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考研(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经验分享
23考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002)经济贸易学院
025400国际商务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96 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 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复试考试科目
① 998 经济学原理
② 999 面试(国际经济学与英语口语)
③ 924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
④ 932 发展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
大学城校区(南校区)
学制、学费和考试科目
(一)基本学制
专业型:2年制(前二个学期为课堂学习,第三、四个学期为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
(二)学费标准:
专业型:22500元人民币/年·人。
(三)学位:
完成课程学习及专题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授予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3复录情况

为什么考研
第一、本科所学的专业就业竞争压力大,门槛不高,并且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也不太相符;
第二、我想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从整体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含金量;
第三、高考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所以我想通过考研的方式来弥补自己求学之路上的遗憾;
第四、我想在研究生这一更高的平台中认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和人脉;
第五、我深知考研过程艰辛困难,所以也想通过考研来磨练自己的毅力,不断突破和挑战自我。
专业课备考建议
我选择的专业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专硕,它的专业代码是434,学制是2年。根据目前最新一年广外官网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信息来看,该专业是接受跨考生以及同等学力的考生,对四六级并没有要求。就近几年的广外国商专硕的报考难度来看,专业课难度逐年有上升的趋势,但题型基本是没有变化的,都是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6道、简答题5道和论述题2道。值得一提的是,难度提升的部分主要体现在考点由原先参考书目上的考点转向专业热点以及部分拓展的知识点上(当然还是以基础考点为主),同专业较其他学校相比难度算中等稍微偏上。
国际商务所学的知识内容属于经济大类,相比于金融、应用统计等专业而言对于数学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专业课的复习还是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不同学校的国商知识内容有所差异,而广外国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大板块,两者都十分重要,在难度系数上国际金融会难一点,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些模型和推导,但是真题中对于曲线的考察甚少。而国际贸易部分都是理论偏多,学习时要注重每个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一定的知识延伸即可,因为往年超纲或者热点时事部分大多出自国际贸易。
总的来说,广外国商的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而想要得到高分却不仅要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还要能够有效输出内容,即知识点的产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知识点的串联和延展。
我也是由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专业指导上岸的,比较熟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近年来的考试重点以及热点,并且有自己整理的备考资料、答案模板、思维导图等。另外,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在上课过程中将每一部分的知识都讲明白,还会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①个人复习经验
专业课我是从备考开始就着手复习了,主要的复习时间线如下:
(一)3月初到4月中旬(通读教材解析)
主要是翻阅和通读教材,后面两遍会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勾画,尝试性理解,对于每个知识点留个印象,全面复习,不落下每一个知识点。
(二)4月到5月下旬(泛背及理解知识点)
在这一阶段我主要对一些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背诵,特别是国际金融部分有许多都需要同学理解的一些知识点,比如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影响利率的因素、汇率决定理论等,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考试的,一些理论之间联系和区分,包括曲线的推导等都在这一阶段搞清楚,对于不会的部分,我一般选择查阅蓝宝书或者是看教材解析,实在不会就询问老师、师兄等,虽说国商大部分内容确实是以背为主,但是理解背诵更有利于后续的知识点串联。
(三)6月到8月底(知识点背诵与默写)
这一阶段我基本就是每天固定下午的时间外出背诵3-4个小时左右,因为整体的知识点还是笔记比较多的,所以我为此制定了一个背诵计划表,用于记录我的背诵进度,一方面我能够从表中清晰地看到我每个知识点背了几遍,以及具体的日期,另一方面这张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我每天的背诵(每天不完成背诵任务心里会不舒服)。另外,对于特别重点的知识点我还用电脑打字的方式进行默写,因为纸质默写时间很长并且修改插入并不方便,而使用电脑空白word文档进行默写一可以节约时间,二也可以方便修改,更好地查漏补缺。
(四)9月到11月中旬(知识点串联、复习热点)
这一阶段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知识点串联,第二方面是热点的复习。
①热点的串联我是在基本掌握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所做的,我所使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方式,比如国际贸易理论板块,包括了古典、新古典、现代贸易理论等,每个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古典与新古典的区别在于什么?新贸易理论包括那些,彼此的特点与联系又是什么,与以往的理论相比有何不同等等。通过知识点的串联和梳理能够让你做到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又能举一反三,解决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课问题。
②国际商务热点是国商专业课考研的一大重点,许多高校的国商专业课考试都涉及到了这部分的内容。
(五)11月中下旬到12月(模拟考试)
