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家弘说案应该讲什么

2021-07-27 11:57 作者:何家弘说案  | 我要投稿

《何家弘说案》开播以来,许多观众在留言中表示支持,有些人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例如,有人希望我多讲国内的案例,特别是当下的热点事件;有人希望我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刻,对某些弊端的揭露更加透彻;但是也有人建议我不要讲这些国内案例,就讲外国的,因为担心我会“中风失声”。


作为一名新入门的UP主,我当然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或者说有更多的“流量”。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流量”,望文生义的理解就是“在某视频前流动的人的数量”。有人说“流量为王”,我倒没把它看得那么高大。我是一名老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讲课,有学生爱听,我就很高兴。我不会为了“流量”去逐热或媚俗。


要不要讲中国的案例?要不要针砭时弊?我确实也有些纠结。无论是讲外国的案例还是中国的案例,我的目的都是要推进中国的制度改良。虽然我讲的都是个案,但是我关注的并非个案,而是制度。


顺便说,我昨天还收到两个案件专家论证会的邀请。邀请人都是律师。只要参与,就可以得到数万元的咨询费,但是我婉言拒绝了。因为我知道,这些钱是当事人出的,案件材料也是当事方提供的。我说,“我已经多年不参与个案的专家论证会了。”我相信,好的制度可以在更多的个案中保障公平正义。


但是我也知道,网络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开放的课堂,因此我必须小心谨慎地把握言说的尺度。


外国的案例好讲,中国的案例不好讲,对于某些敏感问题,我只能点到为止。即便如此,我还是感受到压力,而且有些视频已经受到了限制。另外,对于法学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喜欢听你讲课,因为法学本身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这也是我在说案时的追求。


在过去十年,我主要在研究反腐败问题。我国要从运动反腐转向制度反腐,就必须推进民主与法治。我斗胆套用了孔夫子的“致中和”说:民主者,国家之大本也;法治者,国家之达道也;致民主法治,官民位焉,世人育焉。最近,我在集中精力修改一部书稿,书名是《中和反腐论》。这本书是我十年研究的成果,堪称“十年磨一剑”。


虽然其中的主要观点都曾经以论文或文章的形式发表,但是时代在变化,某些言论已不合时宜。这本书将是我此生最后一部学术专著,因此我希望能传给后人。


不过,我在修改书稿时也很纠结,因为写给后人的话语未必都符合今日的标准,而这本书毕竟是要在当下出版的。这就像我在说案时要小心把握尺度一样,挺难的!然而,我会知难而进,因为我的心底有一个大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民主法治的国家。人生有梦,其乐无穷!

何家弘人大任教35年留念/人大校工会摄


何家弘说案应该讲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