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Ed.D)在职博士考博复习经验、参考书

报名条件:
1、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报名截止日期前须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教育领导与管理:
有5年(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31日)及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在职人员。限招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级领导,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学校课程与教学:
有5年(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31日)及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具有丰富学科教学工作经验、拥有一级教师职称(职务)的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
科研要求:在所报考的学科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与教育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1篇;
(2)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出版过专著。
外语要求:非高水平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或获得特级教师称号)外,英语必须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CET-4≥426(或大学英语四级合格以上)及以上水平;
(2)专业英语四级/八级≥60分或获得英语及相关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
(3)雅思≥5.5分;
(4)托福≥80分;
(5)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英文授课学习并通过英语撰写论文获得相关毕业或学位证书。
报名时间: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27日
提交材料截止时间: 2021年12月27日前
提交材料清单: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材料项目、所在页码)(纸质);
2、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纸质);
3、职称证明(中小学职称证书复印件),中小学教研员报考需提供区教育局提供的职称系列为中小学教师系列的证明(纸质);
4、外语水平证书或成绩单的复印件(纸质);
5、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或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的公章);
6、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纸质);
7、有两名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书模板见附件)(纸质);
8、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已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目录和单行本、专利等复印件,主持过的教育科研课题及获得的教学成果奖项材料等(提供一项符合要求的科研成果纸质复印件,其它均系统上传)(部分纸质);
9、与教育及相关领域工作相关的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10、从事教育领域全职工作期间的工作介绍、主要成果和特色自我评述、育人实效(不少于800字);
11、硕士学位论文及对论文特色自我评述;
12、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人认为有价值的其他申请材料;
13、个人陈述(自我评述、学术志向、科研兴趣和研究方向)(纸质);
14、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纸质);
15、《体格检查表》(体检日期2021年9月1日之后,县级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也可提供体检中心的体检报告)(纸质);
16、《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2)》一份(完成网上报名后,从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打印),表中需本人承诺签字,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不按照要求提交报考资格审核不予通过(纸质)。
材料审核:
1、从事教育及相关领域工作以来取得的工作业绩、育人实效(最高分10分);
2、外语水平(最高10分);
3、已取得的与教育及相关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最高40分);
4、科研、创新潜力(最高分40分)。
入围人数为拟录取人数的 300% 左右
综合考核:
考察考生外语水平(含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等方面
综合考核成绩最终归并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00分,考核总分满分300分。拟录取时以导师为单位,即在同一导师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拟录取。综合考核总成绩低于180分,或单科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学费与学制:
基本修业年限4年,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学费为2.5万元/学年(共10万元)
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录取时考生、工作单位、我校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方办理录取手续。录取考生的学籍在我校,其他各种关系均在原单位。
导师:
教育领导与管理:
李伟胜 胡耀宗 田爱丽 朱军文 刘莉莉 杨福义 荀渊 黄忠敬 柯政 郑太年 匡瑛 石伟平
丁钢 黄健 马和民 吴刚 代蕊华 范国睿 戚业国 郅庭瑾 周彬 李政涛 闫光才 徐国庆
黄瑾 彭正梅
学校课程与教学:
曹金 郭宝仙 陈向东 董蓓菲 范良火 姜勇 段玉山 刘春玲 董翠香 吴刚平 张心科
阎智力 闫寒冰 徐斌艳 汪晓勤 王祖浩 裴新宁 禹娜 潘苏东 沈晓敏
推荐参考书:
教育领导与管理:
1.《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学校课程与教学:
《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研训》 魏宏聚、杨润勇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教学设计》P·L·史密斯、T·J·雷根著,庞维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杨小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课程论》靳玉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年版)
《教学论》林德全等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授课体系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考博专业课复习心得
考博复习是一个具体的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的考生都向我征求过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意见。可能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都有所不同。有的考生认为,考前随便看看书就行了,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需要花费三到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首先,史老师并不否认只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情况史老师身边也常有发生。
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许我们的记忆力、领悟能力并不出众,学习,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史老师更倾向于努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系统地、最大效率地复习专业课。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你对所考专业的理解力,使得自己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因为毕竟专业课中所涉及的面知识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但是如果要是把书中所体现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内在联系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种深挖掘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考试时答题的深度,并且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习惯也将令你非常受用),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果再能找个经验、有能力的人带带你,肯定要轻松很多。
有些考生担心战线拉的太长了会使得自己变得麻木,思想上有所懈怠,进而失去上进心~真的会这样吗?史老师以为,任何工作都是反复的、甚至是乏味的。即使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反反复复的工作状态也可能会使得自己麻木到失去上进的动力~但,史老师要说的是,如果短短几个月的专业课复习就能使你疲惫、麻木到丧失信心,那么显然,你并不适合读博和做科研。
考博复习,如同做科研~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也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成功之路,每一个科研成功者都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黑暗险阻,在黑暗中不断摸索。这种黑暗中的摸索状态往往是人所不能适应的,因为人只适应在光明中行走。没有方向感,没有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面对种种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无疑是最令人煎熬的。也只有咬紧牙关,穷尽各种智慧,付出艰辛的努力,坚持挺过这段黑暗的旅途,最终才会等到光明的到来。如同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虽然每年院校的出题大纲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就总体来说肯定变化不会太大。因此,院校历年的考博真题对于大家来说就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所以,考生在整个复习工作中,仔细研读院校指定参考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往年的考博真题。
●除反复演练院校历年真题外,平时多涉猎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会帮助我们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加熟悉我们即将进入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行业的兴趣。而学术论文最好是找目标院校老师发表过的论文,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方向,也为复试打下一个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备考阶段,院校内部的考博信息及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史老师在此温馨提示各位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的 考生,若你有院校内部的资源,最好还是赶紧利用起来。若你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资源,便可以跟史老师取得联系~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了整个复习工作的方向,获取了准确无误的情报,方能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不说,你头悬梁锥刺股呕心沥血一整年,末了还成了横杠底下的分母。考博路上,史老师为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