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旅游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行业,它不仅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现今缺乏用户个性化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等问题,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减弱同质化现象的发生,以推进旅游业发展。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以Java技术为核心,利用B/S体系结构和MySQL数据库,以及百度API,实现了系统需求。该系统实现了对用户端旅游景点、景点路线、旅游服务指南和旅游新闻的展示,智能推荐景点、路线和路线规划等功能,可以为游客提供最合理的旅游方式。管理员端实现了用户管理、旅游景点管理、景点路线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经过系统测试,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运行稳定、界面美观、使用方便,在智能推荐,路线规划效果中均具有显著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中对该设计的研究过程和开发流程进行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旅游系统;路线规划;智能推荐;SSM框架
Abstract
Tourism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dustry, which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Aiming at the lack of user-personalized tourism, scenic spots and route plan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tourism route planning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lligent era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omoge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intelligent tourism route planning system takes Java technology as the core, uses B/S architecture, MySQL database, and Baidu API to realize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display of user-side tourist attractions, scenic spots, tourist service guides and tourism news, and intelligently recommends attractions, routes and route planning, which can provide tourists with the most reasonable travel methods. The administrator side implements functional modules such as user management, tourist attraction management, scenic spot route management and system management.
After system testing, the intelligent tourism route planning system has stable operation, beautiful interface and easy to use, which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and route planning effect,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Keywords: tourism system, route planning,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SSM framework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4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12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分析
2.1系统可行性分析
2.2系统需求分析
2.2.1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2.2.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3系统功能模块
2.4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3.2系统架构
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1登录模块设计
3.3.2注册模块设计
3.3.3路线规划模块设计
3.3.4智能推荐模块设计
3.4功能操作时序设计
3.4.1登录时序分析
3.4.2旅游景点管理时序分析
3.4.3景点路线管理时序分析
3.5数据库设计
3.5.1数据库概念设计
3.5.2数据库逻辑设计
3.5.3数据库物理设计
3.6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实现
4.1系统实现简介
4.2用户端功能界面实现
4.2.1用户注册界面
4.2.2用户登录界面
4.2.2系统首页
4.2.3智能推荐模块
4.2.4旅游景点界面
4.2.5景点路线界面
4.2.6路线规划模块
4.3管理员端功能界面实现
4.3.1系统首页
4.3.2用户管理
4.3.3旅游景点管理
4.3.4景点分类管理
4.3.5景点路线管理
4.3.6旅游服务指南管理
4.3.7系统简介管理
4.4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测试目标
5.2测试目的
5.3软件方法
5.4测试用例
5.5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目前已突破了40亿人次,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1],自助式旅游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旅客数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自助式旅游的兴起和散客化的特点,让游览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如景区周边的停车场是否有停车位,距离自己最近的景点怎么走,餐厅距离当前的位置有多远[2],景区的游客数量如何,去往下一个景点的浏览车、游船时刻表等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旅游在当前成为研究的主流。因此本文就提出通过互联网创建一个基于B/S结构的智能旅游线路规划系统以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各种需求。
智能旅游的兴起意味着从传统的服务方式过渡到更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方式,因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趋势。通过利用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创新,我们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的智能旅游服务,让他们的旅游体验更加愉悦和难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建设对于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据统计表明,在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口数50.01亿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8%。国内旅游总盈利4.57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9%[3]。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都超过10%,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行业,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了应对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景区必须提高自身相应的服务水平,就用户层而来说,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的存在,有着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业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旅游行业的出现[4],传统的旅行社模式受到了极大地挑战。目前很多传统的旅行巨头都开始将自己的产品同互联网相结合,从线下转到线上,从而使得在服务的优化以及产品创新上更具有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推动传统旅游服务业向数字化服务业转变。景点推荐技术不断成熟,但仍有其缺点,并不能够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在考虑景点状态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并且这种情况下还能进行智能推荐和路线规划。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不少推广和应用,它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以下是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在国外的现状分析。
在美国,智能旅游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例如,MyTour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该系统强调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多样化的旅游形式。使用者在MyTours上可以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并进行旅游路线的规划。另外,MapQuest也是美国智能旅游路线规划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该公司致力于让旅游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已经拥有了覆盖超过90个国家的全球地图数据库和路线规划服务。
