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三万里》又名:我和我的e人朋友

2023-07-18 00:36 作者:烟腔  | 我要投稿

省流:先摆态度,电影好看。 好看的点在于制作精良、人设立住了、故事算过关。 每一根主角坐下马匹毛发的流光、每一幅描绘精细的风景美图、每一个主角的脸庞,衣饰贴合人设和场景的设计,都能清楚看到制作的精良和用心(和熊熊燃烧的经费)。 但也没有好到我看完之后,在破站搜“长安三万里”的相关推荐里,所谓“国漫史诗级巨作"这个高频词吹得那么高。 这词啊,太拔苗助长了,一不小心容易被捧杀,别作死。 毕竟我这种没啥深度的小白都能在观影之后、搜索一些感兴趣人物的过程中,找到不那么令人舒适的bug,就是多做点功课完全可以避免那种,还有过于平铺直述的剧情,这里就不展开了。 说优秀,也是可以的,没必要强行吹史诗。 这部电影已经有好多up主从历史啊,剧情上来说了,接下来我只想说我私人的一些观影感受,有剧透。

如果人生能重来,我想选李白。 看长安三万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一直重复这句话。 高适在电影里的人设形象是家贫(家道中落),口吃(后来好了),讷言,天资有限(读不进书),不善交游,一板一眼。 李白在电影里的人设形象是富贵,辩才无碍,出口成诗,才华横溢,好交友,任性洒脱。 整部电影的节奏就是,在边将高适久攻吐蕃不下,还分分钟顶着被吐蕃大军反攻,兵临城下的压力中,慢吞吞回忆有关李白和他相识相遇过程的故事中。(这里看的过程中我一直相信是有隐情,还好最后没有让我失望) 现在暮年的高适所面临的内外困境,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高适以及他重要的朋友李白的回忆相互穿插,一共完成了两个故事的讲述,一个是我,“平平无奇”的高适,靠谨小慎微严肃认真熬到五十多六十才终于当大官,结果在对阵吐蕃的过程中玩了一把心机,最后成功破敌,还把战功让给小年轻,自己潇洒了一把,欣然离去的故事。 一个是透过我的人生,也重点回忆了我的一个e人朋友的一生,那就是天才诗人李白的故事,他从才华横溢,诗名远播,千金买笑但为贵人轻鄙,仕途失意的任性少年帅哥,到家道中落,入赘求存的仓皇青年帅哥,到名满长安,天下传唱,志得意满的中年酒鬼“大学士”,到急盛而衰,因言获罪,满腔才华无处投寄的啤酒肚老帅哥,到最后站队失败,落拓潦倒,一朝脱困却依然有少年时乘风而去的仙气的老年病瘦诗人。 透过高适,我看到了李白这曲折却光耀的一生,和镌刻在他每一个人生重要节点上的,千古流传的诗篇。 有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高李初遇) 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高李求举荐无门) 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高李寻孟浩然不遇) 有落花踏尽游何处,醉入胡姬酒肆中。(李名满长安,混迹名利场) 有将进酒,杯莫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被赶出长安,拉上高杜求道) 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站队失败被抓,高曲折求情获释) 透过李白这些千古名篇,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永远风光霁月的大唐,和一个永远仙气飘飘的诗仙,至于那个叫李白的诗人本人那曲折而并不顺利的一生,那些青丝白发,报国无门,落拓潦倒和功业不成,大概不值一提吧。 这不就是咱i人朋友圈里那些e人朋友,初见他/她年轻漂亮,用度富贵或起码体面,长于social,感觉人人都爱她/他。 真实接触就发现,他/她的真实人生,其实并不像他们的朋友圈(诗)里所显现出来的表相那样光鲜亮丽,一帆风顺。 但这和我们i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还是照着我们既定的方向,去走我们已经既定不变的人生。 它当然不会像e人们那么潇洒,但即使再羡慕,我们也只能用自己能把控的方式,过好我们认定的生活而已。 e人朋友们总会在失意和落魄的时候找到我,然而在他高朋满座的春日宴中,却常常只能看到我们镶边的身影。 谁懂啊!全程我这个i人都狠狠代的是高适,并且表示十分真实好呢么!你以为我们因此讨厌e人朋友么?不是的,即使有时三观不合,但我们真心对e人朋友掏心掏肺。 只因为王尔德说的那句,我们都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任何一个时代或时期,闪闪发光的都是像李白这样仰望星空的天才e人,不会有我们i人的份,我们i人只能像蜗牛一样,顶着质疑一步步坚持不放弃,也许有足够的运气,在人生后半程也能成就自己的夙愿,获自己的高光时刻。 可是换了任何人,如果能重来,不想选李白呢? 这个电影很好的一个点在没有简单化人物,高适李白杜甫都是奔着求取功名而去的,过程中甚至用到了不光彩的手段走捷径。有毛病么?没有。 用今天的话来说,揾食不丢人的。 何况古代文人所求取的功名中,不仅仅包含财富,官职,也同样包含为国为民的宏大理想。 高适在电影里初遇李白的时候,是想去长安做长漂的时候,路上盘缠不够,逮住了李白这个冤大头。(高适你浓眉大眼的,蹭饭倒是挺积极)。 之后高适和李白的每一次相见,双方都在各自当下的追求中挣扎。 这部电影里没有高来高去,不沾尘土的人设,其它还有高冷社恐但依然力求举荐的王维(人后来中状元了,也是实力派),活泼可爱但诗名不显的杜甫,以及展现了狂放任诞一面的老夫子贺知章等等。 我喜欢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平视,太阳下皆是肉体凡胎,又何必强人锁神呢? 我对剧情是有些意见的,但电影中有一句话写得很好,何以长安?先有长安诗人,先有长安诗,才能有长安。 是通过一篇又一篇有关长安的名句名篇,才堆砌出这样巍巍大唐盛世,也才让它由盛转衰的结局,让现在的人也能感受到意无限怀念和意难平。 总而言之,《长3》又名,我和我的e人朋友,是一部茶余饭后值得一看的国漫电影,对历史人物和诗句的解读很有趣,但不要乱“封神”。 希望追光再接再厉,继续打磨剧情,不要还没封神就躺下,期待你们下一部佳作。

《长安三万里》又名:我和我的e人朋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