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想国》——柏拉图 第一章论述总结

2022-12-06 13:20 作者:众神眷恋的薯条香  | 我要投稿

小说还是会更新的,只不过刚好对哲学起了性质,先行研究起来罢了。我写的这篇文并没有多权威,专业,只是把我自己的理解写了出来而已,目前不打算再写第二章了,累人,时间也不够。真心推荐大家读一读柏拉图的《理想国》。需要注意的是,柏拉图在创作《理想国》时,融入了大量自己的观点,书中苏格拉底言语部分是柏拉图所认为的,只不过借苏格拉底之口说了出来。

 

注意!本文纯粹阐述简化的论述过程,无关于人生哲理部分的理解,并添加了少许个人观点与感悟,有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注意!文章中所谓的重新开始只不过是个体面的表述,每个正义的定义都是有它们的联系的,只不过懒得指出了罢了。

 


【第一章】论述内容基本阐述

 

正义是什么?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正义的本质是什么。正义,它是一种品质吗?如果是,又会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品质呢?是讲诚信,守信用?但诚信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就比如:你的朋友在头脑清醒时把武器交给了你,但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此时,谁都知道不能把武器交给一个神志不清的人。给了,是不正义的,不给,是不诚信的。况且,把真情实况告诉疯了的人也是不正义的(所以有了善意的谎言)。我认为,正义不是一种品质,至少,它不纯粹是一种品质。因为每种品质都有其不正义的情况,但又有时会符合如今大多数人心中所谓的正义的定义。

 

正义是给予每个人或物恰如其分的报答吗?

 

医术把药品、等给予人的身体。烹饪把美味给予食物。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人生病的时候,医生可以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遇到违法乱纪时,则由警察来执行善与恶的给予。但我们再想一想,当人们不生病的时候,没有地方能用得到医生,所以从相对意义上来说,这种时候医生是毫无用处的。同样的道理,没有人违法乱纪时,警察是没有作用的。

我们不妨再想的深入一点,譬如卡塔尔世界杯,更需要一个正义者还是善于足球的人?学习的伙伴,是更需要正义者还是成绩好的人?以及金钱,只有在保管时我们恐怕才会找到那个正义者。如此看来,它们有用时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时正义就有用了。

但如果我们再往里面看一看,医生既善于治疗疾病,也善于制造疾病。官员既善于管理社会,也善于制造混乱。以此类推,正义者既善于管钱,也就善于偷钱。到头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义者竟然成为了一个小偷!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我们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的初心事与愿违,只得换个定义重新开始。

 

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吗?

 

在探讨该定义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人,还是指那些实际上真正好的人?敌人是指那些看上去坏的人,还是指那些看上去不坏,实际上很坏的人?

站在高处往下看,我们肯定会选择后者,但我们探讨的内容不是我们自己单独的个例,而是绝大部分人。

绝大部分人对于好与坏的判断是根据他个人的主观意识而判断。因此,把坏人当成好人,把好人当成坏人的事情也常常发生。他们把好人当成敌人,拿坏人当成朋友,帮助坏人,为害好人,自认为是正义的执行。在他们这里,伤害不做不正义事的人倒成为了所谓的正义。他们错在哪里?错在把似乎可靠的人当成了朋友。

我们再更新一下定义: 朋友不是仅看起来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看起来好,并不真正好的人只能被称为表面朋友,不算作真朋友。关于敌人,理亦如此。换句话说:好人才是朋友,坏人才是敌人。对于正真的好人,当待之以善,对于正真的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

 

那我们精炼一下:正义就是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

 

但是,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别人吗?一只猫受了伤,它变坏了。一只狗受了伤,他也变坏了。猫受了伤,是猫之所以为猫变坏,而不是狗之所以为狗变坏。那么,人受了伤害,就人之所以为人变坏了,人的德性变坏了。但到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正义是德性吗?我们先把这个答案肯定下来。

那我们更上一层楼,音乐家能用他的音乐技术使人不懂音乐吗?画师能用他的画技使人不懂画画吗?那恐怕不行。那正义的人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得不正义吗?好人能用他的美德使人变坏吗?恐怕也不行。

