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丰丧葬风俗

2023-02-22 11:10 作者:俞小炎  | 我要投稿

        丧事(广丰话:白喜事),在一般事项(子女守夜,亲友吊唁,入殓火化,出殡下葬)之外,当地风俗还看重“买水”、“开山”、“做功德”,其中寓意分别是,向河神买水清洗遗体,向山神买地安葬骨灰,道士念经超度亡灵。

 

1.去世。逝者离世后,子女将遗体抬至床上,抹洗干净遗体,再换上寿衣。用专门的被子盖好,遮住遗容。在床边点上香烛,摆放遗像。

        1.1停尸的房子要有“香火”(高挂客厅,写了福禄寿等语的牌子),并且要用红布或者红纸遮盖“香火”牌,等后事全部办妥再拿掉。

        1.2将逝者生前衣物、所用草席等堆放至门外。

        1.3亲属戴孝。子女在“孝”字上别一缕麻,父母健在的儿媳、孙子、孙女等人在“孝”字上别一缕红布。“孝”字戴到逝者入土安葬之后。

        1.4在逝者口袋放些钱,入殓前拿出来,用冥币(广丰话:花边)代替,钱(这种钱,广丰话叫做“子孙钱”)由子女平分。

2.守夜。停尸在家要求子女守夜,大门敞开,灯火不灭,时不时需要烧黄纸。亲友们来吊唁上香,要给丧家钱。丧家会准备酒席,招待亲友,之后要给回礼(广丰话:回篮)。

        2.1亲友上香之后,丧家要请每位来者喝点白酒。

        2.2给丧家的钱,宜包白纸,不包亦可,忌包红纸或红包。

        2.3买水之后丧家不再收钱。丧家准备回礼,要按收钱份数准备,不能多备,只能少补。

        2.4丧事回礼的物品一般有:白布,毛巾,香烟等。

3.买水。“买水”过程大致如下:亲友头披白布,子女还须在腰上系一根草绳。先是道士们敲响锣鼓,长孙抱遗像(正面朝外)走在前头,儿子们手拿青竹竿提水壶,孙子们拿炮仗蜡烛,其他人拿“黄符香”(一道黄符一根香),最后走的一人要拿走剩余的所有“黄符香”。敲锣打鼓,哭声夹杂,队伍一直走到河边。大家把“黄符香”插在河岸,在溪水旁边点上蜡烛,烧起黄纸。儿子们先撒铜钱,告知河神,跟他买水回去,清洗逝者遗体,要跪着,用酒杯舀水到水壶,酒杯用完要扔在河里。最后点燃炮仗,买水队伍原路返回。到家后,原样摆好遗像,子女用水壶盛的水清洗遗体。

        3.1青竹竿要提前一晚砍好,并用白布缠绕。砍竹子要求刀下立断,忌重砍。

        3.2请道士先生事前算出与逝者相冲的生肖岁数,买水当日,岁数相冲的家族人员需要避开,不得参与“买水”,期间也不得居家。

        3.3家中必须留人守灵。

        3.4在河边用酒杯舀几下,寓意期望逝者下辈子有多少寿年。

        3.5抹洗遗体讲究“上七下八”——胸脯以上七下,以下八下。

4.开山。请风水先生(广丰话:地理先生)到公墓,挑选坟墓朝向,用罗盘精准定位后,拉线打桩。儿子们轮流跪着,告知山神,跟他买块墓地,安葬逝者骨灰,接着用锄头在坟头位置挖三下。请砌筑工(广丰话:石匠师傅)按既定朝向修建坟墓。风水先生还负责写墓碑内容(广丰话:碑记),并参考家族人员的生肖岁数,挑选下葬的日子。

        4.1罗盘定位要用一包米垫在正下方。用碗在米缸舀米,动作要干脆,忌反复舀。出殡安葬还要带上这包米。

        4.2墓碑内容大致有逝者姓名,生卒年月,享寿多少,葬在何处,子孙姓名等等。

5.入殓。联系殡仪馆,灵车到家后,工作人员抬来纸棺,放在两条长凳上,棺底放上几个烧炭的火盆,棺里先放七个铜钱,再铺一层灯芯草。儿子们抬遗体入棺,遮住遗容,子女跪在两旁,告慰亡灵,儿子们轮流抛撒冥币,再由长子点香告知亡灵,即将远行。工作人员盖棺,移开火盆,抬馆,放倒长凳,移至门外,长孙抱遗像走最前头,抬纸棺入灵车,上路。

