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硬的品质,才让未来可期

2020-09-26 15:52 作者:杭州云时臻品  | 我要投稿

1935年,一位名为马琴·坎贝尔的赛车手,佩戴劳力士,于迪通拿沙滩,创下每小时超485公里的极速记录,并且,他向世人推崇了劳力士腕表。

这就是劳力士与赛车运动不解之缘的开端。

劳力士迪通拿名称由来

迪通拿沙滩坐落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由于狭长平坦且沙质坚实,被颂为极速赛车手追求速度的热土。但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下,沙质日益欠佳,产生了疲态,因此,有计划的“超级赛车跑道”提上章程,最终于1959年建成。

而为了致敬这片赛车圣地,并体现腕表与赛车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劳力士将1963年问世的计时腕表命名为宇宙计型迪通拿。

一个耳熟的名称,加上手表专业的特性,按理说应该顺风顺水,实则不然......

迪通拿初期市场

迪通拿初期的销售并不景气,这让经销商头痛不已,只能通过大幅度的折扣,去缓解库存的压力(很难想象),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会联想到爱彼皇家橡树的发展史。

迪通拿的逆境突破

其实,对于迪通拿而言,要么被时间长河淹没,要么闻名百世。

1960年代末期,迪通拿受到一位名人的青睐,他叫保罗·纽曼,他拥有多重身份,演员、赛车手、慈善家等。

当时无人问津的迪通拿一直佩戴在他的腕间,并伴随他频繁的出席在公众视野中,随后被有心人挖出,并放大。

而保罗·纽曼会选择迪通拿,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

1972年,保罗·纽曼开始了自己的赛车生涯,而名为“保罗纽曼”的迪通拿便是他夫人赠送的礼物,且在表壳后盖刻有“Drive Carefully Me”,满含关怀。虽然最终戏剧性的被他送给了“准女婿”,但迪通拿的锦绣前程,确实少不了他的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迪通拿的成功也少不了颇具影响力的经销商推崇、自身过硬的品质以及二级市场的炒作,但我觉得,最大的功还是应该给到“石英风暴”。

迪通拿“石英革命”的突破方式

1969年,精工制表业以精准且价廉的石英机芯重创了瑞士制表业,开启了石英风暴,在石英风暴的席卷下,瑞士制表业陷入了尴尬的处境,许多品牌的梦想也因此被粉碎。

面对石英风暴,许多瑞士品牌选择了随波逐流——研发石英机芯,劳力士也在此行列中。

虽然也曾研发石英机芯,但劳力士的主要心思仍还是放在机械表上,尤其是主打的迪通拿系列,无论是品控还是市场定位,比如,机芯的性能优化、奢品化路线的规划以及二手市场的炒作等,最终,迪通拿逆境突围,不仅完成自救,还升华了自己。

可以说,现今迪通拿的高度,少不了当初的抉择。

过硬的品质,才让未来可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