在欧洲,阿姆斯特丹的几家公司先后推出了多个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例如,ABN Amro Magic World App是一款适用于阿姆斯特丹旅游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用户规划旅游路线,并提供实时的相关信息和推荐。此外,荷兰国家旅游局也推出了名为“荷兰城市向导”的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可以帮助旅客快速找到当地的特色景点、美食和商店等。
在澳大利亚,智能旅游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例如,Tixifly是一款澳大利亚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以公正、透明、高效的方式帮助用户规划旅游线路,提供实时交通状况和推荐景点信息。另外,澳大利亚的TourAroundMe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时地理位置、天气情况和游客数量,自动智能规划旅游路线。
可以看出,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已成为了国外旅游行业的一种趋势和风向标,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些系统凭借其高效、个性化、方便等优势,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探索异国风情,提高旅游效率和质量。在未来,随着智能旅游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和推广这类系统,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进程。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本文将从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定义、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内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进行分析。
首先,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指的是建立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对用户的用途、偏好和习惯等信息收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化旅游服务[5]。如今,国内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在积极谋求发展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利润空间。
其次,就目前国内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旅游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旅游服务线上和线下信息不衔接。其次,旅游产品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存在着价格垄断、信息不对称、市场不透明等问题。最后,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发展缺乏技术和应用标准,也存在着法律法规缺陷和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但是,国内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携程、去哪旅行、飞猪、艺龙旅行、同程旅行等大型旅游平台[6],已经基于用户的出游需求和数据挖掘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包括旅游线路规划、景点推荐、酒店预订等[7]。其他城市,像北京、上海和杭州等,也正在积极引入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后,未来国内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数据共享和合作,以及业务联动。一方面,在数据共享和合作方面,旅游行业各个部门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开放出去,以方便旅游服务供应商、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旅游研究机构等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信息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另一方面,在业务联动方面,旅游服务供应商、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政府旅游部门等可以合作开发和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和偏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改善用户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中。未来,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将会是实现旅游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之一[8]。
1.4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论文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为用户提供推荐的景点和路线规划。其次对系统进行了结构化的分析,并且对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数据库进行了详细地设计。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前后端分离思想使用Java语言开发,采用了Vue、Spring框架、MySQL数据库和百度地图API等技术。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是一种集旅游景点推荐、路线规划、交通工具选择等的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等技术为游客推荐路线和景点。本其主要设计并实现了用户端的登录注册、旅游景点、智能推荐、景点路线、路线规划、景点评论、旅游服务指南、旅游新闻和个人中心界面。管理员端的个人中心、系统首页、用户管理、旅游景点管理、景点分类管理、景点路线管理、旅游服务指南、系统管理和ECharts显示各个景点旅游线路点击量、景点热度等模块。
1.4.2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 绪论。介绍本课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进行阐述。
第2章 系统分析。首先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还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计进行了阐述。
第4章 系统实现。主要阐述系统各个模块的实现。
第5章 系统测试。主要阐述系统的测试结果。
第2章 系统分析
2.1系统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整个系统采用Java技术开发,数据库为MySQL和Hive,其功能易于操作,易于理解,并且功能更加完善。它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同时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基本上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计算机配置,不需要特殊设备。因此,系统的开发可以满足并应用于所需的硬件平台。
(2)经济可行性
本系统是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访问主要用户是用户和管理员两类角色。只需一个帐户和密码即可满足您的需要,既节省资源又节省时间。根据系统带来的市场投入成本和收益分析,确定了软件开发的价值。从系统用户的角度来看,它可以节省成本并提高效率。该系统技术上不复杂,开发周期不长,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3)操作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程序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当今的人们在计算机管理和基本操作上已没有困难。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消费限制。因此,系统内容数据输入快速,准确,安全可靠,易于更新和维护,适应性强,易于扩展。减少用户重复操作的次数,以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环境,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2.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旅游行业的出现,传统旅游业已经被互联网颠覆,旅游服务业向数字化服务业迅速转变。传统的旅行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许多传统旅游巨头开始将自己的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转型线上,以实现服务的优化和产品创新,推动传统旅游服务业向数字化服务业转变。
目前,景点推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仍存在一些缺点,无法完全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而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可以考虑景点状态,并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推荐和规划旅游路线,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总之,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出现,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旅游体验和便捷度,引领旅游服务业向数字化转型。
2.2.1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目的是明确系统的使用需求,确定系统所应该具备的功能点,以及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从而为软件的开发、测试、验收和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功能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准确、高效地执行,同时保证软件最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1)用户需求分析
普通用户是已注册的用户,可通过账号登录系统。登录后,系统会根据历史行为数据(点击量)为用户推荐景点或路线,用户可在路线规划模块选择出行方式、你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旅游路线规划。用户还可进行选择浏览景点、美食信息浏览和个人信息修改。用户发表个人评论,分享游览过的景点的旅行体验。并且还可以查看旅游新闻、旅游服务指南、旅游景点、景点路线和在个人中心更改个人信息。用户用例图如图2-1所示。

