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辫】红炉雪 第二十一回

2023-07-25 23:01 作者:龙葵de小羽  | 我要投稿


     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骨伤科医生vs集病娇、傲娇为一体的腹黑皇子

     架空乱世,仿多国互伐混战背景,杂糅化用一部分史实

     文中涉及到的中医知识都是我随口编的,没有理论依据,勿喷

     虚构情节,勿上升!





二一回: 出援兵厉克讨伐军 实无奈带回御赐女


————————————————————






       宇文奕已经在常春城内游荡了半月有余,客栈一别,他便带着劝降的计划回到了山里。

       原本的匪首老大其实颇依赖他,匈奴是游牧民族,随草场迁徙居无定所,因此除了少数贵族阶级,很少有读过书的,能认识他们自己本民族文字的也是不多,因此宇文奕就成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一回到山里就经历了一番审查,幸好他早有准备,凭着机智应答顺利通过了,随后便用张云雷给他的银两暗中收买人心,并使了些挑拨离间的手段,使匪寇滋生内乱,最终一举夺得大权。

       不过他并不想做什么山大王,迅速整顿了人马,便带着手下的几十号人离开了那片“坐井观天”的深山老林,前往常春城投奔张云雷的正规军。

       没想到张云雷离开了这么久竟还没有回城,多方打听都得不到他归来的确切时间,宇文奕只好留在城中一直等消息。而他的那些手下,因为被他严令禁止再重操旧业做打家劫舍的买卖,只得都到城郊的货运驿站去做苦力混口饭吃。

       他这一等就是一个月,那些原本过惯了不劳而获生活的土匪怎么受得了一直做这种又累赚钱又少的苦日子,其中一些人渐渐起了异心,想要脱离他的控制重新回到山里面去。

       宇文奕是何等机敏之人,很快察觉到异常,带着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亲随呼延克,抢在那些人动手之前先行发难,几乎把他们杀了干干净净。

       他跟亲随都在打斗中受了伤,尤其呼延克伤的比较重,一直高烧不退,而他拖着伤病也做不了苦力,生活几乎难以为继。

       不过宇文奕并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贵族王子,他从小就生活在叔叔的压迫之下,适应能力超强,很快与本地的乞丐打成了一片,从土匪窝又混进了丐帮。

       好在呼延克的伤慢慢养好了,宇文奕也凭着自己的才智在丐帮里担任起了小头目,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乞讨财物。

       这一天张云雷回城,消息灵通的丐帮内马上就传开了,宇文奕更是万分激动,立刻就赶去了王府。

       因此也就出现了前面管家撵人那一幕,管家自从收到王爷要回城的消息,王府里里外外已经擦洗的一尘不染,门口特意还挂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偏偏这个时候来了个乞丐一直围着门口附近不走,给他钱还不要,气的管家直接上手推搡了。

       杨九郎一眼就认出了他,赶紧叫管家以贵客之礼相待,先领他去浴池洗洗换身干净衣服。

       张云雷则先去了暖阁休息,让常嬷嬷好好一顿打量,直到确认他这段时间没有受伤也没有生病,才终于是叫她安心了。

       碧儿带着府上其他奴仆一起,也过来向他问安,只见张云雷已经换了家常衣服坐在轮椅上,整个人虽然因为连月的旅途劳顿又清减了不少,但是气色很好,一张俊逸至极的脸庞挂着淡然清雅的笑意。

       张云雷在正厅接见了收拾干净焕然一新的宇文奕,杨九郎陪坐在他对面,一起听他详细讲述这几个月的波折。

       那些土匪绺子最终全都给消灭了,此事其实正合杨九郎的意,本来他还有些隐隐的担心,怕宇文奕万一真的带着那么一群莽人来,不好安置。

       但是他现在混的就跟光杆儿司令也没差了,似乎也体现不出来有什么自身价值,张云雷还会对他委以重任吗?杨九郎静静的看着不说话。

       张云雷自始至终脸上都淡淡的,仅在宇文奕说起他讨饭回来饿着肚子先紧着重伤的呼延克吃,由衷的感叹了一句,“你果然是重情重义之人!”

        对于他的安排,张云雷选了个折中的位置,封为护军参领,官职不低,但是也没有什么实权,主要负责常春城其中一个城门的守备。

       把他放在城中,一方面是远离边境隔绝了匈奴人找他麻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就是比较方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宇文奕回他之前暂住的破庙接呼延克一起去赴任去了,杨九郎推着张云雷回暖阁,边走边说,“他还真是个讲义气的人,都混到那样了也没有舍弃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看来倒是我有些小人之心了。”

      “他是块领兵打仗的好材料,这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可是他这柄利剑刀锋是否与我一起一致对外,还有待观察。”

       离开的这段时间,等着张云雷处理的事务文书堆满了书案,他一直熬到了深夜才堪堪看完。且有大量从中原传回的新消息是他在边境那边无法及时知晓的,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就是属地远在南方的西岐国突然宣布独立了。

