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身体发肤记之重生|第十六章 太阳雨

2023-09-14 15:55 作者:Wanda-顺顺  | 我要投稿

“怎么了,慧慧?”江老师看杨慧半天都不转头也不说话,就开口询问了。其实,当杨慧看到那块不明所以的亮白色之后,虽然有点失望,但刚才的所有担心都烟消云散。“不可能这么巧吧?”她想,忽的听到江老师在叫她,她回过头去,望着江老师一笑,又回去指着照片里的C位君说,“我也不认识他,但看着眼熟,刚我就在脑子里想具体哪部电影里有他呢。”


“没事啦,这人在我们八零后小时候还挺有名的,电视上总能看到他,你们九零后可能不知道。你吃好了吗?看你都没吃几口,一会儿路过点心店再给你买点点心吧。我没点多少,都被我吃了,我来结,你不要动!”江玥老师假装用命令的口气和杨慧说,但却满眼笑意。


在江老师结账算给多少小费时,杨慧又扭过头去,用手机翻拍了一下那张照片,虽然她自己也不相信能如此凑巧、一天时间里既遇到了像极了向老师的女子又找到了母亲失踪的线索,但她还是拍了下来。江老师结完账,两个人走出饭店,杨慧暗暗记下了那家饭店的名字,就和江老师沿着中国城迷宫一样的马路随便逛逛然后找回国际公寓的地铁。


尽管她现在依然还是有点魂不守舍,但比起下午那会儿已经好多了,那张照片再怎么扰人心扉,但回去慢慢看也来得及。下午她和江老师去了一家名叫“越南巴黎咖啡”的华人点心店,还说这家店既不越南也不巴黎,写汉字难道是给越南人或者法国人看的?然后又经过了几家叫什么何仙姑、黄大仙的算命店,其中里面坐着位中年大叔,杨慧经过时,大叔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打量了一下她,似乎想告诉她点什么但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杨慧没有停留,她想远离这里,远离今天发生的一切,“就让我回归正常吧!既然那个女人不是向老师,既然照片上的女人脸消失了。”她想。


终于,在迷迷糊糊又看不懂谷歌地图的路痴江老师的“带领”下,她俩在绕了地铁站五圈之后终于成功找到了地铁站并上了地铁。一上地铁,江老师就困了,说下午走得太累,借杨慧肩膀靠靠,说着说着就睡了过去。但杨慧还好,并没有觉得太累,既然江老师睡过去了没人和她说话了,她就掏出手机来看下午拍的照片。合照里最右边的瘦高女人,穿着灰色西装。那块诡异的亮白色不仅遮住了那女人的脸,还遮住了她大部分头发,杨慧也无从判断她是长发还是短发——李红玲走的时候,是梳着长直发的,平时就用一根橡皮筋把头发扎起来,非常简朴,但头发这种东西还不是说剪就剪的,不能当作判定人身份的证据。然后她就把放大的图片往下拉,看看衣服质地——看不清,想看看那女人鞋子的样式——就没照到她的鞋子,但也就在此时,杨慧注意到了女人自然垂在左腿上的左手,因为她隐约间,模模糊糊地看到那只手上,好像戴着一枚戒指,蓝宝石戒指。


杨慧记得,李红玲也有那么一个蓝宝石戒指,是她下岗前两年,杨建军为纪念他俩结婚十周年去荟华楼买给她的,金色的戒托上镶一颗好多个切面的蓝宝石。杨建军说,虽然宝石不大,但这枚戒指是24K金,宝石也是好的蓝宝石,可以当作传家宝一直传下去。刚拿回家来时,李红玲非常开心,戴在手上左看右看,喜欢得不行,虽然奶奶说杨建军瞎浪费钱、一摔门回家给爷爷做饭去了,虽然杨慧吵着让李红玲给她戴一戴,但李红玲就是不褪下来,一刻都舍不得给别人戴似的。那会儿小小的杨慧还赌气说,等我长大挣钱了,我买个鸡蛋那么大的宝石戒指戴!才不稀罕你这个小小的!李红玲却笑眯眯地一把把她抱进怀里,说等她结婚了这枚戒指就给她,她在给她女儿,我们就都有蓝宝石戒指了。可是,她走的那天也戴着那枚戒指,照片里那个穿灰西装的女人,也戴着那枚戒指。