(2)管理员需求分析
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台可以进行信息维护和系统安全方面的工作。需要具备以下功能要求:用户管理,包括用户账号注册、审核、修改、删除等操作;旅游景点和景点路线管理,管理员需要负责对系统中旅游景点和景点路线进行添加、审核、删除、更新等操作;此外,管理员还需要对用户评论进行管理,可以对那些写的好的进行回复,儿不合格和违规的进行删除。确保用户在系统中使用时的良好体验。管理员用例图如图2-2所示。

2.2.2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用户对于特定功能和非功能的要求,并结合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来完成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每页间的连接程度和跳转速度,并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的格式、数据源和存储方法。服务器的选择也十分关键,只有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才能保证应用程序的顺利流程。
系统的性能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需要准确记录详细信息,以此作为基础来满足各种操作要求,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其次,系统需要支持后期的维护与优化,并按需求更新版本,以保证系统的更新性。系统安全性十分重要,需要保护好用户隐私信息和系统中的数据,并在管理员添加信息时对所添加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定。易用性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需要让用户快速上手,同时保证界面简洁明了,不影响系统其他性能。最后,系统的可靠性十分重要,需要确保系统画面运行流畅,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2.3系统功能模块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主要设计了用户端与管理员端两大部分。
1.用户:登录注册、旅游景点、智能推荐、景点路线、路线规划、景点评论、旅游服务指南、旅游新闻和个人中心界面。智能推荐模块是根据每个用户对该景点的点击量,进行智能排序,点击量高的就会排在最前面,路线规划模块是通过接入百度API实现地图的展示,和路线的规划。
2.管理员:个人中心、系统首页、用户管理、旅游景点管理、景点分类管理、景点路线管理、旅游服务指南、系统管理和ECharts显示各个景点旅游线路点击量、景点热度等模块。管理员的主要作用是对景点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看和对用户评论以及用户信息的管理。ECharts显示主要采用了饼图和柱状图,通过这两种图形可以让管理员 更加直观的看到各景点热度。
3.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3所示。

2.4本章小结
该章不仅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中,分别从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个角度对该管理系统进行了评估,确认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在需求分析方面,对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该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这些分析结果对于下一步的系统开发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1)SSM框架
SSM框架是一种在Java Web开发中使用广泛的技术架构,它由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三个框架组成。这三个框架分别负责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处理、Web层控制、数据处理和持久化,实现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分层架构,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Spring框架:Spring框架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轻量级Java开发框架之一,主要用于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处理和依赖注入等方面的功能,帮助开发者在不用编写重复性代码的情况下完成开发工作。
SpringMVC框架:SpringMVC框架是Spring框架的一个扩展,它主要用于实现Web应用程序的控制器和请求响应的处理,基于MVC模式,将业务逻辑处理和视图呈现分开,可使开发人员更加专注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编写。
MyBatis框架:MyBatis框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据持久化框架,它主要用于管理Java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实现了基于SQL的数据访问方式,可用于管理复杂的SQL语句和处理数据操作。
使用SSM框架有助于提高Java 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了重复代码的编写和底层框架的学习难度。在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Spring用于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处理和管理,MyBatis用于简化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SpringMVC则用于处理Web层请求和视图展示。
总之,SSM框架是一种优秀的Java Web开发技术架构,它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易于维护性等优点,在现代Web应用程序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
(2)JSP技术简介
JSP(Java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允许开发人员将Java代码嵌入到静态的HTML页面中,从而更方便地生成动态内容。JSP通过在服务器端运行Java代码,生成HTML页面并将其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来动态生成网页。
JSP使用标签定义要在网页中插入的动态内容,这些标签可以用来编写Java代码、执行数据库操作、处理表单等。
与其他动态网页开发技术相比,JSP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可以与Java Servlet技术结合使用,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3)MySQL数据库简介
MySQL是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它支持多种数据存储引擎,包括InnoDB、MyISAM、Memory等。MySQL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使得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更加简单和高效。
以下是MySQL数据库技术的一些重要方面。
1.数据库架构设计:MySQL的数据库架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表结构拆分成多个表,或将多个表合并成一个。这使得数据库设计更加符合应用程序的需求,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
2.SQL语言:MySQL支持标准的SQL语言,可以使用SQL语言进行各种数据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
3.存储引擎:MySQL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存储引擎,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4.索引优化:MySQL通过建立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索引设计和使用是数据库优化的重要一环。
5.高可用性:MySQL提供了多种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如主从复制、故障转移等,使得应用程序具备更高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6.安全性:MySQL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以设置用户权限、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机密性和完整性。
以上的技术主要涵盖了MySQL数据库的核心功能和特性,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4)百度API
百度地图API是开发人员可以使用的一系列地图服务,包括地图展示、数据查询和处理、路径规划、地理编码等。它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开发工具,可以快速集成到Web和移动应用程序中。
以下是百度地图API的主要技术介绍。
1.地图展示:百度地图提供了基于Web和移动的地图展示接口,并支持自定义地图样式和标注。
2.数据查询和处理:百度地图API提供了POI搜索、公交数据查询、天气查询、交通状态查询等服务,并支持自定义数据上传、处理和分析。
3.路径规划:百度地图API支持驾车、公交、步行等多种路径规划服务,可以获取路径规划结果并展示在地图上。
4.地理编码:百度地图API提供了地址解析和逆地址解析接口,可以通过输入地址或经纬度获取其对应的地理信息。
5.定位服务:百度地图API提供了多种定位服务,包括IP定位、基站定位、GPS定位等,可以在移动端应用程序中获取用户地理位置信息。
6.开发工具和SDK:百度地图API提供了JavaScript API、Android SDK、iOS SDK等多种开发工具和SDK,可以方便地进行开发和集成。
总之,百度地图API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地图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各种应用程序,如地图导航、旅游出行、移动定位等。
(5)Java语言
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务Web应用程序开发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的计算机编程语言。Java主要采用CORBA技术和安全模型,以确保在互联网应用环境下的数据保护。此外,Java还提供了对EJB(Enterprise JavaBeans)的全面支持,Java servlet API,JSP(Java Server Pages)和XML技术。
Java有封装、继承和多态性三大主要特性,以及跨平台特性,这是由于Java首先将源代码转换为字节码,然后将其转换为JVM(Java虚拟机)的可执行文件。此过程中,JVM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Java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了其跨平台特性。
Java的开发过程对编译器和直译器有一定的区别。Java通过将源代码转化为字节码,而不是本地机器语言,从而实现了跨操作系统运行。尽管这使得Java的早期版本运行速度较慢,但是随着Java的开发和升级,Java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Java还完善了其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提供了更加强大的API和库,使得Java仍然是现今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3.2系统架构
B/S架构(Browser/Server Architecture,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程序架构,也被称为三层架构。在B/S架构中,应用程序分成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浏览器端负责显示和交互界面,服务器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
具体来说,B/S架构由以下三层构成。
1.用户界面层:位于客户端浏览器端,负责展示数据和与用户交互。
2.业务逻辑层:位于应用服务器端,负责处理用户请求、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3.数据存储层:位于服务器或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端,负责数据的读写和存储,保障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B/S架构有以下优点:
1.灵活性:B/S架构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来访问应用程序,使得应用程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跨平台:B/S架构不受任何平台限制,可以在任意支持Web浏览器的平台上运行。
3.安全性:B/S架构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服务器来控制和保护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4.维护性:B/S架构将应用程序分成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和管理。
总之,B/S架构是目前Web应用程序的主要架构之一,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灵活、跨平台和安全的应用程序。B/S结构图如图3-1所示。

