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养鸷词并引《刘禹锡集》

2023-03-04 08:3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养鸷词并引 唐·刘禹锡《刘禹锡集》(《刘梦得文集》) 【原文】 途逢少年,志在逐禽兽。 方呼鹰隼,以袭飞走。 因纵观之,卒无所获。 行人有常从事于斯者曰:“夫鸷禽,饥则为用。今哺之过笃,故然也。” 予感之,作《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余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今译】 我在路上遇到一位年青人(途逢少年),很喜欢打猎,专心捕捉飞禽走兽(志在逐禽兽。逐禽兽:追赶飞禽走兽,指打猎)。 他正在放开并使唤一只凶猛的猎鹰(方呼鹰隼。隼:一种凶猛的鸟),呼喝着叫它去袭击飞禽走兽(以袭飞走)。 我于是站住观望他放鹰(因纵观之。纵观:放眼远望),看了好一会儿,到最后却终于没有收获,一无所获(卒无所获)。 路过的人中(行人),有个常打猎的人(有常从事于斯者),一个经常打猎的人这时从这里经过,告诉少年说:“凶猛的猎鹰(夫鸷禽),饥饿时才能被主人使用(饥则为用),听你的话,听从使唤为你出力。如今你这个年青人却把猎鹰喂得太勤太饱(今哺之过笃),所以才这样呀,捉不到禽兽的(故然也)。” 我因此产生感慨(予感之),写了这篇《养鸷词》:(鸷:指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豢养凶猛的猎鹰不是为了观赏外形(养鸷非玩形),而是要借助它袭击活物的勇力(所资击鲜力,鲜:指活的猎物)。 那个年青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少年昧其理),天天将它喂养(日日哺),从不停息(不息)。 给它到鸟窝抓雏鸟(探雏),给它用网捕捉小鸟(网黄口),从早到晚食物吃不完,早早晚晚都有剩余的(旦暮有余食)。 谁知到了放这猎鹰出去追击猎物时(宁知下韝时,韝:护臂的衣套。出猎时将猎鹰放在护臂上。打猎开始,放鹰出击,叫做“下韝”),猎鹰身体太重,翅膀无力飞不起来(翅重飞不得)。 雄鹰笨重地闪动着翅膀,停在树林外面(毰毸止林表),狡黠的兔子们自由自在地奔驰在南北东西(狡兔自南北)。 雄鹰早已吃饱了,喝够了(饮啄既已盈),又怎么会让双翅使出力气(安能劳羽翼)? 【赏析】 唐王朝后期,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政令;朝廷派往讨伐藩镇的武将,平日大都高官厚禄,养尊处优,因此毫无战斗力。本篇《养鸷词》便是讽刺这种现象的。 诗中以一位不明养鸷正确办法的少年,比喻不知养兵用将之道的朝廷; 以鸷(猎鹰)的“翅重飞不得”,比喻养尊处优毫无战斗力的武将; 以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狡兔,比喻横行无忌的藩镇。 它启示我们养尊处优,必然无所作为。 

养鸷词并引《刘禹锡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