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微小说:价值
天黑透了,梅婶才最后一个从村委会锁门回家。家里人已经做好了晚饭,儿媳妇娟儿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坐在堂屋里逗娃儿玩。
“哎呦,可不能这么小就抱出来,得让我孙孙好好睡觉,正长身体哩!”梅婶心疼坏了,一溜小跑抱起小孙孙,鼓起肥嘟嘟的嘴亲了亲娃娃粉嫩嫩的小脸,往里屋床上放去。
“啪”,一个厚厚的信封从娃娃身上裹着的小被子里掉落下来。梅婶吃惊地看着信封,娟儿飞快地捡起来,塞进口袋里。
那个信封里,鼓鼓囊囊一沓子,怕是有百十来张大钞吧。梅婶的心“通通”跳了起来,这钱塞在孙孙的被褥里,是不是有人专门来送的礼?记得前天娃儿满月,她在家做了一桌菜,只招待了亲家两口子和几个亲戚,除此之外没对任何人说过。那么,今晚来的这个人是谁呢?
“妈,刚才杨强叔来了,说是给娃儿随个满月礼,把红包强塞到娃儿怀里扭头就走,拦都拦不住。”娟儿捂住口袋,生怕婆婆会拿走。
“哦,是杨强这娃儿呀!”梅婶拍了拍脑袋,恍然明白,原来真是杨强表达“谢意”来了。
杨强是村东头吝啬鬼老杨头家的二小子,从小头脑灵活,能说会道,前些年吆喝村里二三十个年轻人组成建筑队,到处承揽建房工程,手里挣了不少钱,是村里的暴发户。听说他还在县城买了大别墅,搬家那天请乡亲们去喝乔迁酒。当然,去的人也都不白吃白喝,多少带着点“意思”。
好在杨强这娃儿比他爹大方多了,不管随礼多少,都管接管送,吃好喝好,村里人开心而去满意而归。大伙儿回来后直夸杨强家的大房子,说旧社会的大地主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呢。杨强知道后,撇着嘴说:“地主算啥?村里人真是土老鳖,没见过世面。”

编辑
梅婶后来才听说此事,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
两年前,梅婶所在的村负责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施工项目,包括杨强在内的几家建筑队托关系找后门,想让梅婶行个“方便”。梅婶一概不见,却去城里请来招标公司现场竞标,结果杨强带的建筑队竞标成功。在施工过程中,梅婶没少帮他解决人工、场地、材料运输等问题。安置点建好后,杨强几次拿着信封找梅婶表达谢意,都被她拒绝了。现在,杨强到底还是借着夜色带着“谢意”来了。
“娟儿,给我,这钱咱可不能要!”梅婶向娟儿伸出手。
“妈,你咋那么认真呢?杨强叔说了,这是给娃娃的满月礼。再说了,没有你,他会拿到这个工程?白给的钱都不要,你咋那么憨呢?”娟儿有点急了,死死捂住了口袋。
“有些当干部的还借着结婚、孩子满月大摆筵席,你可倒好,人家把钱送家里了还不要,我咋摊上你这个憨婆婆了呀!”娟儿快急哭了。
“娃呀,不是我傻。”梅婶给孙孙盖好被子,拉着娟儿坐下来,推心置腹地说:“你才到咱家,不知道咱家的规矩。我在村里干了几十年干部,群众从来没说过我一个‘不’字,靠的啥?就是‘廉’!我是村支书,首先要求自己清廉,说话才能有分量,才能带领乡亲们做事。杨强竞标成功,真不是我在帮忙,是人家的实力原本就强······”
娟儿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梅婶继续说道:“娃儿,你知道现在打击腐败有多厉害,我要是今天把钱收了,说不定明天就会被查,你愿意以后给我送牢饭?”
“妈,我才不愿意给你送牢饭呢!”娟儿立马捂住了婆婆的嘴,带着眼泪笑着道:“我以后坚决支持你的工作,把咱们的清廉家风传下去。可是,你说这钱咋办呢?要不,我现在就给杨强叔送过去。”
梅婶拦住了娟儿,笑了笑,慢悠悠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电话叫村里会计小王过来。梅婶把那个厚厚的信封交给小王,告诉他通知杨强明天到村部取钱。
第二天,杨强没有来取钱。
第三天,杨强还没有过来取钱。
······
第六天,杨强回了电话:“这一万块钱我不能要,我再转回村里两万块钱,一块儿由梅婶处置。”
一周后,在村里小学体育场召开的捐资助学现场会上,杨强胸前戴着大红花,扭扭捏捏被梅婶推上了讲台。
梅婶代表村里和学校向杨强表达了谢意,感谢他对贫困儿童、贫困家庭的无私帮助。杨强扭头向梅婶和乡亲们表达谢意,说他找到了活着的价值,以后要多为乡亲们做实事做好事。
他这个从小就没有上过讲台受过表扬的人讲着讲着,哭了。
梅婶听着听着,笑了。
台下坐着的娟儿,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