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描述是基于系统需求和使用案例,将系统功能拆分成若干个模块,并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描述的过程。以下是一个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描述:
3.3.1登录模块设计
用户访问本系统时,系统会要求用户登录后才能进行使用,因此系统会引导 用户进行登录。本系统采用了与绝大多数系统相同的账户密码的登录方式,用户通过输入自己注册的账户和密码进行登录。用户访问系统并进入登录界面,输入自己注册的账号和密码,前端对用户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格式校验,如账号密码不能为空等。用户点击登录按钮,前端将用户输入的账号密码通过表单提交给后台,后台通过账号密码验证,并查询数据库验证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如果验证通过,则向前台返回成功登录的信息,并跳转到系统主页。如果验证不通过,则向前台返回错误信息,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具体登录流程图如图3-2所示。

3.3.2注册模块设计
用户通过输入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和个人信息等进行注册,注册过程简单,具体流程:用户访问系统并进入注册页面,输入自己的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和个人信息等。前端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格式校验,如用户名密码不能为空、邮箱格式合法等。用户填写完所有信息后,点击注册按钮,前端将用户输入的信息通过表单提交给后台。后台判断账户是否存在等。注册流程图如图3-3所示。

3.3.3路线规划模块设计
用户在登录后进入到景点路线界面,选择你想走的路线,可以直接进行查看;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点击下方的地图,输入你想去的地点,进行查看景点的信息,之后选择您的出行方式输入起点就可以为您智能规划路线,最后在页面上使用百度地图API进行可视化展示推荐结果。您可以查看该条路线的路况,还可以通过此模块选择全国各城市进行查看,当你点击地铁图或公交路线查询时就会反馈给你相应的数据。路线规划流程图如图3-4所示。

3.3.4智能推荐模块设计
用户登录后,系统会采集用户的点击相关数据,如旅游景点推荐、景点路线推荐等行为信息。根据采集到的点击量为旅游景点和景点路线进行排序,点击量高的就会排在最前面,以此类推;在旅游景点推荐和景点路线推荐模块就只显示点击量前五的旅游景点或景点路线。以上即为智能推荐模块的流程。智能推荐流程图如图3-5所示。

3.4功能操作时序设计
3.4.1登录时序分析
用户登录系统的流程,用户访问系统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系统接收用户提交的登录信息,并进行验证。如果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需要用户重新输入信息,直到用户名和密码均正确。
此流程能够帮助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保护用户隐私,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进入系统。同时,用户体验良好的登录流程也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和忠诚度。登录时序图如图3-6所示。

3.4.2旅游景点管理时序分析
管理员进行旅游景点管理操作流程,首先输入登录信息,进入系统首页,再进管理点击景点路线规划添加,填写景点路线规划,添加景点路线规划,然后提交,即可完成信息操作。景点路线规划时序图如图3-7所示。

3.4.3景点路线管理时序分析
用户在景点路线管理界面,选择需要景点路线的信息,发起申请,把信息传入到数据库,数据库通过识别信息,返回状态标识数据,显示在页面上。景点路线管理时序图如图3-8所示。