我一共进行了三次的专业课全真模拟,都是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第一次模拟我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的卷面内容,准确来说论述题部分没有答得很完整,总结出的原因是前面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有些答得太多了,没有控制好字数,并且内容冗杂也没有分点作答,这是专业课的大忌。第二次模拟整体比第一次好很多,但是有部分知识点遗漏忘记了,所以没答好来很可惜,于是后面也进行了查漏补缺。第三次的话基本就是吸取了上面两次的教训,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把能答满的答满了,并且也明确分点作答,这样好处在于哪怕你的字迹一般也能够让老师迅速抓到你答案中的的分点,让老师能够一目了然地抓取你答案的重点部分(当然字好看在专业课考试中也会有优势些)。
②复习建议
1、专业课的资料不用贪多,知识点都覆盖到就可以,过多的资料不仅会增强复习过程中的压力,并且为了追求全面复习往往会导致忽视备考重点,主次不分,还浪费很多时间;
2、一般而言,没有学过相关专业知识的考生接触到这部分内容基本都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跨考的学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多次反复的背诵和理解。考生想要基本掌握国商的基础知识内容至少要把所使用的复习资料(所涉及的知识点)过8遍以上。
①第1遍不带任何目的性地通读全书,不留任何笔记和痕迹,对于整本书的知识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②第2遍依旧阅读全书,对于资料中重点的考点进行圈点勾画(如理论名称、提出人、影响、优缺点等),加深印象,但仍无须背诵,留个印象就行(提起时能够想到有这么个东西);
③第3遍需要对整体的知识点有个大致的框架和脉络,同时需要加强对于重点知识点的理解,所谓理解就是书中罗列出来的一些原因、影响,思考它内在的逻辑关系,本质上就是理解一些理论的原因和模型的推导过程,这样就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后期的背诵。
④第4遍除了重点知识仍需加强理解之外,还需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些次重点内容进行补充,使整个专业知识网络完整,第4遍结束后,你应该对于整本书的大致知识点都有印象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阐述大多数的重要知识点内容;
⑤第5遍算是笼统背诵全书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握书中一些规范和专业表达,如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以及提法等,因为毕竟是书面考试,有利于提早形成规范回答的思维;
⑥第6遍开始后都只需要继续加强背诵即可。
虽然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不同,每一遍能够收获的东西也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做调整,但是总体上而言还是由浅至深的学习过程,先认识了解,再深入理解,最后形成知识记忆。当然,知识载入脑中并不代表有效掌握,考试讲究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如何将你所背诵的知识有效输出,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后续的知识框架梳理和模拟考试中进行巩固加强。
3、知识框架搭建与模拟考试
①知识框架搭建与串联
单一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点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考试题目,但是现在的专业课考试所涉及的题目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往往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分,那么这就有赖于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串联和延展,对于主观题而言,其实并没有完全准确的标准答案,关键在于答题结构是否有逻辑,知识点运用是否准确等,所以在过了许多遍资料后最好能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点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或发散图等,有利于在考试中输出。
②模考
在模考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握好考试的时间,逐渐形成自己的答题节奏,计算好每道题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包括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与规范性,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呐到最多的分数。当然,模考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你的学习成果,根据每一次模考的结果不断优化自己的薄弱部分,那么到了考场也能临危不惧。
4、关于专业课复习的频率和时间安排
一般而言,最好能够每天都能给专业课的复习安排时间,但是如果同学英语、396部分学得比较吃力或者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前期专业课的复习没必要这么紧凑,还是以打好英语和396的基础为主,因为那两门都需要前期的大量积累和刷题。但是到了中后期专业课的复习基本就一天都不能落下,每天至少都要抽2个小时(一般3-4小时左右)用于背诵和记忆,因为隔很长一段时间不管专业课的话会很容易遗忘知识点,重新复习又很浪费时间,最好能根据遗忘曲线每个知识点隔(2/4/7/14天)就背诵一次,加深记忆,根据个人实际进度和能力作调整,制定一个背诵计划表。
③参考书目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初试参考书目(学校指定)
保罗·R.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 等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十一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版。

(原著内容较多且内容难度偏大。可以在某宝上购买《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电子版,附有复习笔记+课后习题+名校真题+配套题库)
自己根据参考书目整理的专业课背诵资料(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常考热点)

复试参考书目
924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四版)》,黄建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版。
932|发展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
《发展经济学概论》(第2版),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版。
998|经济学原理 :
《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宏观、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版。
999|面试(国际经济学与英语口语):
保罗·R.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 等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十一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版;
查尔斯W.L.希尔(Charles W.L.Hill) 著:《当代全球商务(原书第九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