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外、上外、法大多维解读: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都去哪了?

2020-08-04 12:35 作者:掌上高考  | 我要投稿

“两外一法”是指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三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力非常强劲。

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被称作“共和国外交官摇篮”,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那么,“两外一法”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毕业生都去哪了?优势学科又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

一、基本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位于北京,创建于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学校已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北外”开设本科专业121个,其中44个专业是全国唯一专业点。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外”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2000多人,学校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如:我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有“外交名嘴”之称,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大使的章启月;被网友称为“小清新”的美女翻译姚梦瑶。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位于上海,创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

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经过近七十余年的砥砺耕耘,今日的上外以其特色鲜明的治学理念和海纳百川的多元氛围,业已发展成为一所领先国内、享誉国际的外国语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创建于1952年,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二、人才培养方面

0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从北外走出的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活跃于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成为精英翘楚、社会栋梁。

02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上外已陆续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第一财经传媒(CBN)、上海外语频道(ICS)等建立联合办学体系,并实施长三角高校学分互认计划。

03 中国政法大学学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挪威共建4所海外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

三、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01 本科毕业生去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国内升学方面,“法大”位居首位;出国(境)留学方面,“北外”和“上外”均远超“法大”。

02 签约单位性质分布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在国有企业单位中,“北外”位居首位;“法大”到机关单位就业生较多,占比11.23%;除“北外”,其他两校到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最多,占比分别为“上外”52.95%,“法大”46.78%;事业单位中,“北外”远超其他两校。

四、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法大”的法学获得A+,“北外”和“上外”的外国语言文学评级都是A+,也与北京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五、各地录取分数线

掌上高考APP整理了2019年“两外一法”高校在各省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及对应的位次,供考生参考。


北外、上外、法大多维解读: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都去哪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