3.5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数据的,因此,数据库设计非常重要。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要求,并支持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库需要根据需求整理用例,并通过设计和建模,构建系统的表结构和存储过程。
由于数据库系统的复杂性,设计数据库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此,最佳的数据库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进行一系列探索和精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规范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迭代过程,才能构建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库系统,满足系统的需求。
3.5.1数据库概念设计
数据库是将现实世界的信息通过分类、整理和归纳后,存储在一个抽象的地方,即数据库概念模型中。数据库概念模型映射出真实世界的各组成部分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对信息保存、查找和维护等。建立的模型应该避免钻牛角尖,不能仅关注于真实世界的数据组成和关联,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概念模型方法。第一步是明确真实世界信息的组成部分,包括实体及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象的制约条件等,以得出多个局部视图。第二步是将这些局部视图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真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通过这种模型的构建,可以将真实世界的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制约关系等抽象出来,并构建出一个可操作的、可持续的数据库系统。
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用户需求的概括,通常以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E-R图)为基础进行建模,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概念数据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模型,用于初步描述一个系统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的层层划分,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出E-R图。在E-R图中,实体表示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属性表示实体的特征,联系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通过这样的概念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所需求的功能,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系统功能。这样的模型设计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清晰、有序、易于维护的系统架构,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基于对系统需求分析,我们得出如下E-R图。
旅游景点该实体包含景点的名称、地址、分类、等级等属性,用于描述每个景点的基本信息。旅游景点实体图。如图3-9所示。

用户实体图用于描述用户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和名和密码;用户的联系信息,包括电话和身份证号码;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和头像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用户管理、账户安全和系统日志等方面。用户实体图如图3-10所示。

景点路线实体图用于描述旅游场所之间的路线信息,包括起点、终点、路线描述、距离等。此外,还记录了景点路线的名称、路线图和备注信息,以方便游客在行程中更加了解景点信息,并做好行程规划。景点路线实体图如图3-11所示。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实体E-R图包括用户实体、旅游服务指南实体、旅游景点实体和景点路线实体。用户实体记录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登录信息等;旅游景点实体记录了所有景点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图片等;景点路线实体记录了不同景点之间路线信息,包括路线名称、起点、终点等;旅游服务指南实体包括封面、标题和查询等。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实体E-R图如图3-12所示。

3.5.2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库逻辑设计是将概念结构E-R图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的逻辑结构。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一般分三步进行: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库监管系统转换、进行实体属性的优化。
在进行逻辑设计之前,需要考虑对用户所描述的现实进行精简,去除其中的冗余和重复的信息。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遵循三大范式(3NF)的规则,来设计和规范数据库的表结构。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字段能够拆分成最小的单元,确保不含有任何重复信息。第二范式则强调将与主关键字无关的属性和主关键字分离,要求实体的所有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第三范式在满足前两个范式的基础上,去除非主关键字之间的相关依赖,确保一个表中没有任何非主关键字的信息被包含在其它表中。
通过对现实信息进行精简和三范式的规范,可以使得数据库的结构更为优化和规范,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更高,提升数据库的运行效率。这样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有助于我们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来构建一个高效、可靠、易于维护和扩展的数据管理系统。经过3NF的优化处理,可以得出系统的逻辑结构。
3.5.3数据库物理设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依据数据库逻辑设计所得的实体属性进一步设计成数据库表结构,为满足需求限制,表结构会设置相应的制约条件。表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关系着系统性能的好坏,以及对后期维护更新的影响。
景点信息表是用来存储景点信息的数据库表,主要由ID,排序,名称,时间等实体构成。主键为Id确保每个景点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如景点信息表3-13所示。

用户信息表是用来存储用户基本信息的数据库表,其中包括用户的账号、密码、姓名、邮箱、电话、出生日期和性别等信息。主键为Id,确保每个用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用户账号和密码的字段分别为 Username 和 Pass,保存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账号和密码。用户其它基本信息包括添加时间(addtime)、电话(phonenumber)、年龄(age)和性别(Sex)等。
用户信息表的设计是建立一个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的数据库表,让系统能够记录用户信息并进行管理。如用户信息表3-14所示。

景点路线表主要是用于存储景点之间的链接关系,每条路线的信息和路线的描述得。主要包括名称、地址、起点、终点等。主键为Id,确保每条路线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如景点路线表3-15所示。

3.6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开发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各模块的设计、功能时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为接下来系统实现提供依据。
第4章 系统实现
4.1系统实现简介
为了按照项目设计合理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需要配置相应的开发环境。此开发环境分为开发语言、数据库、开发工具、系统发布所需服务等四个部分。其中,主要开发语言需使用Java开发工具包JDK,数据库使用MySQL,开发工具需要使用IntelliJ IDEA和Eclipse,服务器则需要Tomcat。此外,还需要使用SSM框架相关框架进行项目开发。以上是开发环境配置的详细清单,确保每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故而,按照此环境配置进行系统开发,将会保证项目的高效性和正确性,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效果。
4.2用户端功能界面实现
4.2.1用户注册界面
在用户想要对系统进行了解时,首先需要通过注册来获取用户的权限。在用户进行新账号的注册的时候,首先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姓名、以及选择性别、头像可以选择性上传、必须要输入正确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完成个人信息并填写,之后点击“注册”按钮,如果输入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不正确或者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样则完成不了注册。如果所输入的内容全部验证通过,则会提示用户注册成功,跳转到登录页面进行登录操作。具体的用户注册界面如图4-1所示。