虽然照片里的戒指极小,但杨慧也看得清楚,那是一枚宝石戒指,宝石不是黑色就是深蓝色的,如果她能看到实物,如果那不是李红玲的,那至少也应该和李红玲的有七八分的相似。


“不行,我得回去,我无论如何得回去问一下。”在看到戒指的一分钟里,杨慧忽然意识到,就算这个女人不是李红玲,她也一定得回到那个粤菜馆去问一下她是谁。在被动地经历了李红玲和向老师的失踪之后,杨慧决定这次她再也不等了,不等她们主动回来联系她,而是主动去找她们,去找她心里最牵挂的那个女人。


想到这儿,地铁忽然停了,杨慧听广播说,前面出现了些事故,她这班地铁需要原地等待,而且,回中国城的地铁也因为那起突发事件而过不来。江老师也醒了,她听了广播之后,说:“看来我们要在这儿等上一会儿了,慧慧。”


“嗯,江老师,我不等了,我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得回中国城确定一下。”杨慧急急地和江老师说,“你自己坐地铁回去行吗?”


“我也不等了,身子乏得厉害,我们一起上去,我打车回去吧。”江老师说,“你确定不和我一起打车回?我们今天一起回、明天周日你再来呗。”


“不了,江老师,我也打车去中国城,这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非常重要。现在来不及说了,等我回去之后和你说!”说着,杨慧几乎把江老师从地铁的椅子上拉了起来,三步并两步向地铁外跑去,后面还没完全清醒的江老师直喊,别跑那么快,等等我,等等我!


她们在十四街地铁站里上来了,黄昏的曼哈顿下城,依然暑期喧嚣、人声喧嚣,但与平时不同的是,江老师和杨慧都看到路上的行人挤在一起,举着手机拍着什么。杨慧顺着人群手机拍摄的方向看去,她看到了一轮火红的西沉太阳出现在曼哈顿南端巨大的摩天大厦之间,好像受到两座大厦的挤压、被夹在中间似的。西下太阳的温暖光线与纽约街道平行,好像是不同的平行世界忽然出现在同一空间中一样。


“曼哈顿悬日!我们赶上了曼哈顿悬日!”曾经在美国生活过的江老师激动地对杨慧喊。“每年只有两天啊!我们居然赶上了!”


“什么是曼哈顿悬日?”面对着这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壮丽,杨慧显然问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


“嗯,这个悬日大概就是太阳日光的方向会与曼哈顿东西向街道对其的事件,这种事件发生时,你就能看到像今天这样、太阳被两栋大楼夹住、日光也与街道的方向平行对齐,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我得赶紧拍几张照片,幸好我们出来了呀慧慧!”江老师激动得不知所措,只兴高采烈地和人群一起挥舞着手机拍照。


此时,杨慧脸上感受到了一滴水,她抬头看了看天空,一半橙红、一半湛蓝,白得近乎透明的云朵安静地悬在天上,那枚巨大火红的太阳依然庄严地悬在高耸入云的两栋大厦之间,静静地看着这尘世,像命运般要随时对街上欢呼的人们进行审判一样。


又有一滴水落在杨慧脸上,杨慧举起手,擦掉了两滴水,但没想到第三滴水又滴在她的脸上,还没来得及擦,第四滴、第五滴、第六滴……


雨滴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像秋雨萧瑟,像春雨呢喃。下雨了,下太阳雨了,在这样晴朗的黄昏时,在这样庄严的落日胜景里。但杨慧清楚,今天天气预报里并没有说,而前面欢呼的人群也似乎并没有感到这天气——这雨,像李红玲离开那天,像大三上学期冬天所有那些从来没有出现在天气预报中的雨一样,仅为杨慧而下。


那个世界的门已经打开,通道已经打开。


站在胡同口道别的李红玲、昏黄灯光下怀孕的向老师、和杨慧梦里从奈芙蒂斯木乃伊棺材里钻出来的女巨人,此时三个人好像合并成了一个人,或者三个人依然是三个人,在越下越大的太阳雨里,一起打开了杨慧的过去与现在、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的大门。


街上没有出租车,甚至连公交车都有点像从梦里开出来的一样,杨慧在雨中大体辨认了方向,便开始想着中国城里的那家粤菜馆走去。大雨瓢泼而下,杨慧紧攥着手机——


走,我要去找你。


对,我就去见你。


这场雨是你为我而下吗?


