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刻 03 解谜之路
(接上回)
此时,苏嘉馨开口打破了气氛:“也就是说,我辛辛苦苦从云南带来的果酒都不能喝了?”
我一脸凝重:“目前是的”。
此时,门铃响了。
进来的是田诗虹、林文丽、苏辰悦。
苏嘉馨:“妹妹来了,快坐。”
我:“三位姐姐,你们也来了。”
林文丽:“我担忧你们的安全。”
我:“不是还有我,消防救援爱好者吗?”
田诗虹笑了,屋子里的其他少女都跟着笑了。
我也笑了。
然后我开口了:“姐姐们,先过好这个年,其他的明天再说。”
杨思萱、张惠媛:“咱弟弟说的没错,听咱弟弟的。”
我:“姐姐们先休息,我要看一遍铁少小区的一些设施。”
姐姐们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屋子里留下了田诗虹、林文丽、苏辰悦。
我:“诗虹姐姐、文丽姐姐、辰悦姐姐,你们怎么还不回去?”
林文丽:“弟弟你要看什么设施?”
我:“消防、电力。如果姐姐们好奇的话,就跟我来,但是必须听从我的指挥。”
田诗虹、林文丽、苏辰悦异口同声:“好。”
我于是带着田诗虹、林文丽、苏辰悦对整个铁少小区的消防、电力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为一切正常。
检查结束后,苏辰悦问我:“弟弟,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我有预感,这个年,不好过。”
苏辰悦“那你为什么要查这些?”
我:“以防万一。好了,姐姐们,回去休息吧,晚上还要守岁呢。”
田诗虹、林文丽、苏辰悦异口同声:“好。”
我看了看时间,15:00。
天边起了火烧云,我拍了张照片——我有预感,这是我拍的,最后的火烧云。
然后开始休息。
然后我向消防编队值班的副支队长发了消息:“告诉所有弟兄,除了正常值班,都要好好休息,晚上看晚会时,绝对不能放松。还有,全体不得饮酒!”
……
此时此刻,滨海市应急办。
应急办得到线索,一个废弃的岩洞,里面有问题的答案。于是应急办派出4个人组成的勘测组去勘查。
进了岩洞后,勘测员看到一种类似于水的东西,于是采样检测。
现场检测后,刘小敏:“这好像是岩石溶解后的残留物。”
吴光:“我们把数据传回去。”
刘小敏:“好。”
于是刘小敏开始传输数据,但是信号不稳定,刘小敏只能后退几步,才把数据发出来。
此时,勘测组长接到应急办实验室的消息:“有一个检测仪器出了问题,你们去看一下。”
于是组长带人去查看——原来是芯片毁了。
于是组长让柳安江维修,自己往洞穴里面走。
刚走没多远,组长发现一些奇怪的印记,还有断层,断面像是被狗啃了一样。
于是组长开始就地取样化验。
但是有个问题——没有实物。
于是组长让吴光再采一些样。
吴光敲下一些石块,发现这个石块,有温度,测温显示27℃!
吴光:“奇怪,这种变质岩只有在火山口才可以找到啊?”
刘小敏:“火山口?那得多高的温度!我看是仪器损坏。”
吴光:“如果仪器是因为岩洞的原因坏了,我们人也待不了这么长时间。”
组长:“这倒也是。把所有数据传回去。实验室与科研所都发一份。”
吴光:“好。”
随着观测仪器的恢复正常,勘测组又开始工作。
组长却忧心忡忡:“就怕是沉降啊。这里靠着大海,岩石在海水中溶解……”
所有人咽了一次口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杰瑞咽口水的情景。
刘小敏:“主任,让我做一个假设——爆炸、新产生的火山岩,那就是新火山口生成的前兆啊。”
勘测主任:“离地面太近了,可能性微乎其微。”
吴光:“如果假设成立那就……危。”
刘小敏:“那么我们只能继续深入,但是信号时断时续。”
组长:“我们必须冒险。”
于是四人继续深入勘查。
四个人深入岩洞,信号时断时续,那种羟基化合物反应越来越明显,岩层断层从狗啃过的形状变得仿佛被切割过一样。而且,岩石变成了一种特别的灰白色。
信号也断了。
于是四个人决定,用黄色旗帜作为标记——虽然原始但是可靠。
越深入,温度越来越高。
四个人检测到了甲烷,然后甲烷浓度开始升高。
此时,应急办实验室发现,这气体,并不是单纯的羟基化合物,里面还混进了新的物质,跟醇类有一拼——这是混合气体。
应急办为了防止意外,派出了李主任——因为李主任有在工程兵部队服役的经历,遇事果决。于是他组织队伍准备开进矿洞。与此同时,市矿山救护队也接到了命令,来到了应急办,准备跟应急办救援队一起出发。
17:00(我和铁道少女的姐姐们在熟睡)。
勘测组并不知道,一个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
吴光发现仪器短路,刘小敏想去查看,谁知,仪器跌落,炸成一团火球!
柳安江:“组长、吴光、刘小敏,你们没事吧?”
三个人:“没事。”
柳安江:“我们还进不进去了?”
组长:“危险性太高了。”
吴光:“都到这里了,如果不继续深入,就功亏一篑了。”
组长两难了。
刘小敏:“不如我们插好旗子作为标志。回去做好准备工作,再来看看。”
组长:“那么时间来不及。”
此时,联合救援队已经出发,开赴现场。
……
地洞里面。
吴光:“要不,我们把前面勘查清楚就离开。”
刘小敏:“如果再炸了,怎么办?”