4.2.2用户登录界面
在用户刚进入系统时,需要进行登录,如果用户没有登录的账户,则需要先完成注册以后在进行登录,在用户通过注册以后就可以进行登录的操作了。在登录界面,当用户输入自己注册的账户和密码点击登录后,系统会将其传递给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通过使用Java JDBC连接数据库,查询用户表中是否有该用户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如果查询到了该用户,系统将会保存该用户的登录信息,并返回给前端一个token,用来保存会话状态,保持用户登录的持久性。
同时,在后续用户进行访问时,系统可以使用token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用户已经成功登录,避免每次用户访问即需要重新登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登录界面如图4-2所示:

4.2.2系统首页
系统首页,是用户访问系统后所看到的第一个页面,由于第一印象对用户来说很重要,因此首页的设计是要简洁的、美观的。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首页主要包含注册登录、首页、旅游景点、景点路线、旅游服务指南和旅游新闻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首页轮播图看到当前的热门景点,同时用户还可以轮播图下方的搜索框对想去的景点进行查看,还可以向下滑动进行简单的查看系统的各个功能,同时在系统的首页还集成了。系统首页如图4-3所示

4.2.3智能推荐模块
智能推荐模块是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和点击量,推荐给用户适合他们的旅游景点。推荐系统会分析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并根据用户的点击量进行排序,推荐排名较靠前的旅游景点给用户。同时,该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对旅游景点的推荐效果进行细化调整,不断提升推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智能推荐模块实现是通过使用了Java Collections的sort方法,接收待排序的文章列表和自定义的Comparator对象。Comparator对象定义了如何对Article对象进行排序,我们使用了一个匿名内部类来实现这个Comparator接口,按照文章的点击量字段进行排序。这里使用a2.getClicks() - a1.getClicks()来计算文章的点击量并倒序排列,确保点击量最高的文章在前面。示例如下。
computed: {
sortedArticleList() {
return this.articleList.sort((a, b) => b.clicks - a.clicks)
}
},
智能推荐模块如图4-4所示。

4.2.4旅游景点界面
旅游景点页面用户可以在此页面,点击相应的图片进入景点详情页。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点击适合自己的景点分类选择景区,或者输入景区名称、选择等级和门票价格等方式查询自己喜欢的景区。旅游景点界面如图4-5所示。

4.2.5景点路线界面
用户可以在景点路线界面选择自己想走的路线。还可以上方的查询找到自己想要去的景点,或者想要走的路线。景点路线界面如图4-6所示。

4.2.6路线规划模块
路线规划模块是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用于为用户生成最佳的旅游路线。用户在输入自己的出发地、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等信息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和旅游需求进行分析和匹配,推荐并生成最优的旅游路线。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路线建议,在保证行程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和路线。路线规划通过调用百度地图API来实现,步骤如下:
1.准备请求参数,需要向API发送请求时需要一些参数,例如出发地点、结束地点、途经点、出行方式等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构造HTTP请求的URL来设置。
2.使用Vue的Axios或其他HTTP请求库来发送HTTP请求,包括URL和参数等信息。Vue的Axios库可以在Vue组件的methods中进行引入和调用。程序实现如下。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searchRoutes() {
let requestURL = "http://api.map.baidu.com/direction/v2/transit" +
"?origin=" + this.origin +
"&destination=" + this.destination +
"&tactics=" + this.tactics +
"&ak=your_api_key";
axios.get(requestURL)
.then(response => {
console.log(response.data);
})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
}
}
3.解析响应结果,API将以JSON格式返回路线规划的结果。将JSON格式数据解析为Vue组件内的data对象或其他数据类型,以便程序在内存中使用。在Axios的响应回调函数中,使用Vue组件内的方法或计算属性来解析和更新响应数据。
通过使用该模块,用户可以避免繁琐的行程安排和规划,大幅度节省宝贵时间和旅游成本,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极具个性化和优质的智能化旅游体验。路线规划界面如图4-7所示。

4.3管理员端功能界面实现
管理端主要是方便管理者对用户界面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看等操作,管理员只有通过登录界面登录以后才能进行操作。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管理员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分别为系统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旅游景点管理、景点路线管理旅游服务指南管理和系统管理。下面对各个管理模块进行详解的介绍。
4.3.1系统首页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管理员首页主要是通过ECharts可视化图标插件展示景点热度图,反映不同景点不同时间的点击量和受欢迎度。
景点热度图主要通过对不同景点点击量的统计和分析,反映出其活跃度和受欢迎度。在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中,通过使用ECharts插件,将景点热度以柱状图、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查看系统中景点在不同时期的的热度,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调整旅游景点的推广策略和安排。管理员端首页如图4-8所示。

