中汤。

理中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之手,方中只有简单四味药,分别是干姜、白术、人参以及甘草。

其中干姜和甘草这两味药为此方中的灵魂,干姜能走中焦,可以把脾胃里面的寒气赶走,并且还能温补脾阳,搭配甘草,可以使干姜的温性愈发持久;人参补脾胃之气,增强脾胃运化的功能;再加一味白术来健脾燥湿,避免因脾虚气弱而导致津液运行不畅形成湿气。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好奇了,为什么这个理中汤里面只用到了治疗脾胃的药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可以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精微之气输送到全身,所以此方的治疗思路呢,就是从脾论治,只有先保证了后天之本,我们的身体才有对抗寒邪的资本。

那么理中汤又是如何祛除其他四脏中的寒气呢?

我们先来说肺,肺为娇脏,直接连通于外界,最容易感受外来邪气的侵袭,一旦受寒,我们就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理中汤来补脾温阳,因为肺在五行中属金,脾属土,脾土可以生肺金,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理中汤便能派上用场了。

接着我们来说肾,肾主一身阴阳,一旦受寒,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畏寒,手脚冰凉,还会出现夜尿频繁、小便清长的情况,那这时我们可以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增加一味附子,也就是附子理中汤了,附子辛热,可以补火助阳,将肾中寒邪驱赶出去。

然后我们再来说肝,肝为刚脏,经常说肝火旺盛,肝受寒的情况比较少见,一旦出现,就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了,很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出现刺痛感,尤其是在胁肋两侧的位置,并且肝寒还会导致四肢伸展不利,筋脉拘急,指甲和嘴唇的眼色都会发青发紫,那这时我们同样可以参考附子理中汤,因为肝属木,而肾属水,水能涵木,同样也是借鉴了“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

最后我们来说心,心主神志,一旦受寒,我们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容易感到心慌、心悸,并且由于心主血脉,而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所以心寒也同样会导致血瘀,那这时我们可以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加上一味桂枝,桂枝辛温解表,并且能温通经脉,可以很好的缓解因心寒而导致胸痹、心悸等症状。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为什么理中汤被称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核心方了吧?中医讲“万病不离脾胃,方方不离理中”,便是这么个道理了。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请不要忘了多多点赞转发,关注贾医生,带你了解更多有用的中医知识。



心寒则悸,肝寒则痛,肾寒则冷,一个方子四味中药,横扫五脏之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