让我去找你,让我去见你,好吗?


她一边哭一边走,一边走一边哭,根本分不清泪水与雨水,或者那雨水,就是她的泪水。周围的一切都随着雨水化开了,像莫奈的水彩画,像苏心圆给杨慧讲过的她的家乡,氤氤氲氲、恍恍惚惚,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又切近的,所有的一切又都是飘渺而遥远的,像想象,像记忆,像情绪,像怀念,像痛苦,像喜悦,像人之将死,像婴啼落地。


让我去找你,让我去见你,好吗?


杨慧开始在大雨了跑了起来,她已经顾不得手机淋了雨会坏掉,自己身体胖根本跑不了多快,周围可能有她能打到、能够很快就把她送到粤菜馆的出租车,她要跑着去找李红玲,哪怕跑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忽然晴了,曾经悬在两栋大楼之间的落日也只剩下一些残余的光辉,中国城和小意大利的霓虹灯亮了,疲惫不堪、好像跨越了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杨慧终于拖着沉重的步伐,站到了粤菜馆前。此时的她,满脸泪痕,全身湿透,头发一缕一缕地贴在头皮上,不知道是因为刚才那场雨还是她一路奔跑的汗。


杨慧等也没等,直接开门就进去了。领餐员换了一个,比中午的那个年轻,二十出头的样子,看见杨慧这副样子没头没脑地钻进来,吓得一躲。杨慧也知道自己此时形象不佳,但她根本顾不得这些了,她直直地走向领餐员,指着那张照片问她:“你知道你们饭店有谁知道那张照片的来历吗?”


领餐员显然被吓到了,以为杨慧是个纽约街头的神经病,但一般神经病也不会讲汉语,所以她又觉得眼前这人有点严肃,但至于照片怎么回事,她才来美国半年,怎么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照片是怎么回事。见杨慧一脸急切,她有些不知所措,强装镇定对杨慧说:“您稍等,要吃点什么吗?如果是一位的话,我带您去您的座位,您坐着等。我这就去找老板的女儿。”


杨慧点了点头,想,也折腾了一下午,索性就在这儿再吃一顿回去吧,于是就又坐在中午和江老师一起吃饭的位置上,守着那张照片,生怕一不留神、照片里的人跑路了一样。


杨慧盯着小领餐员,生怕她不给自己办事,但只见小领餐员颠颠儿地跑到门口吧台处,对里面一个三十多岁、化妆甚是大胆的女的说了两句话,俩人还一起看了看杨慧。然后,小领餐员就回到了自己工作位置,那个女人向杨慧走来。


“您好,请问您来我们这儿到底想问点什么?”那个女人口气不善地对杨慧说,但看神情,她在等到杨慧回答之前,似乎并不想再说什么。


“您好,我……我就是想问问这张照片里的一个人”,杨慧指着最右边、穿灰西服的女人说。“我猜,她可能是我妈,您知道吗,我妈在我小时候出国赚钱,后来就失踪了,所以今天看到这个人,我觉得有点像她,就赶过来问一问,我绝没有要搅和你们生意的意思。我看不清这人的脸,所以,如果你们这儿有谁知道她是谁,麻烦告诉我好吗?”杨慧恳切而卑微地说。


“这样啊”,女子示意服务员给杨慧倒一杯水。“其实我是不知道的啦,这店是我爸妈开的,他们现在生意做大了,就去法拉盛那边了,嘱托我看这个小店。不过,你等等,我去给我妈打个电话问问,兴许她能知道些什么。要不你先点点吃的等等?”那个女人眸子闪闪地看着杨慧说。


杨慧随便点了几样点心,但一点吃的心情都没有,只是刚才跑得太快,身体缺水太多,需要补充水分,于是她就一杯接一杯地喝饭店里的免费冰水。她斜眼看那个女人站在吧台里打手机,神情严肃,一丝不苟,好像听到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杨慧静静地瞪着,在时间都流不动的凝胶里等着。她觉得有些窒息,心脏似乎也因为这种窒息而要挣脱出她的胸腔,跑到桌子上跳跳舞,以摆脱她意识里产生的巨大压力。


让我去找你,让我去见你,好吗?