再往里走,冷不是热的功能,而是和热相反的事物的功能。吸收不是释放的功能,而是和释放相反的事物的功能。伤害不是好人的功能,而是和好人相反的人的功能。那么,正义的人是好人,但伤害不是正义者的功能,而是和正义者相反的人的功能,是不正义者的功能。

结合之前受伤的论述,人受了伤害便变得更不正义。这可不是什么正义者会干出来的事情,由此可知,我们又需要再来一遍。

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统治者制定法律,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不遵守的人,就是违法者,是不正义的。所以,在任何国家里,正义就是当时当权者的利益。当权者只有强大时,他才能当权。

 

所以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但我们都知道,虽然服从统治者是正义的,但统治者也是人,免不了犯错误。强者有时可能会去命令弱者做些对于自己不利的事情。照这么看,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强者的损害。所以我们还是把视角放到大多数人身上,强者的利益,是强者自认为对己有利的事,也是弱者非干不可的事,也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正义。

接下来就是一个概念问题:一个所谓的强者在他犯错误的时候还是不是强者?我们发现,如果不把强者概念明确下来,就无法继续探讨下去了。那我现在严格规定:我们口中的强者,不论是什么方面的强者,均是绝对不会犯错的,犯了多少错,就与他的强项之间有多大的偏差。好了,我们继续讨论。

按照严格的定义,真正的医生是治病的人。真正的舵手是水手领袖。我们称一个人为水手,并不是因为他在行船所以这样说,而是因为他有在海上航行的技术。我们称一个人为舵手并不是因为他能实行航行,而是因为他能领导水手们。

 

我们先跳出来,我们知道,每种技艺都有自己的利益。每一种技艺的天然目的就在于寻求和提供这种利益。技艺的利益除了它本身的尽善尽美以外还有欠缺。比如人体因为有欠缺,所以有了医术。医术也有欠缺,它需要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仪器来使医术更为完善。这种补充性技艺本身是有缺陷的,又需要别种技艺来补充,补充的技艺又需要另外的技艺补充,依次推展以至无穷。

但根据严格的定义,任何技艺本身是完美无缺的。技艺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以外,不应该去寻求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利益。所以,医术所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教学也不是为了教学本身的利益,而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而是为了它的对象服务的。

 

现在我们跳回去,根据前文的统治者理论,人之所以为统治者是因为他善于统治,他的技艺是支配它的对象,统治它的对象的。但我们又证明出,技艺是为了它的对象而服务的,没有一门科学或技艺是只顾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

一个真正的医生是支配人体而不是赚钱的。一个正真的舵手不是一个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 这样的支配者,他要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他部下水手们的利益。所以,身为一个统治者,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好的我们再跳出来,我们要知道,各种技艺彼此不同,是因为它们各有独特的功能。各种功能带来了不同的利益,比如医术带来健康,航海术保证航程安全,挣钱技术给我们钱。这些利益以及其背后的技艺并不能够相提并论,比如一个舵手由于航海而身体变得健康,我们却不能把航海术称之为医术。一个人行医得到了报酬,我们也不能把医术称为挣钱技术。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每种技艺的利益都是特殊的。

如果有一种利益所有的人都享受到了,那显然是因为他们都运用了一种同样的而非特有的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说人得到报酬,是他们在运用了自己特有的技术以外,又运用了一种挣钱之术而得来的。报酬这种利益,并不是来源于他本职的技术,比如:医术带来健康,挣钱之术带来报酬。各种技艺尽其本职,使它所服务的对象得到利益。同样,如果工作得不到报酬,那么这项技艺对自己也没有利益。我们也能知道:没有一种技艺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而产生的。

 

我们现在再跳回去,我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当一个治人者去揽他人是非。人之所以想要当一名统治者,是因为他想要得到相应的报酬,也就是利益。可是,正真的好人不贪图权力,金钱,不做偷鸡摸狗之事。他们之所以为官,是因为他们担心坏人来管理,统治自己。

说到现在,我们也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正义绝对不是强者的利益。

 

 

我们先换个脑子。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相比于正义者,不正义者往往贪权夺利,这使得正义者在很多事物上屡屡吃亏。不正义的人经常过得很快活,而正义者却常常处于一种苦恼中。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如此一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是坚持正义好还是不正义好呢?