        5.1跟“买水”一样,逝者亲友头披白布,子女还须在腰上系一根草绳。

        5.2子女可以同乘灵车,每逢过桥过弯,要提醒亡灵,小心行路。其余人当乘坐自家车去殡仪馆。

6.火化。灵车到达殡仪馆,工作人员安排火化。火化前,会通知亲属上香告别。火化结束,再通知亲属,工作人员挑拣骨灰装入骨灰盒。离开殡仪馆,走前放炮仗,儿子们分别抱遗像、抱骨灰盒、撑黑伞。到家后,在小方桌上摆好骨灰盒,摆好遗像,点上香烛,祭奠亡灵。

        6.1到达殡仪馆,有专门的地方供人摆遗像,摆骨灰盒,摆黑雨伞,点香祭奠。

        6.2骨灰装盒前,工作人员会剪下儿子们衣服的一角布料,垫在盒底。

        6.3骨灰盒返家,以及之后下葬,凡在路上走都需要撑黑伞遮挡。

        6.4返程路上,每逢过桥过弯,子女一样提醒亡灵,小心行路。

        6.5接骨灰盒回家要走后门,或者倒退着进大门。

7.出殡。入土安葬(广丰话:送上山)。儿子们走最前头,分别抱遗像、抱骨灰盒、撑黑伞,其他人随后,负责拿蜡烛香纸、提酒壶、抓公鸡、担纸房子、担被子等。到了公墓,在坟前点上香烛,烧黄纸,在墓正中焚烧纸房子。烧过纸房,风水先生站在坟头,手抓公鸡开始吆喝(广丰话:喝彩),完后手提酒壶再吆喝。之后,水平放置好骨灰盒,大家用衣角兜一些黄土,分三下撒入墓中,告慰亡灵,入土为安。最后砌筑工安好墓碑,大家下山。

        7.1跟“买水”一样,逝者亲友头披白布,子女还须在腰上系一根草绳。

        7.2骨灰盒不能淋雨,不能落地,在坟前可用鞋子垫在其下。

        7.3“喝彩”用的公鸡不得再带回家,任它山上自生灭。

        7.4子孙戴的“孝”字要扔在坟前,不宜再戴回家。

        7.5抱遗像下山回家要背面朝外。在家除了做法事以外,都要背面朝上放好。

        7.6在正式出殡的日子(广丰话:大葬)之前下葬,是为偷葬。偷葬和大葬的区别在于,偷葬不能哭,不能放炮仗,墓碑立好后要遮盖住。

        7.7在广丰,普遍看重安葬以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扫墓。

8.超度。骨灰盒到家,即可开始请道士先生做法事。在平常的祭奠以外,类似清明扫墓,还要在小桌子上摆上酒杯,筷子,饭菜等。道士先生开始念经,超度亡灵,期间各项事宜,听从道士安排。法事分两部分,先是“打路灯”(广丰话),通常是请一位道士,时间上间隔开来,一般七次。再是“做功德”(广丰话),通常是请四五位道士,时间上一般连续四天四夜。

        8.1第一次“打路灯”的当晚,儿子们拿草席和逝者生前的衣物,在外面焚烧。

        8.2前几次“打路灯”,子孙要上香跪拜,奠酒(分三次倒完)。

        8.3整个的做法事时间长,事情多,限于经历,叙述从简。

 

笔者按:

        1.本文仅仅叙述个人见闻。2023年元旦前后,新冠一阵风,吹灭了广丰很多老人的残年,笔者不幸,老祖母亦在此列。帮忙料理后事期间,亲历的丧事风俗,偏向于普通人家,大体可以说是老人去世,火化之后下葬公墓,请道士做法事这一类。除此之外,信仰佛教信仰基督的另有规矩,至于旧时土葬,幼年所见,仅存印象。

        2.所谓习俗,可繁可简,人世沧桑,可有可无。实际置办丧事的过程,有时候漏掉细节,往往也是将错就错。《韩非子》言,“礼者,所以貌情也。”习俗者,礼也,悲痛者,情也。

        3.火化极具冲击力,遗体剩白骨,让人直面人生之虚无。料理后事期间,笔者常听长辈们商讨事项,每每说到火化场景,总是一片叹声,说什么“人死灯灭”、“人一辈子,真没意思”······唉,死亡真有幻化一切的魔力。

        4.生老病死是人类的基本现实,假如人不死,就有不同的哲学,假如人不朽,就有别样的艺术。种种价值,死亡作为其支点,成其所是。

广丰丧葬风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