       西岐的诸侯王张曜出身于张氏皇族的一个旁支,祖上被封在了山路阻隔、偏远难行的一块属地上,原本离皇位继承权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可却在近期突然就发布了昭告天下书,痛斥张云枭毒害了先皇,以卑劣手段戕害手足霸占皇位,统治荒淫无度,赋税徭役过重,百姓苦不堪言,如此这般给张云枭列数了十条罪状,然后以匡扶张氏正统的名头儿,不知从哪里拉出一直号称有五万人的讨伐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中原。

       就这个《昭告天下书》都给杨九郎气乐了,涟云国的内斗再乱,也是张氏嫡系子孙自家的事儿,怎么也轮不到这么个不知所以的旁系亲属干涉的份儿,也是真没见过这么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的。

       张云雷对此也只能是表示无语,不想评价。

       但是这个张曜还真是不容小觑,不出几日,就有消息报讨伐军一路沿着长江北上,竟没受多少阻碍,如今已经打到了紧邻涟云国南边的小附属国建良,眼看着就要攻破都城了。

       张云雷看完这份情报,随手就递给了身边的杨九郎。

       “估摸着张云枭要求咱们北凌国出兵驰援的急召紧随其后就要到了。”杨九郎看完把那张纸团了团,扔进煮茶的小泥炉里面。

       “哼,他有什么不好意思朝我张嘴的,只怕要不是我已是废人一个,他还要封我个大将军出去给他挡箭呢。”

       “这话也就你能这么说了,你要是废人,那张云枭早就烂透透的了。”

       看杨九郎有些介意的样子,张云雷笑着推他的胳膊,“去给我研磨。”

       他提笔写了一封陈情书,说北凌国正受西边的匈奴人围攻,兵力全都集中应战,恐抵挡不住使匈奴人跨境南下中原,要求新帝给予帮助。

       这封亲笔信即刻就让信差快马送出,几乎与张云枭求援的急召抵达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送到了涟云国。

       北凌国边境此时确有与匈奴的交战,只不过被打的是匈奴人罢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寻找韩灿终于是锁定了匈奴人的大本营,倾出兵力誓要把他们的骨头都碾碎。

       张云枭收到信后大怒,一连下了三道急令,由特使带着星夜兼程赶到北凌国督战,结果三波特使全都被杨九郎挡在门外,宣称张云雷因劳心费神过度,吐血昏迷了,一直不省人事无法接见,把他们全都拒之门外。

       涟云国的守卫将士同样苦苛政已久,就差没打开大门欢迎讨伐军进城了,等特使终于求得了张云雷下令出兵的答复时,张曜的大军已经都快攻到涟云国皇宫外面。

       张云枭自是不堪大任的,连夜带着他的那些美人就出逃了,他的舅舅摄政王倒还算应对冷静,临阵提拔了一个素以凶狠残暴、不择手段出名的将军。那人抓了将士们的家人亲眷绑到城墙上面当人质,愣是强逼着他们开始了反击。

       最终守军以巨大的伤亡代价把讨伐军给推出了城外,自己却也只不过一只缩头缩脑的“翁中鳖”。

       讨伐军把涟云国都城围的铁桶一般,想以逸待劳把摄政王困死在城中,双方对峙之时,张云雷的驰援终于是到了。

        他自然是不可能不出手的,无论他与张云枭有什么仇恨,涟云国都是他的母国,是他出生、长大的故乡,他是不可能看着别人鸠占鹊巢的。

       只不过这个帮忙的时机很重要,他就是要等到摄政王的兵力被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来。

       而这个领兵驰援的将领,则是他新近提拔的骑兵校尉宇文奕。这个主意还是杨九郎出的,他觉得让宇文奕当城门护军实在有点儿浪费了,张曜的军队来自南方,更熟悉水战,应该让他们好好体验一下北境骑兵的威力。

       张曜到底不是像他自己夸耀的那样“天命所归”,他攒起来的讨伐军也实在是名不副实,稍微受到一点儿正面反抗就有了颓势,而古代冷兵器作战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几个回合下来,他的步兵已是被宇文奕所带的那些骁勇善战的铁骑打的丢盔弃甲,满地找牙。

       而他本人则承袭了跟张云枭类似的某些遗传,脚底抹油,也溜了。

       替张云雷接受了新帝封赏的宇文奕并没有在涟云国多做停留,以战事未息为由即刻返回了北境。

       大胜归来,张云雷特意在王府设下酒宴款待宇文奕及其部将,却不想他身边竟还带回来了一个女人。

       这是一个长相貌美、极具风韵的女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心眼儿却颇多的样子,穿着打扮是宫里负责辅佐皇后处理宫中事务的女官。

       屏退他人后,宇文奕有点儿不敢看张云雷的眼睛,低着头说,“她是皇后娘娘亲赏给您的侧妃,据说也是出生名门,属下的确是想尽办法帮您婉拒过的,但是皇后以‘无后为大’挟制,若还是执意不从,恐授人以话柄诟病王爷,所以只能先把她带回来了。”

       张云雷皱眉,只冷冷吐出三个字,“我不行。”





<未完待续>

【九辫】红炉雪 第二十一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