4.3.2用户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用户管理该功能,管理注册用户的账号信息,包括新增、删除、修改、查看等操作。具体来说,管理员可以在系统后台管理界面中,对已注册账号的用户进行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性别、联系方式等,也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修改,如更改密码、账户等用户信息。
帮助管理员进行对系统注册用户的管理,以确保系统的运营秩序和用户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担负起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任务。用户管理模块如图4-9所示。

4.3.3旅游景点管理
旅游景点管理用于对系统中旅游景点进行管理和维护。通过该功能,管理员可以对系统中的旅游景点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以确保系统中景点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来说,管理员可以在系统后台管理界面中添加和修改旅游景点信息,包括景点名称、景点分类、景点图片、景点等级、门票价格、景点热度、开放时间景点地址、发布时间和景点介绍,并可以将景点分配到相应的分类下。管理员还可以对旅游景点信息进行审核和删除,以删除不存在的景点信息或者已经过时的景点信息,保证旅游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对于景点评论可以进行回复和删除。旅游景点管理模块如图4-10所示。

4.3.4景点分类管理
景点分类管理是指对各类景点按照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组织和管理的过程。在旅游业中,景点分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选择不同类型的景点,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开展业务。不同的景点管理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组织形式,但它们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帮助旅游从业者开展业务。管理员可以对景点分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根据不同的规定修改景点的分类。景点分类模块如图4-11所示。

4.3.5景点路线管理
景点路线管理是指管理员对路线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为游客设计和提供不同的景点游览路线,旨在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游览到更多的景点,从而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景点路线管理模块如图4-12所示。
4.3.5景点路线管理
景点路线管理是指管理员对路线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为游客设计和提供不同的景点游览路线,旨在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游览到更多的景点,从而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景点路线管理模块如图4-12所示。

4.3.6旅游服务指南管理
旅游服务指南管理是指管理员对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人员制定策略、管理政策和相关信息;或者是对一些质量好的UP做的攻略合集的进行上传、修改和删除。旅游服务指南管理模块如图4-13所示。

4.3.7系统简介管理
系统简介管理就是对旅游新闻、关于我们、系统简介和轮播图管理。其中旅游新闻管理是对旅游新闻的增加、删除和修改;轮播图管理是对首页轮播图的增加、更新和删除。系统简介管理模块如图4-14所示。

4.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实现过程并展示了页面的截图和主要算法,其中用户端主要是注册、登录、系统首页、旅游景点、景点路线界面和智能推荐模块和路线规划模块主要代码;管理员端包括了系统首页、用户管理、旅游景点管理、景点分类管理、旅游服务指南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总结了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后续系统测试奠定基础。
第5章 系统测试
5.1测试目标
系统测试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我们应该检测每一个模块的相关代码是否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运行,应当确保这其中在技术层面无差错,当然对于代码检查工作的任务无疑是非常艰巨的,所以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确保自己所研发出的代码是可以在系统中能够正常使用的,只有在特别严格的检查以及测试之后,所开发出来的软件才可以投入市场。
开发人员不是机器人,所以错误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对于开发语言这种抽象的事物来说,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导致异常的出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bug,所以全面的测试就是软件在通入市场使用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此环节有疏漏就会对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财产上的损失,所以,在开发完成后,必须由实践类的测试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工作,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向开发人员提出寻求解决,直到没有任何问题的出现,做到力求完美,这就是软件测试人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防止系统代码编译完成以后,系统出现bug或者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进行项目测试以达到排bug和优化用户体验的目的。否则开发出的系统只能算半成品,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有可能泄露用户信息。在此项目测试阶段最好不断排查,做好万全的准备,拿出最好的产品交给用户。
5.2测试目的
系统测试的目的在于系统投入使用前验证系统功能是否健全,运行状态是否良好,通过测试来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代码。系统测试对整个程序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能否正常运行只用在系统经过测试后才能得出结论。
不管运用哪一种编程语言,哪一种开发技术,每一个程序都要经过系统检测,及时有效的找出系统中的问题和毛病是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系统的安全有效能过得到有效保证就要将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排除,不断地完善系统,解决问题。
程序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个基本方法。一项软件产品的开发是否合格要经过系统测试来决定,系统测试满足要求才可以判定一个软件的功能模块的实现。综上所述,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检验数据是否准确、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还存在不足与缺陷。
5.3软件方法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是测试常用的具体方法,为了确保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这两种测试方法都会在系统的测试过程中加以使用,使得在软件开发完成初期就能检测出大量错误的存在并将其解决,及时对bug、漏洞进行修补,优化。除此之外,还要提前考虑修改优化后的效果,谨慎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争取一次就将发现的错误全部解决。最终确保系统顺利运行,而且兼容性良好。
5.4测试用例
1.注册测试是为了验证用户可以通过正确填写注册表单并提交注册请求成功注册。
测试环境:该测试用例在系统的注册页面进行,使用真实的测试账号。
预期测试结果:正确填写所有的必填项并提交请求后,系统应该提示注册成功并将用户跳转到登录页面;如果有任何未填项或者填写的数据不符合要求,系统应该给予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如果填写的用户名已经被使用了,则系统应该给予相应的重复用户名提示信息;退出系统成功,浏览器窗口正确关闭。注册测试如下5-1表所示。