从客观事实来讲,我们不可以用单纯的善与恶来形容正义与不正义。而有时我们甚至可以用智慧和精明来形容不正义(只不过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理念所以被叫做“耍小聪明”罢了)用天真单纯来形容正义的人。

好的,我们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是请再跳出来一次。我们能肯定的: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否则他就不是个天真的好人了。但正义的人却要求胜过异类,也就是不正义的人,因为这样做是正义的,否则不正义者胜过正义,正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至于不正义者,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注意!这部分的文字全部都是严格定义!

 

一个音乐家在调弦定音时,并不会有意在琴弦的松紧方面,胜过别的音乐家。但他有意要超过一个不是音乐家的人。一位医生在给病人规定饮食方面,并不会想胜过别的医生及其医术,但是他想胜过一个不是医生的人(医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是因为病人的病情需要他的医术更加高妙,而不是因为其它医生做的好)。我们把知识和愚昧也这样概括一下。一个有知识的人,想要在言行方面超过笨者(考试之所以想要得到高分一是出于利益【但这样就不是学习的严格定义了】另一部分是想要自己变得更好【但这就不是与他人相比了】,再者是为了超过他人,这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比他笨)。而无知识的人也一定想要胜过聪明人和笨人。由此我们继续推论: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意超过跟自己不属于同类而且相反的人。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

 

好,接下来我们还要再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都知道,在很多时候,好不代表强。不正义是不是强有力的还需要论证。

设想一下,一个犯罪团伙一起做一些不正义之事,他们之所以没有内讧,火并,是因为他们内心还有那么一点道义,还有那么一点底线。倘若没有这一丝正义的存在,他们连在一起犯罪都做不到。这个道理上到世界,下到个人也是如此。不正义首先使人们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彼此为敌,跟对立面为敌,跟正义者为敌。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当一个人是不正义的时候,他本人将产生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没有主见,无法行动,和自己为敌,和正义者为敌。

 

第二:同样的道理,正义者是否比不正义者生活过得更好更快乐。

 

请再跳一次,真的,最后一次。我们不用耳朵就听不到声音,不用眼睛就看不见世界,有些事物可能会有相似的功能,但只要它们相比较,你就会发现哪个最适合。所以,每种事物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也就是特有的能力,也就是德性。

换句话说: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

事物之所以能发挥它的功能,是由于它特有的德性,而之所以不能发挥一些功能,是由于它特有的缺陷。举个例子:如果眼睛没有它特有的德性(也就是看),只有它特有的缺陷,那么眼睛能发挥它的功能吗?不能。这个说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其它的事物。

 

好的我们现在跳回来吧,把刚才的结论应用到心灵上(现在应该称之为大脑)。想一想:人的心灵有没有一种非它不行的特有功能?比如:管理、指挥、计划等。坏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坏,好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好(那个时候人们的认知不足,认为心灵是思考的核心,我们读的时候知道这是指现在的大脑就好了【但不能脱离这本书的时代背景】)。顺流而下,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那么正义的人生活得好,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坏。 生活得好的人快乐、幸福,生活得不好的人则必定相反。所以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是痛苦的。对人们来说,痛苦不是利益,快乐才是。所以正义的人得到了利益,不正义的人只有痛苦(利益这个词可能听起来贬义,但要看语境)。

 

终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义绝对比不正义更有利。

 

PS:我认为,之所以有人认为不正义比正义好,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物质得失或者说更注重物质得失。人的追求实际上分为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

 

 

好的,现在我们又惊奇的发现。

 

因为我们仍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的。

 

我们又要重新开始了

 

 

对于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个人理解为,我们所论述的都是建立在正义是一种德性这条观点之上的,接下来如何证明就已经不是这一章的内容了(推荐自己看一看)。

 

注意!论述中所有的情况以绝大部分人为主,变态另当别论。所有的词语当按照严格的定义去理解。


《理想国》——柏拉图 第一章论述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