吴光:“这个险值得冒,如果我们前进,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刘小敏:“但是……”
吴光:“别但是了,准备吧。”
此时,勘测主任站在原地发愣愣了一会决定继续走。不过组长决定,把勘测仪器捏在手里,便于随时随地采取行动。
勘测组来到一个新洞口,刘小敏插好黄旗标记。
此时此刻,勘测组来到一个岩坑。一行人打好钉子,组长最先下去,然后三个人都下了岩坑。
这又是一个洞。
规则的断层,高浓度混合气体,坚定了吴光的判断,但是,断层以及洞里的岩石表面出现了碳化——说明有爆炸的痕迹!
吴光想一个人去,组长表示必须一起去!
这时,地下突然剧烈震动!
……
另外一边,地铁站,一列正常运行的地铁列车,突然出现剧烈抖动……
地铁站里的人从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离,但是,地铁隧道里,突然停下来的列车里面,乱成了一锅粥……
铁少小区,我被地震摇醒。所有人纷纷醒来。好在铁少小区有抗震处理,没有裂缝与坍塌。
我立即向值班室打电话,命令各编队进入战备状态,准备随时随地抢险救灾!
随后,我问少女们:“大家都没事吧?”
姐姐们表示没事,但是也无心睡觉了。
此时此刻是18:00。
……
联合救援队,李主任命令所有人准备防护器具,所有检测器具不间断检测。此时矿山救护队队长开口了:“地震强度极大,不知道勘测组怎么样?”
李主任:“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懂得自保。但是这个洞,随时随地可能会塌方,所有人万分小心!”
勘测组来到一个三岔口,吴光想分头走,组长有点担心。不过,仪器,路标让他同意了。但是,五分钟必须报告自己的位置,半小时后返回。
于是四个人分成三拨。柳安江一拨,组长与刘小敏一拨,吴光一拨。
……
18:15,我的电话响起,是值班室。
我接了电话,值班室告诉我——一列地铁列车被困在文化广场站与安宁路站间,常规编队已经出动力量赶赴现场救援。
……
岩洞里面。
组长与刘小敏遭遇一个小规模地震,二人瞬间警惕起来。
地面上的技术员魏欣欣检测到震动,随后通知李主任。李主任命令他们加强监视。
联合救援队发现了那条被狗啃过的断层,同时检测到了混合气体。
勘测组,组长发现吴光的信号中断。于是迅速打开生命探测仪,但是,信号很微弱,随后断了。
联合救援队继续深入,发现那条被狗啃过的断层越来越大,气体浓度正在升高。
……
此时,地铁站,地铁驾驶员用车外开门按钮开门,带着乘客疏散。常规编队在赶赴地铁站的路上。
……
联合救援队发现了那台芯片毁损的仪器,但是还是坏了。
李主任马上把矿洞内情况发给地面,请求国家应急总局的卫星扫描支持。
很快,数据资料发到了联合救援队的手里,联合救援队也发现了黄旗——是勘测组!
……
应急办研究所。
专家们开始探讨那种混合气体。
双方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讨论陷入了僵局。
……
岩洞深处,刘小敏看见身后流出来类似于“碳酸饮料”的液体,组长立即把她拉到一边。然后,二人拿出工具采样。
……
应急办的一个院士提出了一个假设——滨海市,可能面临一个巨大的危机!
……
联合救援队发现空气成分越来越复杂。其中一名队员被岩壁流下来的“碳酸饮料”烧伤!李主任立即命人把她送到医院,随后拿出工具采样。
岩洞深处,吴光。
他因为太累,便坐下休息。听到气泡声,他立即躲避。正当他要拿出仪器分析,却发现,仪器损坏了。
联合救援队对“碳酸饮料”进行化验,确认为强酸溶液。于是救援队决定继续深入岩洞内部。
柳安江因为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决定折回来,恰好与联合救援队遇上。
李主任:“怎么只有你一个,其他人呢?”
柳安江:“他们分头行动了。”
李主任:“我们马上分成两组,进其他的洞看看!”
于是,联合救援队立刻分为两组,并且插红色旗子作为路标。
岩洞深处,吴光不小心接触到那种“碳酸饮料”,手被灼伤。
……
地铁隧道里,乘客在驾驶员的指引下向前走,但是他们没有发现,隧道的表面已经开裂,铁轨也在开裂。
……
岩洞深处,吴光继续向前走,他发现,那种“碳酸饮料”落在了他的工作服上面,他立刻剪掉了那一部分,但是他的皮肤还是被烧伤了。
刘小敏发现,生命探测仪的信号越来越模糊。方向也出了问题。组长判断:“要么不是吴光,可能是误入的动物;还有一种可能,吴光在我们的反方向。”
……
地铁隧道里,乘客的咳嗽越来越频繁,许多人开始浑身无力。但是,还有一公里才能脱困。
……
应急办会议室。
院士觉得应该发出通告,高度戒备。但是,一旦下达了这个通告,就可能会有反作用——全市大乱!
……
岩洞,联合救援队。
一名队员发现,这里的溶液比刚才少了不少。李主任下令,走一段采样一段。
此时时间为19:0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