测试描述:注册的信息符合要求并且账号没被注册的情况下可以注册成功;当有注册信息不符合要求时会在页面出现提示信息。
输入第一组测试数据后,出现图5-2所示。

输入第二组测试数据后,出现图5-3。

输入第三组测试数据后,出现图5-4。

输入第四组测试数据后,出现图5-5所示。

2.登录测试是为了验证用户是否能够通过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成功登录系统。
测试环境:该测试用例在系统的登录界面进行,使用真实的测试账号。
预期结果:在登录页面上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应该跳转到用户的主页面;如果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则系统应该显示错误提示信息;退出系统成功,浏览器窗口正确关闭。登录测试如下5-6表所示。

测试描述:登录的信息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登录成功;当有登录信息不符合要求时会在页面出现让其注册。
输入第一组测试数据后,出现图5-7所示。

5.5本章小结
本次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经过测试,系统在各个功能模块表现稳定,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中发现了少量缺陷和性能问题,但都已及时修复和优化,并经过重新测试可以得出达到了上线标准的结论。总体而言,本次测试证明了该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满足业务需求,达到了设计目的,预计可投入使用。为了保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还需要进行一些持续性能测试和修复工作。同时,为了避免类似问题重现,我们会及时完善测试策略,研发更好的测试工具和流程,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得以不断提高。
结 论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对现在或是今后来说,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对于游客和景区管理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实现对游客进行景点推荐、路线推荐、路线规划、景区展示和路线展示等功能;管理员主要是对景点管理、路线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的管理等模块。
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对其他类似的旅游系统进行了比较。然后对用到的相关技术和理论、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和系统实现进行了全面讲述。最后进行了对整个系统的系统测试并设计了测试用例,本论文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了全面阐述。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在智能推荐模块中,使用了排序函数根据点击量对旅游景点和景点路线进行排序。
2.在路线规划模块中,通过接入百度API实现地图的展示和地图模式的切换、路线的规划和景点的查询等功能。
智能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系统界面设计的不美观;对于用户个性化推荐局限性太大,不能很好的分析用户的喜好;路线规划单一。因此对本系统,有以下展望:
1.可以找专业人士对系统设计UI界面。
2.增加对用户个性化分析的方式,例如不同用户的出行习惯、消费习惯。
3.同时推荐路线让用户自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线。
参考文献
[1] 陈均亮,王荣海,陈柏言.虚拟与增强现实互动旅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为例[J].软件工程,2021,24(05):47-50.
[2] 赵旭东.日照市旅游路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20.17-29.
[3] 滑斌,魏华.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No.206(12):168-169.
[4] 林珊,廖丹,魏丹丹等.智能旅游路线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21,
37(09):112-113.
[5] 宋艳玲.智慧导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17-13.
[6] 宫园园.基于数据挖掘的最佳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20,28
(09):59-62.
[7] 徐永康,高文超,廖宏科等.基于Android的个性化旅游路线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4):87-89.
[8] 常亮,孙文平,张伟涛等.旅游路线规划研究综述[J].智能系统学报,2019,14(01):
82-92.
[9] 蒋子昂,赖红波.基于AI深度学习的旅游线路规划研究[J].电子商务,2019,No.236
(08):12-14.
[10] 肖程鸣,曾志颖.基于Spring Boot和Vue的红色智慧旅游平台设计与实现[J].软件,2022,43(07):30-33+38.
[11] 黄瑞泉.基于Spring Boot框架的地图监管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21,30(08): 89-95.
[12] 李朝军.基于天气预报数据的生态旅游个性化路线规划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04):103-106.
[13] Lu Junli. Intelligent Planning of Tourist Route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nd Marching Algorithm[J].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2022,2022.
[14] Shi Meishan. Design of intelligent planning system for tourist scenic route based on ant colony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21,39(3).
[15] Liu Xingyu. Vehicle Route Planning Using A* Algorithm in Real-world Roads[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22,2400(1).
致 谢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悉心教育我的各位老师们,更加感谢我的毕业指导老师张炜副教授。从毕业设计选题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给了我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是我这段时间内的指路明灯。每次寻找指导老师进行项目指导时,老师都能准确快速的判断我所犯下的错误并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每次听完指导老师给予的建议,思路瞬间就变得开阔,正是因为老师的不断帮助,毕业设计才可以顺利完成。虽然毕业设计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短短的几个月我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实践类相关的知识,还学到老师身上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一定有深远的影响可谓受益匪浅,不仅让我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的各方面知识,还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
另外,感谢我的同学和舍友在做毕设和写论文期间给予我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我的朋友给予我的鼓励和关心;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全力支持。在此,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领导、老师、家人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您们的关心和帮助,也就没有我的进步。
最后感谢自己,在困难面前没有停滞不前更没有后退。再次谢谢帮助过我的大家,在未来的生活我将更加努力,奋勇之前。