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克虏伯重炮公路化的首次尝试:一战德国28厘米14倍径重型榴弹炮

2022-10-17 14:30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893年-1911年,为了能够有效打击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要面对的比利时、法国的顽固堡垒,德国克虏伯公司应德军总参谋部和炮兵测试委员会(APK)的要求设计了三种口径达到30.5厘米甚至42厘米的重型攻城迫击炮和攻城榴弹炮。但是,这些火炮实在是过于笨重,不仅运输时过度依赖铁路线,哪怕光是搭设阵地就要如同996般花费十二小时才能搞定,一旦开战,不仅不能够快速为德军提供支援,而且很容易遭到敌军反制炮兵的破坏。于是在1911年,炮兵测试委员会开始尝试将42厘米重型攻城榴弹炮和轮式炮架结合起来,让其具备更强的机动性能。

   事实上,早在1907年,克虏伯公司就意识到了公路机动对重型炮兵的意义非常巨大,于是自行开始了重炮公路运输化的研究。1913年,克虏伯公司基于一款在1903年为奥匈帝国陆军设计的20厘米榴弹炮的基础,推出了一种新式的28厘米12倍径攻城榴弹炮,作为该项研究的第一个原型。该炮的全称是28 cm Haubitze L/14 in Räderlafette,in Räderlafette简称i.R.,意为轮式运输车,这表明该炮可以由公路车辆运输。

    28厘米的Haubitze L/14 i.R.是一种短管后膛装榴弹炮,装在一个双轮箱式炮架上,带有一个集成的弹药升降机和三个液压反冲器。这门炮有一个水平滑块式炮尾,它发射各自独立的炮弹和套管装药。此外,该型火炮还可以安装一个大型防弹盾,能在作战时保护炮组人员。

   为了便于在松软地面上牵引,炮架轮胎采用了著名的“轮带”样式,这种由意大利发明的炮架轮胎的胎面上安装了许多弹性连接的矩形铰链板,虽然看着丑陋,但却有效降低了沉重的火炮的对地压强,提高了野外通行能力。对于运输,28厘米Haubitze L/14 i.R.重型榴弹炮可分为两个或三个单独的车厢装载炮管、炮架和弹药零件。

   客观来看,28 cm Haubitze L/14 in Räderlafette重型榴弹炮能够实现每2分钟就打出去一枚285千克炮弹,而且射程可以达到9700米,在当时来看相当不错。但遗憾的是,此时欧陆的钢筋混凝土堡垒都修筑的极其结实,28厘米口径炮弹已经无法对它们构成威胁了。所以德军虽然收下了这门炮,却没有下发量产订单。

   1915年,28 cm Haubitze L/14 in Räderlafette被分配给东线的第8重型海岸迫击炮连(schwer Küstenmörser 8,简称SKW 8,这种编制是直属于德国陆军统帅部的装备有28厘米和30.5厘米重型火炮的炮兵连)。1915年2月,这门火炮伴随第8重型海岸迫击炮连参与了对位于波兰东北部的俄军奥索威克要塞的轰炸,但没有成功。1915年6月,该炮参与了成功夺回被俄军占领的奥匈帝国堡垒普泽米塞尔的行动。1915年8月,该炮参加了对立陶宛考纳斯的俄军要塞的成功围攻。1915年10月,该炮参与了对塞尔维亚的成功入侵,并轰炸了多瑙河远端的要塞。1916年2月,该炮被转移到西线,参与了德国对凡尔登地区的全面进攻。该型火炮最后一次行动在1918年春季,同年3月21日,德军发动了代号米歇尔的反击行动,虽然已经不太能适应环境,但28 cm Haubitze L/14 in Räderlafette还是作为陆军统帅部直接指挥的重型火炮参与了炮击行动,对英国第5集团军的防线给予了严重杀伤。1919年,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门战功显赫的火炮被无奈的销毁了。

28 cm Haubitze L/14 in Räderlafette

类型:重型攻城榴弹炮

原产国:德国

服役时间:1913年

总产量:1门

运输状态全重:17.8-20.3吨

作战状态全重:15.2吨

口径:283毫米

炮管长度:3960毫米

俯仰角:+20° to +65°

横向射界:12°

使用弹种:285千克高爆炮弹

射速:30发/小时

炮口初速:346米/秒

射程:9700米

克虏伯重炮公路化的首次尝试:一战德国28厘米14倍径重型榴弹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