那女人打完电话了,款款走向杨慧的位置,杨慧站起来,问她:“打听到她是谁了吗?”


“打听到了,打听到了,我妈说,她是Jessica Li,好像从阿拉伯什么地方偷渡到美国的,来了也没有护照,但她和我妈说,她好像来自国内东北什么地方啦?内蒙还是黑龙江什么的?哎呀,我中国地理不好的,不知道,说不清啦。我妈说,她还在这开小店的时候,那个Jessica就在她后厨帮忙,后来好像又去了外州工作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哦,我看一眼whatsapp啊。”


那女人低下头看了看手机,又抬起头,目光闪闪地对杨慧说,“我妈把她去外州打工饭店的电话发给我了,她那会儿走的时候呀,也没有手机,但感谢我妈在美国收留过她,把她打工地方的电话告诉我妈了,说拿到绿卡攒够了钱就回国找她女儿。”


“她有个女儿是吗?”杨慧问。


“对,我妈是这样讲的,来,你把这电话抄下来吧,打给她,兴许她还在那。我妈也好久没听到她的消息了。”


杨慧拿到电话号码,一分钟都没耽搁,直接在粤菜馆嘈杂的环境中打了起来,电话响了三声,一个女人接了起来:“Hello? This is Panda Restaurant. What can I do for you?”


杨慧强忍着心脏强烈的跳动,用颤抖的声音问:“你说汉语吗?我不点餐定位,我想打听个人。”


那边的声音忽然冷淡了下来,但好歹还没挂她电话,十分不耐烦地说:“有事儿快说,不要占着我们外卖电话。”


“好的,我只想问,你认识Jessica Li吗?Jessica Li还在你们那里吗?我可能是她女儿,我来找她了。”


电话那边沉默了十几秒,然后换了个男声来和杨慧说话:“喂?你是找那个Jessica的吗?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人来找她了!”


“她还在你们店里吗?而且,能不能告诉我,她中文名是什么?或者其他什么特点?我只是觉得她可能是我妈,但我现在也不确定。”


“那个Jessica啊,她好像叫李红什么,我们都叫她Jessica,个子挺高的,而且很瘦,其实挺好看的,尤其是鼻子,我最开始以为她是新疆的呢,后来才知道是东北的。”


杨慧听到这儿,激动地问:“她现在在哪儿?我要去见她!我要见她!”


那个男的说:“她后来和我们这儿一个小学老师结婚了,但没有孩子。她后来和我老婆说,对不起国内的丈夫孩子,就没再要孩子,也不敢和国内联系,太愧疚大概。好像四年前的9月吧,她拿到绿卡了,非常高兴,和小学老师一起出门开车旅游了一下,本来旅游回来就打算回国的,她都跟我老婆请好假了。没想到啊,出门出车祸了,小学老师当场死亡,她重伤昏迷,昏迷了好几个月,然后被送到纽约上州一家疗养院了,你电话多少?我一会儿给你打回去。我们一直占着外卖电话也不好。”


杨慧挂了手机,无所谓想点什么,无所谓不想点什么,反正她情绪忽然从刚才非常激动的状态下平静了下来,她觉得那场雨就是为她而下,过去所有的雨都是为她而下,而李红玲就在离她只有几百公里的地方,静静地等着她,等着她去掀开命运的幕布,等着她掀开属于她的未来。


过了很久,地老天荒那么久,粤菜馆好像都没什么食客了,杨慧的电话才又响起来,但她似乎也没有留意到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反到电话一响把她吓了一条。还是那个男的,男的跟她说:“我老婆刚打了好几个电话打听Jessica的疗养院,我一会儿把地址给你发过去。你现在在哪儿啊?啊,纽约啊,那很近,你坐彼得潘(美国东部的一个长途大巴公司),三四个小时就能到。你去看看她吧,她这几年都一个人在疗养院里,连个亲戚朋友也没有。”


“好的,好的,我明天就去,不,我这就去。”杨慧说,一股巨大的喜悦,冲上了她的心头。

身体发肤记之重生|第十六章 太阳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